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财政局创新会计预算管理措施研究

2017-01-23 19:50张敏
财经界·学术版 2016年21期
关键词:财政局管理措施新形势

张敏

摘要:当前,在经济快速发展和体制改革的新形势下,财政局会计预算管理工作增加了挑战和困难,提示相关部门和人员,加强对于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本文以会计预算管理为核心,首先介绍了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然后详细阐述了管理的创新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新形势 财政局 会计预算 管理措施

当下,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深入变革,会计预算管理也成为财政局关注的重点。预算管理一方面是单位发展的财务保障,另一方面关系到经济发展的安全性、稳定性。因此,深入研究新形势下财政局会计预算管理的情况,以及管理措施的创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新形势下财政局会计预算管理概述

新形势下,我国市场经济处于转型和深化阶段,纵观整个经济市场,经济类型不断增加,与此同时经营风险也在提高。在这种背景下,财政局的财务管理环境发生明显变化,尤其是会计预算管理方面,面临的困难越来越多。对此,财政局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变,加强管理力度、创新管理模式,才能够满足新形势下的经济发展需求;在保证资金安全运行、稳定运行的同时,促进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具体到会计预算管理上,及时更新观念,从预算的编制、核算、管理、监督等方面进行创新,才能够实现目标。

二、会计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固定资产核算不完整

财政局对待固定资金的管理,首先要求准确记录在账面上。然而在实际的操作中,工作人员往往只记录资金的原始价值,没有计算并记录折旧情况。在这种登记模式下,一方面导致了固定资产的预算报表不完整,使用者在报表上,无法准确查询出资产的价值、使用、损耗等情况。另一方面,行政服务的实际成本受到影响,核算固定资产时,缺少相应的数据信息。

(二)核算工作不全面

当前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传统的会计预算方法,无法适应经济发展需求,因此单一化预算模式必须淘汰。由此带来的好处,是促进了国库体系的改革,资金运用越来越接近资本化方向;带来的弊端,则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有价证券是政府资产的存在形式,在会计预算核算时,并没有将其作为核算的内容(政府支出资金进行单独核算),可见,缩小了核算工作范围。第二,以上分析到固定资产的记录不完整,预算结果和实际资产之间有差距,因此账面价值和实际价值会出现偏差,财政资金在监管上比较松散。

(三)预算结果局限性大

具体到会计预算的概念,指的是以收付实现制为依据,准确记录当期的收支实际情况。然而在进行核算工作时,没有将收入情况也作为其中的一项内容。如此导致的结果,就是不能及时反映出资产情况、负债情况,可支配资金出现虚增现象。因此,会计预算结果不能真实反映出收支的实际水平,形成预算管理工作的局限性。

三、创新会计预算管理的措施

(一)调整预算分类的口径和设置

适当调整会计预算分类的口径和科目设置,能够提高预算管理的有效性,保证会计预算和会计核算一致。一旦科目设置发生变化,就要相应调整明细科目,促使预算数据的采集和核算对应起来;而且,要将基本建设资金纳入经费会计,进行统一核算。

针对财政局两套账的设置,会影响资金的统筹和应用,而且无法真实反映出预算的执行情况、资金的使用情况。对此,要以《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为依据,对基本建设收支进行核算。例如:将拨入基建款纳入收入类科目,将在建工程纳入资产类科目等。

(二)提高预算编制质量

要想有序管理会计预算,必须将预算编制作为核心,切实做到真实、准确、细化。在具体的编制上,第一,要将实际经济增长的预期指标作为基础,来确定预算的编制机制;综合分析政策因素、减收因素,来确定收入预算的编制;依据定额管理要求,来确定支出预算的编制。通过对资金项目进行可行性评估,采用滚动管理模式,能够保证编制的准确程度。

第二,实施绩效考核制度,能够防止超值现象的出现,积累预算经验。在实际操作上,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建立一套完整的考核体系,科学制定考核指标,把年度预算结果、绩效考核结果结合起来,真正发挥考核的价值,提高预算管理的效率。

(三)健全预算执行机制

超支是预算中的常见问题,要想解决该问题,第一,制定预算的执行机制,执行和管理同步进行,严格处理违规行为、违法行为,保证公正廉洁。第二,针对预算支出实施责任制,明确管理人员的执行责任,为工作进行提供保障。第三,制定合理的奖惩措施,员工预算工作完成良好,给予一定的表彰和奖励;预算工作完成较差,则相应进行惩罚,以此提高工作积极性。第四,合理规划预算的执行进度,推进监督工作的开展,避免出现超支现象。

(四)及时批复、下达预算

财政局及时对预算进行批复和下达,能够促进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对此,要求相关部门必须在15天以内,完成预算的批复工作,并下达批付款。在规定时间内,专项款如果没有从财政局下达到相关部门,就要收回预算管理的权利。预算收支过程中,采用先下达、后清算的流程,在规定的期限内,可以申请支出的追加款,超限、超时则不予处理。

(五)增强预算核算的全面性

会计预算核算工作的开展,必须采用多元化的方式,既能够核算财政资金的支出,也能够核算国有股份。具体来说,一是要将财务管理、预算核算结合起来;二是要加强经费预算的管理力度;三是要及时计量并确认固定资产的变化;四是要定期对预算报告进行分析和总结。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会计预算管理在财政局的工作运行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分析可知,当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固定资产核算不完整、核算工作不全面、预算结果的局限性大。对此,创新管理途径势在必行,要求调整预算分类的口径和设置,提高预算编制质量,健全预算执行机制,及时批复、下达预算,增强预算核算的全面性。

参考文献:

[1]蔡雅丽.试论财政局加强会计预算管理的有效措施[J].现代经济信息,2014,(23):273-273

[2]史丽芳.试分析财政局会计预算管理的加强措施[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5,5(24):15-17

[3]杜英林.财政局如何加强会计预算管理工作[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5,(27):16-17

[4]胡都特.分析财政局预算管理的现状及措施[J].科学导报,2014,(3):139-139

[5]丁淑云.关于财政局如何加强会计预算管理对策分析[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6,(5):82-82,83

猜你喜欢
财政局管理措施新形势
财政局会计预算管理的有效加强策略
强化财政局财务内部控制的探讨
新形势下“管理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新形势下班集体建设创新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