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旧规 筑匠心

2017-01-25 21:58万莼
浙江经济 2017年20期
关键词:壁障红木匠心

□万莼

改旧规 筑匠心

□万莼

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改革强省、创新强省,把改革创新的旗帜举得更高,把改革创新的工作导向点得更明。“改革创新”,听起来是个很宽泛的话题,作为一名青年党员,同时也是一名普通工作者,又该如何更好地解读与响应“改革创新”,争做改革的弄潮儿、创新的先行者呢?笔者从自己的工作经历中感悟到两点,那就是“改旧规”,打破因循守旧的壁障,以创新打通工作脉络;“筑匠心”,融入工匠精神的灵魂,以匠心守护初心与梦想,以“钉钉子”的精神抓好工作落实。

作为一名记者,幸运的是有去各地采访的机会,接触到先进典型,从而汲取养分扩充自己。印象比较深刻的是湖州吴兴区政府在浙商回归项目上提供的“筑巢引凤”式服务。政府审时度势,重视以平台打造来增强回归的吸引力,例如EBD·总部自由港就是典型的经济发展平台,将决策、市场、投融资等功能融为一体。政府在促进项目落地的过程中走的是“公仆新路子”,专门成立推进小组,建立新制度,牵头多个部门,主动为回归浙商开通绿色通道,并利用“互联网+”提高政务服务的效率,吸引了先登高科、华为湖州云计算数据中心产业园等一系列优质的浙商回归项目。在一般人印象里的政府服务,可能还停留在慢或拖字上,办事手续繁杂,很是浪费时间,许多人常常笑称黄花菜也凉了,冗杂陈旧的机制体制不论在哪里都是效率服务的绊脚石。湖州的采访事例使我深深体会到一点:吴兴区正是以改旧规来打破壁障,以创新服务来形成新格局。正是政府的自身改革推动了更多科技资源、创新要素在吴兴聚集,营造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改革的焦点首先要对准的就是旧规,在遵循理性大规则的基础上,面对新问题、新矛盾、新挑战,对陈旧无效的部分进行革新。如何革新,就是要具备走在前列的自觉与勇气,以创新的思维推动工作的开展。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勇于打破因循守旧的壁障,以创造性的思维来打通工作的“任督二脉”,庸庸碌碌地守着陈旧条例换来的将只有“明日黄花”。

在做好“改”字诀的基础上,“改革”还需要注入匠心。到底什么是匠心,我觉得可以定义为坚守初心,换句话说就是将“钉钉子”的精神融入工作和生活。龙游红木小镇的采访机会让我更好地理解了匠心,体悟到以初心筑梦的前行。红木小镇是由年年红家具集团公司投资建设的大型红木文化产业特色小镇。项目负责人反反复复强调传承工艺文化的重要性,倾力营造小镇传统文化与红木建筑结合的独特魅力,工匠精神成了贯穿始终的主题。整个小镇从构图设计、建造到完工,包括太姆殿、育恩堂等在内的建筑都体现了传统文化与红木建筑的有效对接和融合。对于金樟溪董事长来说,小镇建设更重要的是对工匠文化的尊重和传承。他不忘初心,坚守着自己的文化梦想。匠心是每个人的初心,是对梦想的追求。然而不少人往往是随大流,越来越多的变成了庸碌麻木的工作机器。不管是身在哪行哪业,筑匠心就是追求自我实现,获得成就感进而领悟工作的意义。匠心不是奢侈品,是存在于每个人心底的理念与梦想。重拾匠心,才能不避艰苦、精益求精,才能在愉悦的工作状态下进步,实现自身突破。浙江精神的要义也在于实干,具备匠心的灵魂才能持之以恒、攻坚破难,以“钉钉子”的精神安心干事、扎实干事、干成实事。

虽然入职时间较短,但几次的采访经历都让我感受到了工作需要改旧规、筑匠心。改革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很多人会觉得距离自己遥远,是政府的事情,但其实即使是一名普通岗位上的工作者,我们也需要将平常工作中遇到的难题用破旧规、改思路的方式来解决,同时保持自己的匠心,以初心前行,更好地奉献于岗位。

作者单位:《浙江经济》杂志社

猜你喜欢
壁障红木匠心
姚建萍:始于初心,臻于匠心,成于决心
MPDB 及ODB 壁障动静态力学响应对比分析
基于MPDB 工况的碰撞相容性研究
基于超声波传感器的无人机避障技术研究
文化与艺术的收藏——红木
基于单片机的自动航材运输机器人方案设计
致敬匠心
凭祥红木文博城
老艺人的匠心
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