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木耳栽培中常发竞争性杂菌和病虫害规范化防治技术

2017-02-01 00:04黄瑞贤黄淑敏肖兴云吕钊生刘晓龙
吉林蔬菜 2017年7期
关键词:毛霉孢霉木霉

黄瑞贤 王 军 黄淑敏 肖兴云 吕钊生 刘晓龙

(1.靖宇县利农食用菌种植有限公司 2.靖宇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3.吉林农业大学)

●植物医院●

黑木耳栽培中常发竞争性杂菌和病虫害规范化防治技术

黄瑞贤1,2王 军1,2黄淑敏1,2肖兴云1,2吕钊生1,2刘晓龙3

(1.靖宇县利农食用菌种植有限公司 2.靖宇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3.吉林农业大学)

10.16627/j.cnki.cn22-1215/s.2017.07.013

1 竞争性杂菌——木霉危害与防治

木霉又称绿霉,是黑木耳栽培中的第一大病原菌,属真菌门、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丝孢目、丛梗孢科、木霉属。常见种类有绿色木霉和康氏木霉。

1.1 危害症状:培养基感染木霉后,菌落初为白色絮状,后为暗绿色,孢子迅速萌发繁殖将接种面或袋面覆盖,使黑木耳菌丝失去培养基而停止生长;出耳期划口部位被木霉侵染,木霉菌丝向袋内生长蔓延,并产生毒素,抑制黑木耳菌丝及子实体生长,造成耳基腐烂。

1.2 发病条件:木霉广泛分布自然界空气和土壤中。最适生长温度 30℃。培养料带木霉、灭菌不彻底、接种室消毒不彻底、没按无菌操作规程接种、栽培袋有破损(扎袋)或棉塞松动等均可发生。

1.3 防治方法:①选用优质黑木耳菌种和新鲜木屑、麦麸等原料;②栽培袋灭菌彻底,常压灭菌 100℃保持 8~10 小时;③自然冷却,及时接种,接种室消毒彻底;④按无菌操作规程接种;⑤适温发菌,加强发菌期检查,发现污染袋及时处理。

2 竞争性杂菌——链孢霉危害与防治

链孢霉又名脉孢霉、串珠霉,无性世代属菌物界,真菌门,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丝孢目,丝孢科;有性世代属菌物界,真菌门,子囊菌亚门,子囊菌纲,粪壳菌目,粪壳菌科,常见种为好食链孢霉和粗糙链孢霉。

2.1 危害症状:链孢霉污染后,其灰白色菌丝在培养料内扩展迅速,向下生长可到瓶袋底部,向上扩展可到棉塞上,并很快在棉塞外面形成肉红色至红色的分生孢子堆,厚度可达 1 厘米,并将整个瓶袋口包围而看不到棉花,稍触动或震动,分生孢子就像撒粉一样扩散,扩散迅速,栽培袋内菌丝由灰白色转变成黄白色。

2.2 发病条件:链孢霉在空气和各种有机物上分布广泛,生活力强,随气流和操作传播。分生孢子粉未状,数量大,个体小,比重小,蔓延迅速,培养料灭菌不彻底、接种室(箱)消毒不彻底、不按无菌操作规程接种、棉塞受潮未更换、栽培袋有扎口都可发生链孢霉污染。此外,培养室发生过链孢霉、空气相对湿度高、通风不良有助于链孢霉发生。

2.3 防治方法:①选用新鲜、干净的木屑、麦麸等原材料和优质栽培袋。②配制培养料时,粗木屑要提前预湿,培养基含水量控制在60%~62%;③栽培袋灭菌彻底,常压灭菌 100℃保持 8~10 小时,高压灭菌 121℃保持 2.5 小时;④接种前接种室彻底消毒灭菌,按无菌操作规程接种;⑤及时更换受潮棉塞;⑥栽培袋进入培养室前要进行消毒灭菌;⑦适温发菌,加强发菌期检查,发现链孢霉污染要用湿的方便袋或塑料编织袋拿出集中深埋或烧毁,污染链孢霉的周围用 500 倍多菌灵水溶液向空间喷雾消毒,培养室每天早晚各喷 500 倍多菌灵水溶液 1 次,不等大量形成孢子时再处理,以免孢子再次传播。

3 竞争性杂菌——根霉危害与防治

根霉属菌物界,真菌门,接合菌亚门,接合菌纲,毛霉目,毛霉科,根霉属,代表种为匍枝根霉,异名黑根霉。

3.1 危害症状:受根霉菌污染的培养基或培养料,无明显菌丝生长。只有平贴基物表面匍匐生长菌丝,后期 在基物表面 0.1~0.2厘米高处形成许多圆球形小颗粒体。初形成时灰白色或黄白色,成熟后转变为黑色,其明显特征是黑色颗粒状霉层,使料变黑。

3.2 发病条件:根霉在自然界中广泛分布,适应性强,孢子靠气流传播。30℃生长良好,不耐高温,37℃不能生长。根霉属好湿性真菌,当通风不良、空气相对湿度过高、培养料含水量过大则大量发生。

3.3 防治方法:①培养料要选用新鲜、干燥、无霉变的原料;②培养基含水量控制在 60%以内,接种箱接种时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70%以内;③培养室内要通风干燥,加强通风换气,降低空气相对湿度。

4 竞争性杂菌--毛霉危害与防治

毛霉属菌物界,真菌门,接合菌亚门,接合菌纲,毛霉目,毛霉科,毛霉属,常见种有大毛霉和微小毛霉。

4.1 危害症状:培养料被毛霉污染后,培养料上长出粗糙、疏松发达的营养菌丝,初期为白色,后变为灰色、棕色或黑色,条件适宜时,在一周内培养料内外布满毛霉菌菌丝,导致料袋变黑而不出耳。

4.2 发病条件:毛霉是一种好湿性真菌,生活在各种有机物质上,孢子成熟后随气流传播,温度较高和湿度较大毛霉生长迅速。培养料灭菌不彻底、接种室(箱)消毒灭菌不彻底、不按无菌操作规程接种、栽培袋棉塞受潮或培养室湿度大均可造成毛霉污染。

4.3 防治方法:①选用新鲜、干燥、无霉变的培养料;②严格检查菌种质量,防止菌种瓶(袋)棉塞受潮;③培养基含水量控制在60%以内,接种室(箱)接种时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 70%以内;④提高培养料的 pH 值,加强通风换气,降低空气相对湿度和温度。

5 竞争性杂菌——拟盘多毛孢菌危害与防治

5.1 危害症状:培养料被拟盘多毛孢菌侵染后,初期在培养料上形成白色、纤细的菌丝,10 天后菌丝生长浓密并略带浅黄色。20 天后如果有光线刺激开始形成细小的黑色颗粒,并分泌少量的黑褐色色素,小颗粒质地坚硬、粗糙,30 天后小颗粒布满整个菌袋,菌丝与小颗粒之间黑白分明。被侵染的菌袋不出耳或少出耳。

5.2 发病条件:拟盘多毛孢菌在自然界中为多种植物的病原菌,具有弱寄生性。主要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盘在病组织中越冬。分生孢子靠气流传播。生长最适宜温度为 28℃-32℃,最适pH 值为 5,孢子形成需要光线刺激。培养料木屑或玉米芯颗粒过大预湿时间短造成内干外湿、灭菌和接种场所之间脱节发生严重。

5.3 防治方法:①搞好环境卫生,减少病菌数量;②选用新鲜、干燥、无霉变的培养料,采用合理的培养料配方,提高培养料的pH;③切粉木屑提前预湿,培养基含水量在 58%以上;④装袋时防止扎袋,培养料灭菌要彻底,严格无菌操作规程;⑤加强培养管理,及时检查杂菌,并将污染菌袋及时深埋或集中烧毁。

6 竞争性杂菌——细菌危害与防治

污染黑木耳的细菌种类很多,以能形成芽孢的芽孢杆菌较常出现,其次是荧光假单孢杆菌和欧氏杆菌。

6.1 危害症状:母菌种感染细菌后,培养基表面呈潮湿状,有明显的菌落,并散发出臭味,黑木耳菌丝生长不良或不生长;栽培袋污染细菌后,黑木耳菌丝不生长,栽培袋底部有明显、乳白色、粘稠状细菌液,培养料变质发臭而腐烂。

6.2 发病条件:细菌种类多,来源广,繁殖快,且抗高温能力强。菌种本身带有细菌,特别是采用谷粒菌种发生细菌污染严重;培养料含水量偏高、培养料灭菌不彻底、不按无菌操作规程接种或培养温度高。

6.3 防治方法:①栽培袋灭菌要彻底,常压灭菌 100℃保持 8~10 小时;②培养基含水量在 60%以内,接种室接种时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 70%以内;③选用纯正菌种,不选用谷粒菌种;④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规程接种;⑤培养室内要通风干燥,加强通风换气,降低空气相对湿度。

7 病害——细菌性流耳危害与防治

7.1 危害症状:代料地栽黑木耳发生细菌性流耳比较普遍。发生细菌的栽培袋在耳片基部首先吸水,在高温条件下,细菌侵染耳片基部,造成耳片表皮破裂,耳片内部菌肉组织流出,严重的造成耳片脱落。

7.2 发生条件:细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分布,种类多,繁殖快,高温、高湿发生严重。当温度超过 28℃、空气相对湿度超过 80%,细菌生长迅速,并进行再侵染。

7.3 防治方法:①出耳场地喷洒农用链霉素,喷洒浓度 20~40mg/kg;②培养料中麦麸用量适中,培养基含水量控制在 60%以内;③不选用谷粒菌种,原种棉塞不得受潮,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规程接种;④降低空气相对湿度,接种室(箱)以及培养室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 70%以内;⑤划口后可以喷洒 EM 菌或菌王;⑥发生细菌性流耳要喷洒农用链霉素,并减少喷水次数和时间,中午不要喷水。

8 病害——青苔危害与防治

8.1 危害症状:由于划口和喷水造成,黑木耳出耳期间在菌袋内培养料表面生长青苔,随着黑木耳一起生长,发生逐渐加重,后期造成黑木耳停止生长而减产。

8.2 发生条件:青苔是水生藻类植物,色翠绿,细如丝,它生长在江河内或潮湿的地方。栽培黑木耳需要喷水,不管是喷井水还是河水,只要在栽培袋内有积水保证水分供应,并且有光线照射就会发生青苔。水分过多和光线过强是导致黑木耳栽培袋生长青苔的主要原因。

8.3 防治方法:①采用低压乙烯折角袋,而且装料要紧实;②不在栽培袋皱褶处划口,并且划 1 型口或 V 型口;③建造晒水池,对喷灌水进行处理;④药剂防治,可用 1500 倍的硫酸铜水溶液直接泼洒在栽培袋上。注意不用金属容器喷雾,在晴天上午未浇水时使用,使用后停水1天。

9 生理性病害——红根病的发生与预防

9.1 发生症状:黑木耳在耳芽形成初期,耳芽发黄或发红,在耳片伸展期,耳根发红,耳片发黄,最终导致耳根发红或发黄,耳片不黑,质量下降。

9.2 发生条件:黑木耳红根病是一种生理性病害,是在菌袋培养和出耳过程中,由于营养和环境条件不适宜造成的。第一是品种原因,有的品种颜色发黄,如长白山 7 号;第二是由于摆袋过密或连雨天光照不足,造成黑木耳不黑;第三栽培袋生产的过早,在保藏过程中受冻,造成黑木耳根发黄不黑;第四栽培袋生产过早,因菌时间长、下地过晚造成黑木耳不黑;第五在配方中加入玉米粉过多培养过程中温度过高,造成黑木耳不黑。

9.3 防治方法:黑木耳不黑是由于光线不足或由于栽培袋在贮藏过程中贮藏方法不当等因素造成的,因此,应采取措施防治黑木耳不黑。①选择质量好的品种,抗逆性强的品种;②在配方中适当添加玉米粉等高营养物质,尤其不要添加过多的玉米粉;③黑木耳栽培袋摆放不要过密,保证光线充足;④品种合理搭配,适时生产,不要长时间贮存;⑤黑木耳栽培袋在贮存过程中不要受冻,妥善保藏。

10 虫害——螨虫发生与防治

10.1 危害症状:危害原种和栽培袋,严重时能将菌丝体和幼嫩子实体吃光。大发生时培养架上可见一层层白色粉状物,并且传染木霉。螨虫繁殖快,食性杂,又与各种杂菌关系密切,一旦大发生便会造成毁灭性损失。

10.2 发生条件:螨虫多在污染的菌袋上发生,当培养室湿度低及老培养室发生严重。大量红棕色活动休眠体集聚在栽培袋上,可随风飘散或吸附在眼蕈蚊、粪蚊等虫体上扩散。

10.3 防治方法:①以预防为主,培养室搞好环境卫生,减少杂菌污染源,及时将废菌袋和菌种处理干净;②高温处理或药剂熏蒸,培养室应定期检查和熏蒸;③药剂防治:采用阿维菌素与敌敌畏或速灭威等药剂进行培养室喷雾消毒、熏蒸。

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长白山区食用菌地栽规范化栽培技术示范与推广,项目编号:20140412021XH

猜你喜欢
毛霉孢霉木霉
地顶孢霉培养物对产蛋鸡生产性能和鸡蛋品质及营养成分的影响
被孢霉对土壤养分有效性和秸秆降解的影响*
食用菌链孢霉的发生特点与防控对策
木霉分生孢子和厚垣孢子对黄瓜叶片抗氧化系统及枯萎病防效的影响
木霉和杀菌剂联用对橡胶榕白绢病菌的抑制作用
木霉及其代谢产物在果蔬保鲜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香菇生产中脉孢霉的发生规律与防控措施
毛霉40899和毛霉M/T混合发酵腐乳的研究
宜宾豆腐乳毛霉分离及应用
毛霉QS1对贵州油菜修复镉污染土壤的强化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