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预算和绩效管理问题探究

2017-01-23 18:46郑鹏
财经界·学术版 2016年21期
关键词:预算绩效管理解决措施存在问题

郑鹏

摘要:事业单位是以公益服务、政府职能为主要宗旨的非盈利性单位组织,在我国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服务性活动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为适应当前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环境,进一步完善相关服务职能,提高服务水平,各事业单位也在积极探索,不断地对内部管理制度和财政体系进行改革和完善,并通过加强预算和绩效管理来促进事业单位整体管理和服务水平的提高。本文主要对当前事业单位预算和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解决措施。

关键词:事业单位 预算绩效管理 存在问题 解决措施

良好的绩效管理可以保证事业单位内部财政资金的合理使用,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同时,提高工作和服务水平,因此,可以说做好预算绩效管理,对构建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当前阶段,我国很多事业单位的预算绩效管理还处于一个不断摸索和实践的过程中,管理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预算编制不完善、执行不到位、评价机制不健全等都是其中存在的较为突出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则成为提高预算绩效管理水平,充分发挥预算绩效管理作用的关键。

一、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主要内容

事业单位是以公益性为基本目标的非盈利性机构组织,其非盈利的性质也决定了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与考评的内容是区别于企业的。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对公共资金使用与管理的绩效评价和对政府和财政部门的绩效评价两方面。事业单位的公共资金与企业资金的来源形式不同,其资金主要是由广大人民群众的纳税资金组成的,属于社会共有财产,事业单位做为公益性机构组织,其财务管理的基本要求就是要保证资金使用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使资金使用到位、落到实处,符合预算要求;政府和财政部门是监督公共资金使用情况的主要部门,公共资金是否得到科学合理的使用,从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政府和财政等公共资金委托管理部门的工作绩效,这也是其绩效评价的重要方面。由于单位性质不一样,因此,事业单位的绩效预算管理与企业是有一定区别的,虽然事业单位的绩效考评同样遵循目标管理、责任追究、公开透明、成本效益等原则,但由于事业单位的预算绩效考评缺乏标准且难以量化,使得其管理与评价存在较大的难度,这也是今后事业单位预算绩效考评中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完善的地方。

二、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预算绩效编制有待完善

事业单位预算工作必须包括本单位的全部收支项目,这样才能确保预算内容的完善,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很多事业单位的资金来源比较繁多、复杂,本身管理难度就比较大,一些事业单位在进行资金和预算管理时有时会出现疏忽和纰漏,一些支出金额和部分收入没有纳入整体预算当中,造成了预算编制的不完善;另一方面,在预算绩效管理中,有些单位的预算方法还有些简单、落后或是不太适宜本单位预算工作的实际情况,难以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环境和事业单位财务工作的日益复杂化的要求,难以真实准确地反映本单位的财务状况,这些也对预算绩效编制带来很大的影响。

(二)缺乏完善的预算考评机制

考评机制不完善却是目前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中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这主要是由于其考评内容比较繁杂,社会管理和公益活动中的很多成果难以进行确定和量化,继而造成了考评标准的不完善和不统一;在加上我国事业单位制定预算绩效考评机制相关经验的缺乏,种种因素造成了预算绩效考评机制的不健全。

(三)财务人员预算绩效管理意识不高

大多事业单位的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基本都是由财务部门执行的,其他部门也认为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就是财务部门的专项职责,因而很少主动地参与其中。由于我国事业单位预算绩效考评机制等相关管理工作起步较晚,工作目标性和责任性不强,长期积累下就造成了事业单位人员预算绩效管理意识较为淡薄的情况。部分单位继而出现了预算编制不完善,预算执行不到位,预算考评机制不健全等情况。

三、提高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措施

(一)健全完善事业单位绩效考评机制

建立完善的预算绩效考评机制,重点就是要立足现有、结合实际、加强创新。可首先以全国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为考评依据,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工作实际经验的总结,进一步明确和完善考评机制中的考评主体、考评对象、考评方法和考评指标等。在建立事业单位通用考评标准的同时,根据本单位或某些项目实际需要,建立起有针对性和目的性的专用评价标准。同时,还可创新开展绩效评价试点工作,将一些创新的评价机制和方法在试点单位加以应用,并将成功经验在各单位进行推广。

(二)完善预算绩效编制

完善预算绩效编制主要可从两方面展开:首先要完善预算计绩效编制的方法,改变传统的技术+增长的预算方法,采用零基预算和滚动预算相结合的方式提高预算编制的合理性;完善预算绩效编制的内容,充分考虑收入与支出预算的实际情况,并结合预算执行情况,细化预算内容编制,建立科学的部门预算,从而对预算定额标准进行调整。

(三)提高预算绩效管理重视度

在完善预算绩效编制和绩效考评机制的同时,还应提高财务人员以及各部门对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重视,提高他们的责任意识,确保预算绩效编制、执行和考评工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使各项工作落实到位。首先应细化工作内容,将繁琐复杂的财务工作分阶段、分环节、分内容展开,增强工作的条理性和可操作性;然后明确各预算管理环节、内容的标准和要求,通过制定管理工作程序和规范,使管理人员明确管理内容和要求,工作能够有章可循;再者还应加强组织和领导,明确预算绩效管理人员的责任分工,将管理责任落实到人,从而提高人员重视度,确保管理预算绩效管理执行到位,工作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杨玉霞.中国政府预算改革及其绩效评价[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邵梅.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在事业单位的应用[J].中国人才,2007

[3]王金秀,白雪.我国预算绩效管理的问题及其破解之道[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2

猜你喜欢
预算绩效管理解决措施存在问题
行政事业单位中预算绩效管理的应用探析
论预算绩效管理在行政事业单位的运用难点及建议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浅谈城市道路设计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瞬变电磁在矿井水文地质工作中的应用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浅谈高校生物学专业遗传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
谈谈如何杜绝矿井测量事故
当前中小工业企业预算绩效管理模式实践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