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榜样
----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钱素云主任

2017-02-13 07:44王荃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儿童医院儿科重症

· 名 师 ·

身边的榜样
----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钱素云主任

【编者按】 钱素云,女,主任医师,医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先后在美国Buffalo儿童医院、美国纽约Montefiore儿童医院和意大利罗马Bambino Gesu儿童医院进修学习。曾获中华医学科技奖、北京科学技术奖、宋庆龄儿科成果奖、首都劳动奖章、北京市卫计委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十大妇幼天使等荣誉。先后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与项目推广、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等项目资助。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SCI收录8篇,主编、副主编专著5部,参编10余部。主要研究方向为儿科重症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包括各种感染性疾病(如重症肺炎、脑炎、严重脓毒症、胃肠道感染、手足口病等),呼吸系统疾病及呼吸衰竭、中毒及意外伤害、休克的诊治及营养支持治疗等。

每天早晨刚七点,北京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PICU)办公区的走廊里就会飘起咖啡的馥郁香气,了解的人都知道,钱素云主任繁忙的一天开始了。很快您就能在病房里看见一位中等身材、留着弯曲短发、有着一双月牙般笑眼的中年女性在仔细地向夜班大夫询问夜间病房的情况,她温文尔雅如淙淙小溪,涓之细、行之轻,这就是北京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钱素云教授。若初次见面,你很难将眼前这个优雅温和的女人与重症医学这个高强度、高风险的专业联系在一起。可是当你有幸深入地了解她,看到她抢救病人时果敢而坚毅的眼神,听到她下医嘱时温和而简洁凝练的话语,感受过她帮助别人时不计个人得失的慷慨、扶持后辈时的全力以赴和毫无保留、面对名利时的淡泊和自律、为推动我国儿童重症医学发展的潜心钻研和孜孜不倦,你就会明白为什么在北京儿童医院乃至全国儿童重症医学领域内,只要一提起钱素云教授,大家的尊敬、赞美甚至崇拜之情就会溢于言表了。

每次一说到钱素云教授,我心里浮现的第一个字就是“水”。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孔子云:水有五德,有德、有义、有道、有勇、有法,君子遇水必观;水柔而有骨,信念执着追求不懈;滴水穿石,不是因其力量,而是因其坚韧不拔、锲而不舍;水不汲汲于富贵,不慽慽于贫贱,愈深邃愈安静,这正是钱素云教授的真实写照。

作为一名热爱本职工作的儿科医生,她常说:“医者,悬壶济世,救死扶伤,病人以生死相托,责任千钧,我们需要的是爱心、细心、责任心和耐心,细节决定成败”。儿童重症医学专业意味着高风险和高强度,孩子的病情瞬息万变,生死一线可能取决于我们一个小小的举动或决策,唯有努力工作、不懈怠、不放弃,才能不负重托。正是有这样朴实而坚定的信念和无尽的追求,钱素云教授用她高超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挽救了无数生命垂危的孩子,帮助他们打赢了一场又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提起“小颖”,即便已过去3年了,PICU的医护人员仍然记忆犹新。这是一个12岁的妙龄少女,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病夺走了原本属于花季的鲜活。在当地住院半个多月,病情日渐恶化,转到北京儿童医院时,身高165 cm的孩子体重只剩下35公斤,奄奄一息,只有大大的眼睛写满了生的欲望。双肺弥漫性囊泡样改变,病因不明,合并严重的结核、细菌、真菌感染和重度营养不良,身上插满了管子——气管插管、空肠喂养管、深静脉置管、胸腔闭式引流管等,最严重的时候全身上下有8根管子。所有见到这个孩子的人都会不由自主地摇摇头、叹口气,家长也黯然地为不可预知的将来做起了准备,每次和孩子母亲的谈话都沉重而伤心。可是钱主任不言放弃,她和年轻大夫一起熬更守夜,在小颖的床边观察孩子的细微变化,仔细研究影像学特点,调整呼吸机参数,上网查询相关资料、阅读文献。正是在钱主任的带领下,在大家的坚守和努力下,经过整整3个多月的积极治疗,小颖奇迹般地康复了,走出了PICU的大门。1年半后,小颖的母亲来到PICU并给钱主任带来了孩子的照片,一个如花似玉、笑盈盈的姑娘映入大家的眼帘,这就是当初那个差点儿被死神夺走的小颖,眼前这个充满青春气息的生命是如此的真实和美好。时间过去了很久,我们仍时时回忆起当时的一切,品味着钱主任带领我们实现的那份特有的职业成就感,并力争将这一份成就感伴随终身。

钱主任真切地爱着所有的孩子。还记得因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骨髓炎、败血症、脓毒性休克的小浩,家庭的贫寒让治疗难以继续下去,懂事的孩子除了偷偷地流泪,一句话也不说。孩子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每次和医生交流病情时总是满头大汗地说:“大夫,我们一定努力筹钱”。看着小浩和他的父母,大家的心都快碎了。钱主任看在眼里没有多说话,默默地帮助他们联系了救助基金,最终顺利地完成了孩子的治疗。1年后,小浩的父母带着已经能下地走路的孩子和家乡的小米、大枣,来到钱主任面前,啥也没说,只是双眼含泪、深深地鞠了3个躬。这一份对孩子的关爱,深深地感动着我们,影响着我们……

作为国家卫计委专家,钱主任还无数次临危受命,在第一时间奔赴灾区、疫区;2008年安徽阜阳的手足口病暴发、2009年的H1N1流感暴发、2010年的玉树地震及山西禽流感、2012年的雅安地震等,每一次都义无反顾、沐风栉雨。在她的办公室里,总有一只小箱子,里面放着简单的换洗衣物和洗漱用品以备不时之需。2008年3月下旬至4月,在这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安徽阜阳10多名儿童病因不明而死亡;4月的一个周日,钱主任突然接到卫生部通知,要求1小时后到机场飞往阜阳指导疫情的诊治工作。放下电话,她立即奔赴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传染病医院)查看病人,经过努力,最终明确病因为EV71病毒引起的重症手足口病。钱主任带领大家快速制订出诊疗方案,帮助当地培训医务人员并组建了PICU,为后期降低重症手足口病的病死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还记得在玉树抗震救灾时,由于高原反应,钱主任头痛剧烈,经常需要服用止痛药,晚上必须靠药物才能入睡;可返回科里后,她一天也没休息,精力充沛地直接投入到接下来的工作中。每每看到她疲惫又憔悴的样子,我们都很心疼,劝她回家休息时,她总会带着笑容淡淡地说,先看看重患吧,你们在家也很辛苦。

作为博士研究生导师,治学严谨、为人师表是她的宗旨。她常对我们说:业精于勤,行成于思。20多年前,钱主任就开始钻研儿童经颅多普勒(TCD)检查,这一领域当时在国内儿科还是空白。为了动态观察深昏迷患儿的TCD变化,几乎每2~4小时就要监测一次。为此,钱主任的作息时间要由患儿的病情决定,甚至有时要住在病房,整夜守候在病床前,以获取最及时准确的资料;她请同事们无论多晚,只要有相关病人入院,就马上通知她来院检查。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数年的努力,共完成了100余例深昏迷患儿脑血流变化的动态监测,在国内首次证实TCD监测有助于评估昏迷患儿预后并指导治疗。此后,她先后获得了北京市卫生局科技进步一等奖、北京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宋庆龄基金儿科成果奖、北京儿童医院诸福棠/吴瑞萍儿科奖励基金中青年医学成就一等奖等;她主持了北京市科技新星项目、北京市优秀人才项目、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联合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钱主任师从我国儿科重症医学奠基人樊寻梅教授,她常给我们讲述樊教授对自己的培育和扶持。因此,她对待学生也如同春雨般润物细无声,以身作则,潜移默化;她一直牢记樊教授所说的育人要育德,医生更应该重视道德层面的培养和修炼,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低调的她拒绝了很多荣誉,她常告诫学生们要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名利只是锦上添花,切莫苦心钻营。医院每次评选先进,她总说让年轻人上吧,这样能给他们更大的工作动力。从她身上,我们深深体会到了什么是大医精诚,安神定志,无欲无求。正是由于钱主任的突出贡献,她不负众望获得“首都劳动奖章”、“北京市卫计委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十大妇幼天使”、 央广健康“金牌好医生” 、“百度健康风云榜优秀专家奖”等荣誉,这的确是实至名归。

作为我国儿童重症医学的领军人,她是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急救学组组长、中华急诊学会儿科学组副组长,她一直用柔弱的肩膀引领并承担着我国儿童重症医学事业的发展。在钱教授的提议和主持下,先后制定了《脑死亡判定标准与技术规范(儿童质控版)》《儿童重症监护治疗病房镇痛和镇静治疗专家共识(2013版) 》等。这些指南和专家共识的制订和推广应用,对我国儿童重症医学同国际的接轨和规范化发展十分重要。

常有人问我们:工作这么累,压力这么大,怎么能够一直微笑着坚持下来?我们的回答简单却一致:我们爱孩子并热爱这个事业,我们醉心于职业带给自己的成就感;更重要的是我们迷恋于钱主任为我们悉心营造的团队和强大的凝聚力;她的人格魅力犹如磁石,吸引着我们,她的大慈恻隐之心,让我们懂得了勿避险希、昼夜、寒暑、饥渴、疲劳,而一心赴救!

(北京儿童医院 王 荃 供稿)

编辑 陈瑞芳

时间:2017-01-17 23∶54

http://www.cnki.net/kcms/detail/11.3662.R.20170117.2354.046.html

10.3969/j.issn.1006-7795.2017.01.027]

猜你喜欢
儿童医院儿科重症
上海此轮疫情为何重症少
妙手仁心 洞察细微——访北京儿童医院超声科名誉主任贾立群
儿科常见病,贴敷更有效
舌重症多形性红斑1例报道
圆梦儿科大联合
北京儿童医院“全预约”能否见效?
湖南省儿童医院青年科技协会成立
儿科医联体的共赢思路
北京儿童医院“全预约”能否见效?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