浅谈新医改对公立医院的经济影响探讨

2017-01-23 18:17郑贵秀
财经界·学术版 2016年21期
关键词:新医改经济管理公立医院

郑贵秀

摘要:近年来,随着国家医疗体制改革政策的不断出台与实施,对公立医院的经济运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公立医院必须充分重视国家医改政策导向,适应新医改要求,调整经济战略,改革创新,提高运行效率与质量,在保持公益性的基础上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公立医院的经济运行机制不断完善,提升医院的综合竞争力,实现公立医院的发展战略目标。

关键词:新医改 公立医院 经济管理 影响

为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实现2020年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医改政策,如取消药品加成、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医保支付制度改革、实施分级诊疗、鼓励社会办医、医生多点执业等一系列新举措,将对公立医院的经济运行产生重大影响。公立医院如何在履行社会责任、坚持公益性的同时,通过加强经济管理、提高运行效率来保障医院的正常运营和经济效益,使自身在目前多元化办医竞争格局下立于不败之地,这对医院的经济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新医改政策给医院经济运行带来的影响

(一)取消药品加成的影响

随着国家医改政策的推进,药品零加成政策在全国各地的逐步实施,这标志着“以药养医”时代的结束,药品差价收入不再是医院收入的组成部分,使医院的经济收入和结余直接受到影响,在目前政府对医院的财政资金补助不足的现状下,而医院的各种刚性成本支出又随着物价上涨逐年增长,收支的不平衡使得医院很容易会陷入运营困难的境地。

(二)调整医疗服务价格的影响

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正在各地逐步推开,价格调整按照总量控制、结构调整的原则,主要提高诊疗、手术、康复、护理和中医等体现医务人员劳务价值和技术含量的医疗服务价格,降低大型医用设备检查治疗和检验等依靠仪器设备检测提供服务的价格,同时通过规范医务人员诊疗行为,降低药品、耗材等费用所占比例,使患者的总体负担不增加。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结果导致医院的收入结构发生变化,药品耗材、检查检验费占比降低,体现医务人员劳动价值与技术含量的诊疗技术收入比例上升。对部分靠依赖大型设备检查、各种仪器检验和药品等非劳务性收费较多的医院,势必会使医疗总收入降低,迫使医院必须从“以检查养医”向“以技术与服务养医”转变。

(三)医保支付制度改革的影响

随着全民医保制度的建立,医院的患者绝大部分为医保患者,医院收入中从医保机构结算的收入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因此,医保支付制度对医院的医疗行为产生明显的导向与约束作用。医保支付将逐步过渡到由过去的按服务项目付费向按病种付费、总额预付、按人头付费等方式转变。一方面,医院不规范的医疗行为产生的费用,会遭到医保机构拒付甚至罚款,另一方面,医保支付制度总额控制的硬性预算约束给医院带来了巨大压力,医院只有积极与医保管理机构进行沟通协调,相互建立稳定合作关系,才能求得生存与发展。 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有力地控制了医疗费用的增长,也促使医院加强内涵管理,控制和降低运行成本,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管理和运行的绩效。

(四)分级诊疗实施的影响

分级诊疗要求不同级别的医院承担不同复杂程度疾病的诊治,基层医疗机构主要负责常见病、慢性病的治疗和康复,而三级医院则承担危急重症和疑难杂症疾病的诊疗,实行双向转诊,促使患者分流、医疗资源下沉,逐步实现合理就医,解决目前看病难的问题。因此,分级诊疗使普通患者分流到基层,上级医院面临患者数量减少、医疗收入降低的局面,导致同级医院之间在医疗技术水平上的竞争加剧,因此公立医院需要对自身重新定位,提高诊治疑难杂症的能力,主动与基层医疗机构建立转诊合作机制,发展学科建设,开展科学研究与教学培训,促进医疗技术水平的持续提升。

(五)社会办医的影响

新医改方案鼓励社会资本办医,建立民营医疗机构,这样可以增加整个社会中医疗资源投入,有利于医疗服务供给的增加,对医疗服务需求进行引导分流,满足广大患者多层次的不同医疗服务需求。同时社会办医对公立医院形成竞争机制,促使公立医院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公立医疗机构和非公立医疗机构之间相互竞争、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有利于完善医疗服务体系,缓解群众看病难的问题。

(六)医师多点执业的影响

医师多点执业的规定取消了以前对医生的限制,使医生能够在两个及以上不同的医疗机构服务,给公立医院的人力资源管理和人才队伍稳定提出了新的挑战。多点执业的实施,一方面将打破大医院的人才垄断格局,使优质医疗资源向外流动,医院人才的流失会在所难免,医院将面临核心竞争力分流的风险,进而影响医院的医疗水平和收入。另一方面,将导致医院管理难度加大,外出执业的医师经常可能会出现因在多个医疗机构坐诊而精力分散,导致不能全身心投入到所在医院的正常医疗活动,医院对医师的管理受到冲击和挑战。

二、医院应对新医改政策的管理策略

新医改政策的推行,加剧了医院之间的竞争,医院应该将新医改带来的影响作为医院发展的契机和动力,在坚持公益性方向的同时,注重提升内涵建设,提高医疗质量与服务水平,促进医院健康发展。

(一)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药品与耗材比例

随着医保支付方式的改革、医疗服务价格的调整和药品零加成的实施,药品与耗材将变为医院提供医疗服务的消耗成本,迫使医院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调整医药结构,控制药品与耗材加成在总收入中的比重,引导医生规范用药,因病施治,合理诊疗,选择可靠有效、经济价廉的检查和治疗手段,降低药品与耗材比例,控制药品与耗材成本,避免医疗资源的浪费。

(二)加强内涵建设,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能力

启动新一轮医改政策的实施,将带动医院发展模式的变化,从规模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公立医院要转变发展观念,本着“以病人为中心、以市场需要为导向”的原则,健全经营管理机制,建立特色医疗项目,大力发展学科建设,提高诊治急危重症、疑难杂症的能力,开展医疗教学与科研,注重学科建设,促进医疗业务技术水平的持续提升,优化服务流程,提高医疗效率,为社会提供高质量的医疗保健服务,才能适应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需求,吸引更多的患者。

(三)主动与基层医疗机构建立双向转诊绿色通道

分级诊疗的实施旨在改变目前三级医院的医疗资源大多用于在治疗常见病、慢性病患者,优质医疗资源被浪费,而真正应该需要到三级医院治疗的急危重症、疑难杂症患者却由于三级医院有限的医疗资源被占用而得不到及时收治的现象。因此,三级医院要减少普通病和常见病的诊治,切实减少便民门诊、普通门诊比例,逐步增加解决急危重症和疑难重症的比例,同时,要提高对疑难危重症的诊治、科研、教学、培训方面的能力和水平。因此,三级公立医院要主动与基层医疗机构建立起患者的转诊联动机制,让基层医疗机构处理不了的急危疑难重症患者能通过绿色通道及时转到上级医院治疗,待病情稳定后顺利转回基层进行康复治疗,这样,让公立医院的优质医疗资源集中于救治急危重症患者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四)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建立完善的薪酬激励制度

医院之间的竞争实际上是人才的竞争,多点执业增强了医生的流动性,医院应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调整完善薪酬分配结构,提高医务人员特别是骨干人员的待遇,建立科学有效的激励制度与医院文化,稳定与吸引人才,重视对年轻医务人员和现有骨干人员培养,搭建起素质高、年龄层次结构相对合理的各专业人才梯队,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做好人力资源的战略规划和人才储备。

(五)建立科学的医院经济管理绩效评价体系

公立医院要实现公益性目标,提高运行效率与质量,实行科学化、规范化和精细化的经济管理,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将医院预算管理、医药费用控制、内部绩效管理、节能降耗、财务风险控制、综合满意度等管理方面的指标涵盖纳入综合考核内容,并层层分解落实,明确责任部门与责任人,定期进行考核,根据考核结果予以激励约束,引导医院在履行公益性社会责任同时,进一步完善经济管理,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提高患者满意度与员工满意度,建立起和谐的医患关系,实现医院、医保、患者三方共赢。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医院应该将新医改政策带来的影响作为医院发展的契机和动力,将医院的医疗管理与经济管理相结合,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与科学的管理策略,妥善处理医院与医保、患者的关系,只有实现医院、医保、患者三方共赢, “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才能得到根本解决。

参考文献:

[1]甄丽冰.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对医院管理的影响[J].科技与企业,2013,19:234-235

[2]郑大喜.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对医院财务管理的影响[J].医学与社会,2013,2:55-58

[3]于广.军医疗服务价格调整的三个导向[J].中国医疗保险,2011,05:30-30

猜你喜欢
新医改经济管理公立医院
公立医院文化对党建政工的有效促进
公立医院总医疗费平均增幅须在10%以下
新医改政策下大学生医保制度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新医改背景下加强公立医院工会工作的探讨
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对聘用人员管理的思考
新医改下医院档案管理的改进方法
医药:3500家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