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用情境教学激活高中数学教学课堂

2017-02-15 18:14林秀丽
知音励志·社科版 2016年10期
关键词:教学课堂情境教学高中数学

在高中数学课堂中运用情境教学能够让学生有着一定的代入感,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还能够让他们在教育者所拟定的环境中对相应的数学问题加以分析处理,其一,能够增加学生数学要点的储备;其二,还可以让学生通过自身的思考提升他们的思维水平。本文对高中数学课堂中采用设定情境这一教学方法的重要作用以及将其应用于实践的具体方案加以充分说明。

【关键词】情境教学;高中数学;教学课堂

毫无疑问,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高中阶段学习数学的过程颇为困难,不仅需要学生对相应的数学知识详加掌握,还必须加以灵活的运用。与此同时,大多数学生还反映了高中数学的学习过程过于枯燥,大多数学生对其都没有较大的兴趣,从而情境教学应运而生。

1 情境教学对于高中数学教学的作用

情境教学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兴趣。就我国曾经的数学教学模式而言,通常采用老师讲授、学生被动接收,然而这一模式通常会让学生感觉乏味,进而失去对于数学深入研究的兴趣。情境教学能够通过设定与学生有一定联系的情境,进而让学生自主开展对相应问题、知识点的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就我国新课改的大环境而言,高中阶段学生的数学思维变得越来越重要,在这一阶段的实践教学过程中,不得不关注他们数学思维的提升。而在实际的授课过程中,教育人员能够借助建立相应情境的方式给出他们需要解决的问题,进一步促使学生对问题加以分析,让他们自主的对某一情境或是某一关键点加以思考,促进学生对于各类高中数学知识点的掌控,最终达到完善他们数学知识体系的目的。

2 情境教学在实践过程中的具体应用措施

2.1 理论融合实际,激发学习兴趣

根据新课改要求能够得出,数学施教方式必须要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教学人员必须对高中生所感兴趣的事物加以研究,进而为他们设立符合他们实际需求的课堂情境。通过创设合理的课堂情境,进而使得高中生能够充分了解到数学在现实之中的应用,讓他们能够借助自身所学对现实中的具体情况加以处理,让他们能够对数学的具体作用加以认知,同时在处理好相应问题后获得一定的成就感,最终达到提升他们学习兴趣的目的。

案例1:在04年马刺对火箭的篮球比拼中,麦迪在赛程最后35秒内获得了13分,在最后的两秒中以一个3分的绝杀结束了比赛,火箭最终以一分的优势取得了最终胜利的案例,进而向学生提出如果麦迪在最后两秒投球一定得分么?如果姚明来投能够进球么?两者之中谁进球的几率最大?

根据相关调查显示,几乎所有高中生都对篮球有着一定的关注,而设定这一问题可以说能够直接引发他们求解的积极性。显然,学生都能够得出不管是谁来投进都有可能不进这一答案,而在对两者进行对比的过程中必须要对两者曾经的进球率加以比较。就这一案例而言,首先通过设定篮球比赛情境来引发学生的兴趣,进而让学生对于相应随机事件概率问题加以思考,其一,能够提升高中生对课堂教学中数学要点的关注;其二,也能够为后续课程做好一定的铺垫。

2.2 借助演示与教材相关的实验设定教学情境,加强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掌握

数学实验其首要目标是为了对某个数学猜想加以研究,进而处理好相应的数学问题,通过与之相关的研究方法进一步提高数学思维的活跃性,能够在预定条件下以较高的效率处理好对应的数学问题。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够合理的设置实验,就能够让学生学会借助数学实验求解数学问题,提高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还能够让他们在对相应的数学问题加以求解的同时巩固学生的数学知识体系。

案例2:在研究函数y=Asin(ωx+ψ)的图象这一过程中,可以先借助相应的Flash软件对该函数的图像加以模拟,可以与物理中简谐振动的相应知识点加以串联,进而将x设定为时间、y设定为位移完成实验探析引入新课。再小组为单位,学生动手实验,在事先猜想的基础上可分别将A,ω,ψ设定为具体数值,例如:

1、2、;1、2、;0、±等对图形加以确定,进而让学生通过自身分析和小组合作寻找出上述图形之间的关系,同时对频率、振幅、相位差等数学量加以分析,最终让学生能够对该类函数的图形与转换规律加以详细认知。

通过实验将教学的内容向学生加以展示,并利用机房让学生亲自参与其中,能够将枯燥无味的推理过程演变为印象深刻的实例探究,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充分感受到数学学习过程中的趣味,一改往日数学给他们枯燥刻板的印象,进一步加强对于所讲解知识点的掌握。

2.3 通过高中生对问题情境的分析,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就高中阶段的数学教育而言,必须要拓展学生思维的宽度与广度,相应的,教育工作人员必须根据课堂现状设定符合当下情境的问题,进一步加强他们对于问题的分析探究,培养他们看待数学问题的深度。

在对选举结果进行预测的过程中,选择了电话本以及车辆登记信息上的名单对许多美国人进行了调查,因为在当时,新时代的沟通工具还没有普及,比如说电话和汽车,试根据上述条件探析调查结果与实际情况严重不符的缘由是什么?

在提出这一问题之后,激发学生对于求解该问题的兴趣,进一步引入随机抽样的限定条件。显然,拥有投票权的是美国的全体民众,而在调查的结果却只是代表了富人的观点,因此抽样调查的结果不具有代表性,所以预测的选举情况与实际选举结果存在着较大的偏差。进一步可以引入抽样调查必须具有随机性这一前提条件,能够启迪他们的思维,可以让他们通过自己的思索得出抽样调查的限定条件,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加深学生的印象。

2.4 借助现今趋于成熟的多媒体技术,提升学生兴趣与空间想象能力

目前,国内科学水平已然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多媒体已然在现今的教育实践中发挥出了其自身的优势,取得了较为良好的成效。它能够将声音、文字、图片、数据等信息有机的整合在一起,让教学的内容更加生动具体,进一步提高学生对于各类知识要点的了解程度。将这一技术与实际教学过程相结合,一方面能够将平面的图形等变得立体,便于学生的理解,进而提升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另一方面还能够让学生学会自主的对数学知识点加以总结,进一步达到完善自身体系的目的。

案例4:如图,在△ABC中,AB=BC=2,∠ABC=120°.若平面ABC外的点P和线段AC上的点D,满足PD=DA,PB=BA,则四面体PBCD的体积的最大值是多少?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在计算体积最大值时如何进行转化问题的转化,以及数学问题分类讨论。这里可先结合几何画板的直观性发现△ABD,△PBD全等,可以理解为△PBD是由△ABD绕着BD旋转得到,可以得出,对于每段固定的AD,底面积BCD为定值,要使得体积最大,△PBD必垂直平面ABC,此时高最大,体积也最大。因线段AD长是关键,可设成t,并以t为自变量继续表达点P到BD的距离和△BCD的面积,四面体PBCD的体积,这样图形的特征通过几何画板成功转化成代数的运算,难度明显降低,有效打開了解题思路。

在这一案例的分析过程中,通过对多媒体技术的合理运用,能够将该不规则几何体的各面向学生展示,还能够以建模的方式将其进一步分解,使得需要求解的部分从中独立出来,提高学生对于该类立体几何问题的分析能力。通过问题的解决,极大激发了学生对于几何类习题的兴趣,进而能够让学生对相应的数学知识加以灵活运用。

3 结束语

根据相应的教育实践不难得出,在中学阶段的数学教育过程中,培养高中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就必须创设合理的课堂情境,提高施教水平,加强学生对于各类知识点的掌握。在我国现今新课程的大环境之下,必须要注重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让高中生能够对知识框架中的各类要点加以灵活运用。而情境教学这一模式则能够在满足上述要求的情况下,进一步提高高中生的数学学习效果,因此这一教学模式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熊庆树.高中数学教学中翻转课堂交互行为教学模式的实践运用分析[J].高考,2016(09).

[2]肖杉,章海莲.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情境教学的研究[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9(10).

[3]张杰夫.“讲数学语言的生物”与数学教育计算机给数学教育带来的革命[J].电化教育研究,1994(01).

作者简介

林秀丽(1973-),女,福建省宁德地区人。大学本科学历。福建省漳州闽南师范大学数学专业。

作者单位

福建省福鼎六中 福建省福鼎市 355200

猜你喜欢
教学课堂情境教学高中数学
浅析如何使小学数学课堂充满活力和兴趣
关于提高数学教学课堂有效性的思考
浅析情境教学法在中职会计课堂中的应用价值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英语情境教学中的问题探析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用课堂留白创新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