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优化路径初探

2017-01-23 18:30廖德生
财经界·学术版 2016年21期
关键词:解决措施内部控制事业单位

廖德生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指出:“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让官员们养成不能腐,不想腐的思想观念。因此,加强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成为当今我国政治发展的重要任务,受到全国人民的关注。本文主要是通过自己的经历和网上知识了解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自己的一些个人观点和应对措施。

关键词:事业单位 内部控制 问题存在 解决措施

一、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政事不分

事业单位受国家行政部门领导,没有自己的经营收入,生产组织费用由政府部门提供、不以盈利作为企业经营的主要目标,主要是为社会公民提供科学文化,公共事业服务等,具体表现为组织或机构的法人实体。然而政府部门对事业单位管理存在着严重的问题,表现为过多的依靠政府指令来决策事业单位的经营决策,而不是让让事业单位部门根据市场情况的变化来决定,还有就是政府部门对事业单位的服务态度监管不力,一些工作人员仗着自己的权力,对一些消费者提供的建议置之不理。表现出一幅高高在上的姿态,容易造成秩序混乱,资源配置效率低下。

(二)有些事业单位费用严重超标

事业单位的经费开支没有受到严厉的监管,开支标准没有明确的规定,尤其是会议费,出差住宿费,业务招待费,交通费用等;还有就是制定了开支费用规定的,但没有贯彻实施,仍然用的是报销人员的口头表述和就是随便找一些没有消费的,从别的渠道找来的发票。总之各单位人员为了各自的利益或者在工作过程当中害怕得罪人,大多都会对他人不符合规范的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更有甚者会帮忙参与伪证制作。造成公款消费严重超标,挪用公款问题严重盛行。

(三)一些人存在担任业务冲突的职位的问题

一些事业单位由于受到在某段期间离职人数特别多的情况或者受本身编制的原因,一些缺少工作人员的岗位就由其它工作岗位的人负责,出现不相容岗位现象。记账人员和审核人员由同一人担任,极容易出现工作上的懈怠和相互包庇的现象,投资人和经办人由一人担任的话,还容易出现利益冲突。还有就是由于每个人的精力有限,所擅长关注的也是本身职责工作内的东西,不相容职务由一人担任,容易造成工作能力上的不胜任或玩忽职守,酿成不可估计的后果。

(四)缺乏把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与领导干部职务责任挂钩的考核机制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是由财政部起草发布的,对于其他事业单位来讲缺乏强制约束力。据了解,很多单位还处于观望状态。最主要的是没有形成制度化的管理方式。很多事业单位的管理问题就是以人管理人的方式,工作方式基本上都是领导说怎么做就怎么做,员工的自主性受到打击,没有形成以制度管人的意识。其次就是许多事业单位只关注业绩效果,不问工作过程,轻视内部管理,认为只要完成领导交给的任务就好了,这样虽然短期效果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但从长远来说是不利于事业单位的长远发展。还有就是因为领导干部也是有限理性人,如果某项工作与其职务无关,其不见得一定会采取行动,即使这项活动是利国利民的。

(五)信息与沟通机制不够完善

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在信息沟通方面存在诸多问题:部门与部门之间的信息化交流水平有待提高,有些事业单位内部常常为了自己和小组成员的利益,对一些其它部门的问题发现了却不提出来,等到问题影响比较大的时候才出来看洋相或邀功。部分事业单位信息沟通系统存在安全隐患,容易被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技术攻克漏洞,从而损害的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除此之外,普通员工在表达意见是处于种种原因并没有表达出自己真实的想法,给领导造成一种错觉,从而容易造成决策上的失误。

二、事业单位优化路径初探

(一)转变政府职能定位

事业单位管理体质改革涉及到方方面面,牵涉到各方面单位人员的利益,需要慎重对待,稍有不甚,反而会让情况变得更糟糕。创新政府管理方式需要做到两大点:一是改变政府主导事业单位的观念,让事业单位更多的像市场上的企业一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对事业单位的经营决策更多的是起到一个指导的作用,保证政府与事业单位在职能,运行机制和机构的分开,达到管理上自主权和领导权的平衡。二是明确事业单位功能定位,不同属性的事业单位实施分类改革,比如通信行业和银行业务就应该与煤电气行业分开,前者就应该赋予更多的自主权,其应对的市场情况变化发展快,而政府对市场的敏感程度不如服务于市场的事业单位员工,后者就应该加强管理,因为与人民群众的生活状况息息相关,防止单纯的为了利益最大化引起人民的恐慌和社会安定。

(二)加强内部会计控制和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

加强财务管理制度建设,明确各类财务人员的岗位职责,让他们相互制约和监督,不相容职权不得由一人担任,记账人员和审核人员分离,存在相互监督的部门工作人员不得让他们的亲属担任;强调开支的计划性,合理安排工作经费的开支,不得随意找一些发表来报销,尤其注意发票的时间和地点,防止造假,大的经费开支需要提前申请;全面提升单位全员内控意识,特别注重提升单位领导的综合素质,尤其是思想道德素质方面,将内控意识上升至法律高度,将大大增强单位成员的违法违规的机会成本,使他们引起足够的重视。

(三)完善信息与沟通体系

加强信息透明度,事业单位必要的信息应该对人民群众公开,这样才能更好的受到广大民众的监督。除此之外健全单位与单位之间,单位部门与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机制,明确权责利,起到相互帮助的作用,发挥协同优势。

参考文献:

[1]孙海英.浅谈国有企业内部审计[J].价值工程,2010(08)

[2]王煜.浅析内部审计对国有企业法律风险控制的作用[J].商业经济, 2010(31)

猜你喜欢
解决措施内部控制事业单位
浅谈城市道路设计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我国物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及建议
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谈谈如何杜绝矿井测量事故
制造企业销售与收款业务的内部控制分析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