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小吃文化及英译探析

2017-01-28 09:47洪韦韦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五香特色小吃漳州

洪韦韦

一、功能翻译理论

德国功能翻译理论创始人莱斯在1971年首先提出“把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特殊目的”作为翻译批评的新模式。1984年,伏米尔和莱斯合作撰写的《翻译理论基础概述》正式提出“译文功能论”,译者在整个翻译过程中的参照系不应是“对等”翻译理论所注重的原文及其功能 ,而应是译文在译语文化环境中所预期达到的功能。20世纪90年代初,诺德又在此理论基础上提出“功能+忠实”,译者在分析原文的基础上,使译文在译语语境中“具有意义”并达到与语篇类型和功能相一致的得体性。在翻译过程中,尽可能地保持译文与原文在语言特色上的一致性,在必要时保留原文特有的东西,并通过对译文读者因素的考虑,使译文功能得到完美的实现[1]。

二、漳州小吃英译的重要性

漳州是著名的“鱼米花果之乡”,有着一千多年的历史文化,1986年就被列入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名录,也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之一。漳州人性格温和,喜欢慢节奏的生活。漳州人善吃,以前农村集市多有小吃摊,方便快捷且价格不贵,农民赶集时花一点钱就能吃个新鲜;城里卖小吃的贩子走街串巷直到深夜。漳州本地人爱吃小吃,外来的游客也禁不住被品种繁多、味美价廉的小吃所吸引。漳州小吃受自然条件和地域文化因素的影响,多含有海产品,且讲究色、香、味、形。

漳州各大酒店的英文菜谱中所列出的漳州小吃寥寥无几,且有些翻译不够准确;网上的材料也很有限,且错译的不少。目前尚无关于漳州小吃的翻译文献,只在介绍福建、闽南地区的小吃中找到一小部分。如张丽丽在其硕士论文“功能目的论视角下的福建小吃英译探索(张丽丽,2014:17-23)”中提到的闽南地区共有的海蛎煎、面线糊、五香卷、肉丸等几种小吃的英译;在黄梦斯的硕士论文“文化空缺视域下福建特色小吃的英译研究(黄梦斯,2015:16-28)”中除了前面几种,还介绍了芋泥和猫仔粥。漳州小吃中有一些和泉州、厦门的相同,只是做法、口味稍有差别,但还有很多小吃是漳州地区特有的。小吃文化作为民俗文化和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吸引外国游客的一个卖点。如果没有合适的小吃翻译,会使外国游客失去了解和品尝当地小吃的兴趣。

三、漳州特色小吃介绍及英译

以功能翻译理论为指导,以八种漳州特色小吃为例,根据它们的历史文化、命名特点、原料、做法、口味,提出适当的翻译方法——直译(+注释)、音译(+注释)和意译,对这些特色小吃分别进行翻译。

(一)直译(+注释)

漳州的小吃大部分是以原料和烹饪方法命名的,在译语中不难找到对等词,这类小吃可采用直译法来翻译,为了让外国友人了解小吃的特色,可以在译名后面加注释,达到直观又易于理解的效果。

例1漳州卤面

卤面是漳州芗城和龙海地区的人们在逢年过节、喜庆寿诞的礼食。漳州民间习惯是以大米为主食,面食的机会不多,但大批从北方移居漳州的人们为追念祖先与怀念乡情,还是借节日、喜事之际,做些面食以抒发欢乐之情。因漳州临近山海,人们逐渐在面食中加入鱼、虾和干果之类的配料,成为特色的漳州卤面。卤面的汤料要精选上好的香菇、虾肉、猪肉、鱿鱼、干贝、笋丝、蛋丝、黄花菜,在热锅里炒熟后,加上猪骨汤煮开,加入地瓜粉调稠。进餐时,在面条上放些烫过的韭菜、豆芽,浇上卤料,再配上胡椒粉、油炸蒜丁、油炸扁鱼丝、芫荽等佐料,一碗香喷喷的卤面就做好了。客人还可以自选搭配的卤料:卤大肠,卤肺片,卤肉,炸肉,笋片,鸭血,油条,五香等等。

漳州卤面的命名体现了烹饪方法和原材料,可以直译成Gravy Noodles of Zhangzhou Style(with meat,seafood,vegetablesin soup),让外国友人知道这是漳州风味的小吃,又能了解原材料的大致组成。

例2豆干面份

豆干面份又叫手抓面,是漳州一道独特的传统小吃。把漳州特有的碱面用水煮熟后捞出,圈成一块块薄扁圆状,直径约15厘米,俗称“面份”,一块为一份。用普通豆干,每块切成用2-3条,入锅油炸成褐色。在面份上铺上1-2条豆干,根据个人爱好,再涂上甜酱、花生酱、沙茶酱、辣椒酱、蒜蓉酱、芥末酱等酱料,然后把面份卷成筒形,用手抓着吃,得名“手抓面”。

豆干面份可用直译(+注释)法,译成Noodleswith Saucesand Dried Tofu(eating in hands),体现了小吃的原材料和特色吃法。

可用直译法的漳州小吃最多,以下列举一些采用此法翻译的漳州各地特色小吃。

漳州城区:豆花粉丝Salty Tofu Pudding and Vermicelli,面线糊Vermicelli Paste,猪蹄面Noodles with Stewed Pork Feet,芋泥Mashed Taro Dessert,四果汤Four Fruits Soup

漳浦:肉圆扁食Meatballsand Wonton,漳浦填鸭Zhangpu Duck

云霄:肉圆水面Noodleswith Meatballs,云霄烧窑鸡Yunxiao Roast Chicken,熏肠Smoked Sausage

平和:南胜咸水鸭Nansheng Salted Duck,芦溪咸菜饭Luxi Pickles Rice

南靖:芋仔粿Taro Cake

长泰:豆签Bean Noodle

华安:竹筒饭Rice Cooked in Bamboo Tubes(Including Sausagesand Vegetables)

东山:烧腱灵Roast Gizzards,金钱肉 “Money”Pork(Fried Pork of Dongshan Style),蚝仔煎 Oyster Omelet,鱼丸Fish-balls

(二)音译(+注释)

许多中国特有的食品在英语找不到对等词,对于这种具有民族、地域特色的文化空缺词,一般采取音译的方法,再注释说明其原料和做法,既保留中国特色,又促进国际化传播。

例1五香

漳州各地都喜食五香,做法也差不多,就是配料稍有不同,其中以龙海石码的五香最为出名。五香的名字来自于它的调料五香粉(花椒、肉桂、八角、丁香、小茴香等)。五香是以剁碎的五花肉、葱、荸荠、虾皮等原料,配上五香粉、白糖、鱼露,加地瓜粉和水搅成糊状,用特制的豆皮包起来,卷成条状,在油锅炸熟,香、酥、脆、鲜。吃的时候,可切成小段,是手抓面和卤面的佳配。

五香可音译成Wu-Xiang Rolls(spiced meat wrapped in soybean sheet)。

例2润饼

润饼,亦称薄饼。清明前后,漳州城区有吃润饼的习俗。据传,清朝初期,郑成功的长子郑经为反清复明,率兵围攻漳州城七个月,至清明日才破城,由于围城作战时间太久,城里的老百姓断粮,饿死不计其数。郑军攻进城后,放粮济民,大家暴吃一顿,又胀死了许多人。那时缺少棺材,只好用草席捲尸埋葬。此后,人们为追悼死难的先辈,在清明节吃润饼卷。

润饼好吃与否,关键在润饼皮。用面粉掺适量水和少量精盐,捣得匀韧有筋道,然后在温热平底锅里轻抹成一个圆形薄面皮,取出就是一张薄如纸、白如云、软如绸缎的润饼皮。按漳州城区的习惯,包馅的食料首选炒笋丝,因漳州春季多产春笋,嫩脆甘甜,加上肉丝、胡萝卜丝、包菜丝、香菇、韭菜、豆芽、蛋丝、扁鱼、虾仁、沙虫、豆腐干,再配上花生末和新鲜的青葱、蒜白和芫荽。吃的时候,把润饼皮摊开,在上面抹一些甜酱、沙茶酱、芥末等酱料,铺上自己喜欢的配料和馅料,卷成圆筒状,用手握着吃,各种味道夹杂在一起,别具一格。

润饼可采用闽南语的读音,突出闽南特色,译为Lumpia。因其状似春卷,为了让外国友人更好理解,可以这样翻译:Lumpia——Spring Roll of Zhangzhou Style(variousvegetables,meat and sauceswrapped in paper-thin soft flour crust)。

例3东山宵米

宵米是闽南语的直译,也叫“烧麦”,但东山的宵米比普通的烧麦可是好吃百倍,它包的不是糯米,而是内容丰富的馅料。东山宵米已有数百年的历史,是东山人最喜爱的美食之一,也是逢年过节、祭祀祖先的佳品。但这宵米制作起来可不简单,东山只有几家祖传技艺的店家做得好吃,所以经常需要预定才买得到。东山宵米的制造技艺已被列入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东山宵米的主料是白萝卜丝,加上肉丝、剁碎的比目鱼(扁鱼,俗称铁仔)和虾米,加入适量的鱼露、精盐、味精拌匀做成馅料。用面粉加少量番薯粉制成烧卖皮,把皮捏成小杯状,约一寸多高,底座圆平,中间细腰,上面开口,开口处选用虾仁、骰子肉或蟹黄等点缀,放入蒸笼中蒸熟,乘热上席。吃时,蘸上少许用上好的高梁酒和芥末调制成的芥辣;芥辣入口的第一感觉是辣,辣过以后,食欲大开的人们就可以从从容容地品尝宵米的鲜香了。

由于烧麦已经是外国友人比较熟悉的美食,东山宵米可用音译(+注释)法,翻译成Shao-Mai of Dongshan Style(with shredded turnip,meat,flatfish and shrimps)。

(三)意译

漳州有些小吃的名称比较特别,取名有些典故,或是用当地的口头语叫的,直译或音译都不太妥当,可采用意译法,以传达小吃的原料为主。

例1猫仔粥

“猫仔粥”,从字面看可能会引起误解,以为吃的是猫肉,为了避免让外国友人误会,可以采用意译法,译为Congee with Seafood and Meat,体现小吃的原材料。

猫仔粥是是漳州诏安一带的特色小吃,它还有个温情又有趣的由来。据说清朝年间,诏安城内有一大富户陈家,四代同堂,祖母治家,全家老少20人的饮食由长孙陈友德之妻杨氏操办。杨氏遵守“三从四德”和大户人家规矩,终日劳碌,三餐侍候家中长辈和男人吃饱饭后,才食剩饭剩莱。陈友德心疼妻子,经常偷藏一些鱼、肉,待大家吃完饭,再把这些鲜料掺入剩饭,泡汤煮成稀粥给杨氏吃。一日,陈友德在拌饭和鲜料时,不巧被祖母发现。他急中生智,谎称搅猫仔粥喂猫来应付祖母盘问,隐瞒了真相。陈友德自立门户以后,杨氏身体需要补养,陈友德便经常给妻子做鲜美可口的猫仔粥。杨氏感激丈夫厚爱,常在邻居面前夸陈友德煮猫仔粥手艺高明,于是这“猫仔粥”便传开了。

猫仔粥通常是现煮现吃。客人在小桌边坐定,摊主在小锅上放上烧沸猪骨汤,再放上预先蒸熟的白米饭,配上虾、鱼片、猪瘦肉片、鸡脯肉丝、鱿鱼、猪腰花、猪肝、海蛎等生料,一阵猛火过后,调上炸蒜丁、胡椒粉、芫荽,就煮成香喷喷的猫仔粥了。食之,米粒韧嫩,汤清味美,营养丰富。但许多外国朋友不吃动物的内脏,要记得先问清楚,减掉那些配料,以免尴尬。

例2米筛目

米筛目是一种客家粉条,又称老鼠版、银针粉,以龙海石码一带最为有名。把米浆蒸成凝块,放在一个有着数十小孔洞的铁器(名“筛”,筛上的小孔像眼睛,故名“目”)上,压出细长的圆条形粉条。

“米筛目”常见的有两种做法:冬天,一般是做成汤面,先炖好美味的猪骨汤,加入猪肉、香菇、米筛目、酱油,煮沸后,放入韭菜花,再添加各式卤料,食用时撒上胡椒粉;夏天,大多做甜汤,加绿豆、阿答仔(Q脆果,木薯粉做的)、水果等,随顾客的口味,添加红糖、牛奶、炼乳、椰汁,可冰镇后食用,清凉解暑。

米筛目的翻译采用意译法比较合适,用它的形状来翻译,Silver Needle Noodles。

例3云霄米梭

云霄米梭,也叫水晶饺,用地瓜粉做成晶莹剔透的饺子皮,包上萝卜丝、虾仁、猪肉等馅料,用笼蒸至熟,味道鲜美,形状亦美。为体现云霄特色,可用意译法翻译为Yunxiao Dumpling。

四、结语

以功能翻译理论为指导,根据“功能+忠实”的原则,尝试翻译了漳州具有代表性的特色小吃,介绍了其做法和历史文化,让国内外游客更有兴趣品尝、了解漳州的小吃,为漳州的国际化交流和旅游、饮食业提供参考。

[1] 陈小慰.语言·功能·翻译——汉英翻译理论与实践[M].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

[2] 漳州市地方志编委员会.漳州市志[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3] 杨柳川.中国特色小吃英译的文化传播[J].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2012(5):57-60.

[4] 庄帆.功能翻译论视角下的泉州传统饮食的英译[J].陇东学院学报,2013(1):86-89.

[5] 张丽丽.功能目的论视角下的福建小吃英译探索[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4.

[6] 曹盼盼.武汉特色小吃名的英译探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4):100-101.

猜你喜欢
五香特色小吃漳州
丝绸之路之喀什·五香人生
潘维廉漳州行 有种“老朋友”的感觉
金华特色小吃
林黛玉该不该吃五香大头菜
南康漳州龙
五香虫
福建漳州面煎粿
挑逗你的味蕾
四个地方享受美味路边小吃
打漳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