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心“让学” 静待花开
——兼谈对“让学习真正发生”的理解

2017-02-15 16:20黄海忠
名师在线 2017年20期
关键词:列式魔方因数

黄海忠

(江苏省盐城市第一小学教育集团,江苏盐城 224000)

引言

长期以来,我们的课堂教学都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虽然一再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但学生学习状态的改变并未真正发生,被动地接受成了主要的学习状态。“让学引思”这一课题的提出,正是为了改变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即解决大部分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改变大部分学生的学习状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从而切实提高学习效率。什么是“让学”?“让学”就是让学生亲身经历学习过程,在时间和空间上保证学习活动正常展开和学习行为真实发生。

一、让出时间——提升数学的基本素养

学生对新知的理解需要时间。如果没有时间的保证,学生的学习那是“走过场”,是为了配合老师走完教学流程。在课堂上,我们只有让时间分配(教师所占用时间和学生所占用时间的比重)像倾斜的天平一样倒向学生,“学”才会有真实的意义[1]。

案例1:方程的运用。例1:花园小学有一块长方形的试验田,长40米,面积960平方米,试验田的宽是多少米?(用方程解)学生的列式有以下几种:解:设实验田的宽为x米。①40x=960;②960÷40=x;③960÷x=40。从学生的列式中可以看出,初学用方程解决问题时,许多学生对方程的意义还没有理解,如列式②;部分学生还不习惯把未知数当成已知数运用,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列出方程,而习惯于长期惯用的算术方法,给它加上方程的外套,如列式③,甚至有一大部分学生认为,用方程解太啰唆,还不如直接用算术方法960÷40来得快。

例2:青云小学十月份用水440立方米,比九月份节约20%。九月份用水多少立方米?教材中介绍了画图分析数量关系后用方程解答的方法,但在实际教学中大部分老师也不选用方程,而是直接告诉学生,当“单位1”未知时,用除法,此题可列式为440÷(1-20%)。上述师生的做法,仅仅局限于用“繁与简、快与慢”选用解题方法,目的旨在用最快的时间答对题目,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首先是教师本身忽视方程思想的渗透,忽视方程在学生学习过程中重要作用,眼光仅局限于小学阶段,而没有考虑到学生以后解决数学问题大多会用到方程的情况。

那么,在实际教学中具体该如何去做呢?笔者认为,渗透方程思想,提高运用意识,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多给学生时间,在五年级初学时,要消除学生“嫌繁”的错误认识,通过算术方法与方程的比较,肯定学生已经学会“把未知量转化为已知量,通过等量关系列出方程”的本领,让学生获得一种成就感,正确认识方程的意义,从而“让学习真正发生”。

二、关注过程——培养数学的交流能力

任何学习都需要过程。保证学习过程不单单是时间的延长,更是心情的愉悦和形式的创新。心理学家认为:情绪是会传染的。教师如果一进教室就皱眉、瞪眼,甚至发火批评学生,这样的课堂即使组织得再精心,预设得再充分,也是没有生成的、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因此,教师应以灿烂的笑容和阳光般的心情走进课堂,用饱满的激情和抑扬顿挫的话语感染学生[2]。这样,教师的一举手,一投足,将充满无限的魅力,从而让学生积极愉快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案例2:拆碎的魔方。在一次跳蚤市场活动中,班上的曾同学带去的魔方,不但没有交易成功,而且被同桌拆成一瓣一瓣的,为了缓解矛盾,作为数学教师的我灵机一动,这是多好的数学实践机会呀,于是我采取了冷处理,让他们把碎片保管好,午间进行修复活动。

后来曾同学在日记中写道:…于是我们拿起碎片,看看是否能修复,我随手拿起其中的几个试着拼起来,嘿,果然,经过尝试我们拼出了两种不同形状的小部件,仔细一看,由三种不同颜色拼成的小部件共8个,两种不同颜色拼成的小部件共12个。接着,我们又开始将20个小部件拼在魔方支架上,在拼的过程中我们还发现由3种不同颜色小正方形组成的部件都是放在魔方支架的8个角上,而由2种不同颜色小正方形组成的小部件分别放在魔方的12条棱中间,这不禁让我想起刚刚学过的《长方体和正方体》单元中遇到过的一道题:把一个六面都涂上颜色的正方体木块,切成27块大小相同的小正方体。问:(1)三面涂色的小正方体有多少块?(2)两面涂色的小正方体有多少块?(3)一面涂色的有多少块?在拼合的过程中,我们对这道题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经过一番努力,魔方终于恢复原样,完好如初。

我在教育中的等待,既解决了同学间的纠纷,又为他们提供了一次合作进行数学实践的机会,更加难能可贵的是在拼合的过程中学生通过交流还发现了魔方与所学知识间的联系。拼好魔方后,孩子们在休息之余,似乎都若有所思,依然还沉浸在刚才的实践中,这种“让学”,何乐而不为呢?

三、优化环境——拓展儿童数学学习的空间

“让学习真正发生”我们需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与自然环境相比较,人文环境显得更为重要。人文环境主要指老师通过自身魅力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正所谓“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一个有魅力的教师要有善心、善意,要能宽容、体贴学生,真正做到与学生平起平坐。如此,学生才不会怯场、心虚,课堂交流时才不会缩手缩脚,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自然也就有了。

案例3:倍数和因数。在教学《倍数和因数》一课的结尾处,我向学生介绍了“360度的优点”。360的因数比400的因数多9个。一圆周角定为360度,当我们需要计算一圆周角的几分之一时,可以在23种情况下得到整度数。而如果把一圆周角定为400度,那么只有在14种等分情况下才能得到整度数。相比之下,当然360度要方便多了。

课堂没有因此而结束,我又趁机追问,你们知道在你们的学号数中谁的学号数的因数个数最多吗?(学生摇头)师:(故意留白)想要研究这个问题,你有什么好办法?生1:可以把每个同学的学号数中含有的因数都写出来,再找一找。生2:可以全班合作,每人找到自己学号数含有的因数个数,再比一比。师:大家想的方法都不错,老师这儿给每个同学都准备了一张研究卡,(卡片的内容是列出1—57各数的因数)课后你们可以自己独立研究,也可以与同学合作研究,下节课我们再一起来交流结果,好吗?下课。(一下课,有些同学就围在一起研究,也有部分同学在独立完成研究卡。)

其实,对于学生来讲他们还有很多的课余时间,在这些时间内又有多少孩子用来思考数学呢?要真正激发孩子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课堂和课下就都是学生学习的时间,学生有了自主性,才有了独立思考的时间,从而让数学思考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

结语

“让学”是根植于教师内心的一种教学理念,是一种教学态度,体现的是教师对学生的信任与热爱。因此,要想“让学习真正发生”,我们教师必须“修炼”智慧与耐心、气度与爱心,只有这样,“让学习真正发生”才不是一句口号,才不是“水中花,镜中月”。

[1] 吴丽娜.如何上好小学数学复习课[J].当代教研论丛,2015,(09):64-65.

[2] 张平.数学课堂“预习交流——探索延伸”教学策略[J].新教育,2014,(16):20-21.

猜你喜欢
列式魔方因数
魔方廖
因数是11的巧算
“积”和“因数”的关系
因数和倍数的多种关系
积的变化规律
成语魔方
楼房魔方
准确审题正确列式精确验证
每筐多装多少
小魔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