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塑造班级文化的三张『名片』

2017-02-18 09:47钟杰
新班主任 2017年2期
关键词:班规名片愿景

□钟杰

如何塑造班级文化的三张『名片』

□钟杰

有人说,三流的班主任靠情感治班,二流的班主任靠制度治班,一流的班主任靠文化治班。不管是情感,还是制度,抑或是文化,只要能把班级治理得井井有条,能使班级健康发展,就是可行的,就是好办法。不过,就我个人来说,我更倾向于用文化治班。我以为,一个班级如果没有属于自己的文化,内部就会缺乏凝聚力,这个班级也就会缺血且无魂。所以,班主任在做好班级常规管理之后,一定要着力建设属于自己班级的文化,并将其塑造成属于自己班级的、富有特色和个性的“文化名片”。

那么,如何塑造这样的文化名片呢?

先要明确,“文化”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是一种意识形态,所以很难给它下一个严格、准确的定义。不过,我们可以从表象、行为、思想三个层面来切入,也就是从我们常说的物质、制度、精神三个方面来塑造班级文化的三张名片。

第一张名片物质文化的建设

表象层面的文化,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物质文化,是班级文化中最为浅层的文化,也是每个班主任驾轻就熟、校领导最喜欢用来衡量一个班级是否有文化的标准。贴在墙面上的东西,虽然不能说话,但对孩子有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能够熏陶孩子的心灵。因此,布置教室,美化教室,把自己的教室装点成一个雅致且充满温馨的教室,是班主任的一项基本功。

墙面文化,可以模仿、复制,除了创新,不涉及太多的班主任专业知识,对班主任来说,不是难事。因此,希望每个班主任都重视这项物质文化的建设。因为没有物质文化建设,后面要进行层次更高的文化建设,就好比是在沙滩上修城堡了。

第二张名片制度文化的建设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不相信那种不要任何班规制度,就可以让孩子们自然习得一个合格的现代公民所具备的素质的做法。就算没有明确的班规,那也一定有隐形的道德约束或者充满正能量的舆论压力在起作用。

班主任要大大方方地与孩子们一起挖掘班级存在的问题,然后直面问题,商量对策,与他们一起制定能促进他们成长的班规或者公约。

在这里要特别提醒一下我们的老师:规则应该是严肃的,甚至严厉的,同时也应该是柔性的、人文的,而不是充满暴力和控制性的。班规既要教孩子们怎么做,也要告诉他们哪些不可以做。班规出台之后,还要配以相应的奖惩措施。比如,我们的“一心走路班”班规,不仅告诉孩子们怎么做,也告诉了他们哪些不能做,最重要的是,每条班规都有制定的理由。这些班规渗透着“人文、柔性、严肃”的内涵,所以孩子们在执行的时候毫无异议,还得到了家长的支持。

附《“一心走路班”做人要则》

1.同学之间、师生之间不得互相埋怨、指责,如对方有错或者失误,必须友善地进行鼓励或者安慰。(理由:埋怨只会增加双方的厌恶感,导致人际关系恶劣,而且于事无补。)

2.所有的正式活动都要穿戴整齐,符合学生身份。(理由:凸显班级风貌,体现班级精神,提升班级凝聚力。)

3.用餐时不可高声喧哗,用餐完毕必须收拾自己的食物残渣。(理由: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4.遇到大人或长辈,要主动称呼。大人问你话时,你一定要清楚回答:是,不是;好,不好;有,没有;或者,我不知道。不可以光点点头或摇摇头,也不可以含糊答“哦”或“嗯”。(理由:从小养成待人有礼貌的习惯,长大之后受用无穷。)

……

班规出台了,如果没有配套的奖惩措施,推行的时候效果必定不佳。因此,班主任还要与孩子一起制定令大家都能接受的奖惩措施,这个难度不大,具体怎么操作,前文已有叙述。

第三张名片精神文化的建设

班名。一个班,只用一个数字表示,没有感情,没有温度,也没有凝聚力。所以,从精神层面来讲,班主任要和孩子们一起为自己的班取一个充满正能量的名字。这样的名字,既有温度,也有力量,最主要的是,这个名字可以把孩子们凝聚在一起。我带过的班,有“奋进班”“意搏班”“乐美家族”“涅槃班”“一心走路班”……孩子们都很喜欢自己的班名,即使毕业了,也不是用数字来称呼自己的班级,而是自豪地将自己的班名挂在嘴上。

班章。每个国家单位都有一个鲜红的印章,显示正式、正规。我的班级,也有一枚鲜红的章。比如,制定制度时,发布消息时,都要让掌印大使盖一个章,表示这件事非常正规,也非常郑重,红章一盖,文件生效。

刻章简单、易行,就看班主任是否有心,是否愿意去做。不过,我要特别说一下,孩子们特别喜欢,也特别在意这枚班章。

班徽。如果一个班没有自己的标志,没有自己的核心价值,那么这个班的文化也缺乏凝聚力。所以,班主任在塑造精神文化的时候,要引导孩子设计班徽。班徽的寓意就相当于班级的愿景。班徽的设计不是由老师来完成,而是由老师指导学生来完成,并且不是一两天就能完成的,毕竟这里面要融进班主任的带班理念,也要糅进班级的发展理念。

班花。班花彰显的是一种精神内涵。比如,我们“一心走路班”的班花是莲花。为什么要用莲花呢?因为我们班级的核心文化之一是“莲文化”。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朵花作为我们的班花,随时都在告诉孩子们要“远离诱惑,做一个高洁的人”。

班歌。班歌唱响,激情昂扬,孩子们的自豪感、荣誉感、积极心、正能量就借助歌声渗透到心田了。创作班歌并不难,如果孩子们可以自己填词、谱曲,那当然好。如果能请到音乐家给谱曲,那就更好。如果这些都做不到,也没关系,可以选一首积极上进、适合自己班风的歌曲,借用曲子,让孩子们重新填词,一样可以唱得有滋有味。比如,我现在的班级,孩子们根据《红蜻蜓》的曲,创作了一首班歌,再请音乐老师修改,然后学唱,唱好之后创作音乐剧。孩子们在音乐课上学得可来劲儿了。

接下来,还有班训、班级口号、班级格言、班级标语,都需创作且落实到行动上。我相信,假以时日,这样的班级一定是一个有文化、有品位的班级。孩子们在这样的班级里,能找到归属感、安全感、依恋感。

以上这些精神层面的文化,还算是低层次的,但是这个低层次的必须做。

一旦低层次精神文化变为孩子们的行动,接下来就要塑造高层次的精神文化了。

形成班级的核心价值观。要形成班级核心价值观,先要在孩子们的心田种下正确价值观的种子。我承认当下社会价值观多元化,只要是不伤人、不害己、不违反国家法律的价值观,都能得到认可。但是,作为教师,有责任,也有义务将积极的、充满正能量的主流价值观植入孩子的心田,比如阳光、善良、热情、承担、勇敢等等。一旦孩子们形成了正确的价值观,班主任就要着力打造核心价值观了。当下不论是学校,还是社会,都存在严重的“知而不行”的问题,尤其是学校,“知而不行”已成为德育工作的瓶颈。

所以,我教给孩子们“知行合一”的价值观。

打造班级愿景。愿景是人们为之奋斗且希望达到的前景,是一种意愿的表达。愿景包括未来目标、使命及核心价值观,是最终希望实现的前景。

对于一个人来说,愿景就是个人所向往的意象或景象;对于一个组织来说,愿景必须是共同的。共同的愿景就是组织成员所向往的意象或景象。

最后,我还想说一句,塑造班级文化的三张名片,并非是要向别人证明什么,而是为了帮助孩子们搭建精神家园,帮助他们进行精神成长,这也是班主任的专业核心所在。

(文章源自源创图书《这样做班主任才高效》,钟杰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9月出版)

猜你喜欢
班规名片愿景
如何有效地落实班规?
包包,也可以是你的名片
我家的环保名片
My New Year Wishes
友谊的硕果,美好的愿景
共绘中国与东盟合作愿景
如何进行班规的制订和实施
班规要科学合理
不会丢的创意名片
生动鲜活的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