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媒介下的低段小学生线条表达的研究

2017-02-18 11:59陈柯倩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第一小学
少儿美术 2017年6期
关键词:网络媒介博客线条

■文/陈柯倩 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第一小学

在儿童美术活动中,线条是最简便、最直接的用于表现形象的绘画手段,是小学低年级学生最喜欢也最常用的一种美术语言。根据儿童的认知特征和线条表达经验,利用网络媒介的优势进行线条教学无疑是最有效的方式。在网络环境影响下,我们应如何建构课堂教学,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线条表达?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认为可借助网络媒介,运用合理的教学模式,采取有效的教学活动及评价活动等具体的教学对策优化美术课堂教学。

(一)聚焦美术课堂 提高有效教学

在网络技术和网络资源的支持下,教师利用QQ群和博客为学生搭建了一个多元化家校共建的交流平台。本课题采用行动研究法,分三阶段实施:

第一阶段:以课题方案为指导,帮助学生和家长熟悉网络环境和网络资源的筛选与获取;教师开展学科网络资源库的建设,探索网络教学模式。

第二阶段:建立班级教学网络,开设班级QQ讨论群,召开家长座谈会收集反馈信息。

第三阶段:班级博客上展示相关学习内容,确定相应的评价量规。

(二)结合网络资源 丰富学习内容

在开展线描画教学时,努力挖掘校本资源和地方资源,让学生有一个“对线条的描摹学习——对线条感受的表达——对线条的运用表达”完整的进阶学习。

1.创设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线条表达能力

教师创设与美术学习活动相关的网络学习情境,学生在充满“诱惑”的氛围中,积极主动地投入美术活动,自然产生审美快乐。如结合教材开展《纸碟》和《花瓶》的专题课学习,在授课前一周,教师通过网络告知学生即将学习的内容,并在博客中加入教学演示课件,图片里渗透中国瓷器文化与剪纸艺术内容,部分学生可以提前动手设计花瓶外形。课后学生作品在博客呈现出来,学生和家长都在网络上欣赏和参与讨论作品,学生在得到老师肯定的同时也得到了家长的支持和表扬,学习的热情愈发高涨。通过网络媒介,教师因势利导,设置了一些开放性更强的课程。如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线条,先让学生用线条描绘生活中的不同声音,如雨声和噪音等,继而在欣赏名家作品中感悟线条的音乐感、韵律感,并尝试以线条表现自己对不同音乐的感觉。这些结合网络开展的美术教学,通过网络提供了非常丰富的图片、声音和语言等交互界面及其交互操作,便于创造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能对学生产生多种感官的刺激,从而极大地提高学习效果,充分体现了网络教学的优势。

2.尝试多种材料,学生体验线条表达乐趣

材料本身就是一种独特的绘画语言,当各种新材料和新技法在孩子们面前呈现和使用时,孩子们对线条表达有了新的审美。如,在多种卡纸、刮蜡纸上进行线描画,让学生尝试用水粉和水墨等工具,初步感受不同工具所能表达的不同质感的线条。在上《独具特色的脸谱》一课时,教师让学生用更为立体的纸浆材料制作面具,学生在借助网络了解中国脸谱文化的基础上,设计独具个性的脸谱,从学生作品中发现,学生对线条的运用不仅多变,而且对线条的运用更为大胆与创新,已经有了对画面美的组织能力。从网络上呈现出来的一张张作品中,我们看到每个学生心中有了属于自己的表达不同质感的线条。

3.挖掘生活资源,激发学生线条表达兴趣

教师不应把掌握专业的绘画技能与技法作为儿童学习的目的和内容,要努力让学生自己去了解周围的事物,多感官、多方位、多角度地感受事物。如利用春游的机会,对百万葵园的向日葵进行写生,不少学生通过对实物的观察,感受到了线条的变化,如花瓣曲线的自然变化带来的柔美感,枝干的直线带来的硬朗感……回校后,师生将所拍照片上传到博客相册中。通过网络,有些基础好的学生甚至可以在写生的基础上对线条进行再创作,用多变的线条对向日葵进行变形或装饰性的描绘。那拟人化的画法,夸张变形的物象,神奇美妙的联想,都是学生们想象和智慧的结晶,学生们正是用线条这种特殊的符号表达着自己的感受,创造出极具生命力的线描画作品。美术源于生活,当美术学习贴近生活时,学生会更乐于接受。如五月,借助“母亲节”这个节日,课题组在课程中渗透了感恩教育,让学生动手用纸张折叠衣服,并利用线条装饰。在母亲节那天作为礼物送给母亲,同时将作品上传博客,家长和学生在网络互动和评价,这一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只有这样,孩子们的作品才会有独创性,充满灵性。

(三)家校携手共迈 促进评价多元

在网络媒介的协助下,老师、学生和家长三者之间的了解沟通呈现出一个新的状态,这不但大大利于美术课堂教学,提升课堂质量,更能打破传统教学的乏味,让艺术资源更加丰富。在多元模式的学习里,学生的进步是让人欣喜的,促进这场进步的是网络媒介。

如课例《各具特色的民居》的授课模型:教学课前预习时,教师提出问题并布置学生通过网络查找地方民居的文字和影像素材;家长在家引导学生对影像图片素材的质量、画面形式构成做甄别,选择视觉构成元素完美,并忠实表现地方民居的影像素材;在此基础上,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相应的主题,组成若干个合作学习小组,并将自己所查资料上传到博客。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用线描的形式表达出来。课后,学生把博客变成展示自己作品的舞台,作品及时上传到班级博客和QQ群。在这个过程中,家长除了能及时了解孩子在课堂上的学习情况及反馈,更能与孩子同步学习,也对线条有了新的学习感悟,家长感悟的反馈能给老师带来教学上的更多反思,让老师能及时发现新的教学亮点。与此同时,老师在博客上发表一些优秀艺术家的作品,家长陪同学生欣赏的同时也是对课堂学习的延伸。学生在网络平台中思维产生碰撞,敞开心扉,真诚交流,在互改互评中取得更大进步,教师通过网络平台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方法的指导,从而提高学生对线条绘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校园百花齐放 师生硕果累累

活动中,课题组在学校内举办了名为“美妙多变的线条”的作品展览,热心的家长亲身参与布展,学生用自己的作品表达了对线条全新的诠释,课题组在QQ群上分享学生作品和家长沟通交流的方法已经逐步推广到普通班级里面,得到了家长的认可和大力的支持。利用网络,教师可以借助QQ群、博客为学生搭建一个多元的家校共建的交流平台。

美术地方资源的开发是新课程标准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开展线描画教学的同时,我们根据学校及地方特色,利用网络这一平台,努力挖掘校本资源和地方资源,走出一条校本教研之路。在本校开展研究的同时还带动了周边部分学校共同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通过网络,学生和家长参与到线条画教学的资料收集与研究中,营造了民主、平等的美术学习氛围,提升了教师的科研能力,优化了美术教学内容。以网络为载体,家校携手深化网络平台的建设,面对艺术化、信息化、生活化、民主化的教育发展趋势,我们就基于网络媒介下的低年级小学生线条表达的研究做更深入、持久的探索!

猜你喜欢
网络媒介博客线条
线条之美
城市老年人网络媒介素养提升路径研究
大可:把线条玩到极致
基于网络媒介的中医药信息传播效果研究
博客天下
烧脑的线条
舞出线条之美
博客相册
博客相册
我为博客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