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设计:创新思路 优化课堂

2017-02-18 04:11
中学政史地 2017年26期
关键词:历史教学学生

冯 今 罗文宾

主题设计:创新思路 优化课堂

●江西省赣州市第一中学

冯今罗文宾

历史学科本身所蕴含的思想性和帮助学生构建思想、完善人格的职责,赋予历史教学应该体现以思想感悟为主体的教学“主题”的使命,中学历史教学的学科特征和教学要求,决定了构建以“主题”为中心的历史课堂教学的特殊意义。

一、确立教学立意,明确教学主题

1.教学主题确立要体现课标要求。

教学主题的确定必须基于课程标准,而不能超越甚至是脱离课程标准。如必修3专题七第二节《追寻生命的起源》一课,高中历史课标和《历史学科教学指导意见》的要求是,简述进化论的主要观点,概括科学与宗教在人类起源问题上产生分歧的根源。所以,教师可以将教学主题确定为“真理的追寻”。

2.教学主题确立要依托教材内容。

教学实践证明,教学主题的设计不但要有意义,而且要有一定包容度,即能够尽量多地涵盖所教学的内容。教师可以从历史教材入手,理解整合历史教材内容,挖掘史料内容的思想性,提炼与教学材料相匹配的教学主题。组织好相关历史知识,对教材进行二度开发。

历史学科的特色,即任何史论的产生都要基于史料佐证和充分论证的基础之上,通过历史规律性的认识,指导人们正确认识现实,推动社会的持续协调发展。这就需要教师在确定历史教学主题时要兼顾历史性和现实性,既要体现论从史出的历史原则,也要体现史观对现实发展的指导意义,让历史和现实通过教学主题联系起来。可以是思想主题、知识主题、文化主题,也可以是与学生精神世界、现实生活等有关的触发点、共振点、兴奋点等。

二、组织好相关历史知识,围绕主题实施教学

1.明确主题,以之为据,对知识加以梳理,进行重组和优化,达成基本框架。应注意要以能否为主题服务为标准来寻找和选择知识内容,敢于取舍大胆优化,适当适量地放弃“细枝末叶”,保证史实内容全面围绕主题不动摇。

2.以主题问题教学引领历史教学,围绕历史知识构建起中心网络,通过不同角度、层次设问,引导学生迁移运用历史知识,发现、思考、解决问题。中心问题要求逻辑性强、层次感明显、延伸性突出。

三、推进对历史的更深层理解,升华主题强化巩固

通过教学实践,学生对知识的整体认识有了新的突破,也能够很好地掌握和理解历史事实了,下一步的目标是使学生学会抓住历史发展的规律脉络,将所学历史上升到更高的理性层次,理解历史的本质,获得带有普遍性的结论和内在理论性的知识。

高中历史必修3专题三第二课《新文化运动》属于文化发展历程的“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这一单元中的第二部分,它上承“顺乎世界之潮流”,下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从近代思想解放的角度看,它是旧思想的发展、新思想的肇始: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先进的中国人从师夷长技、君主立宪、实业救国与民主共和,发展到了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民主科学;随着俄国十月革命的发生,在新文化运动的后期,更加进步的社会主义思想成为改造中国的思想武器。同时从近代民族独立的角度看,它是旧革命的总结、新革命的曙光:它对旧民主主义革命失败的深刻反思,带来了对封建旧文化的彻底批判,并做好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思想准备。

通过开展读历史教材活动,围绕主题——重大历史事件,综合已学的相关内容,优化重组。根据教学要求不定期制订导学案,灵活运用,激发学生梳理知识的热情,培养学生的概况归纳能力,增强对历史的更全面、更客观的理解。

四、注意采取不同的方法、多种途径调动学生的自主意识

高中历史必修3专题八第四课《与时俱进的文学艺术》中,第三目的“风靡全球的摇滚乐”和第四目的“年轻的艺术”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分别介绍同时期的音乐和影视。

课外探究是实现主题自主拓展目标的有效途径。合理的教学主题定位,对于一节历史课而言,决定了教学目标设置的方向性、教学程序设计的主次性、教学材料选择的取舍性、教学功效评估的侧重性。教学主题搭建起的桥梁,有利于充分发挥各环节的作用,突破教学中的关键知识,形成核心,层层递进延展。在主题的统领下,进一步揭示知识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形成有序有理有层次的系统,更有助于学生在深入理解知识的基础上提高概括、归纳、分析、比较、评价、说明、论证等历史学科的基本能力。另外,又获得了处理知识、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有了更多的思考机会,更具有现实意义。在共同参与的学习活动过程中学生的知识、技能、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谐地最大化地发展,真正实现高效课堂效果佳、效率高、效益优。

猜你喜欢
历史教学学生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赶不走的学生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学生写话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