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刺猬的优雅》中的动物隐喻

2017-02-22 16:54叶鑫
文教资料 2016年25期

叶鑫

摘    要: 法国著名女作家妙莉叶·芭贝里的第二部小说《刺猬的优雅》,以法國高级住宅区的一栋公寓为故事背景,描写两个性格“带刺”的女主角迥异的生活环境和相同的心境。书中以反复不断出现的动物:金鱼、刺猬和猫等动物形象隐喻表达出作者对世界的看法。本文尝试从人文主义角度,结合当代隐喻理论,通过分析小说中动物形象的隐喻内涵,解构小说中所折射的生命真谛和艺术哲理。

关键词: 刺猬的优雅    当代隐喻理论    生命真谛

一、引言

法国知名畅销作家兼哲学教授妙莉叶·芭贝里(Muriel Barbery),1969年出生于摩洛哥。她的第一部小说《终极美味》一经问世就获得了不少文学大奖,而第二部《刺猬的优雅》出版后反响更盛,英国版和美国版同步上市,网络销售量已超过一百万册。《巴黎人报》曾评论道:“全民公认,原创、幽默生动、令人爱不释手的一本小说。”这本小说以巴黎高档住宅区的一栋公寓为背景,以两位年龄、社会背景迥异的女性为主角,以刺猬、金鱼、猫等动物为隐喻手法,表现出作者对人类社会现实的思考,对生命意义真谛的追寻。本文从人文主义角度,结合当代隐喻理论,通过对书中动物隐喻认知的分析,旨在解读作品中所折射的生命真谛和艺术哲理。

二、当代隐喻理论与文学

世界上经典的文学作品是人类世界珍贵的灵魂宝库。为了能够更深层次地理解这些珍贵作品的内涵主题,在阅读的过程中需要充分使用文学理论进行分析和解读。隐喻,作为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段,大量地存在于文学作品之中,使作品的意义更加深邃和耐人寻味。当代隐喻理论认为,隐喻不仅仅是一种文学美化手段,更是人类的一种思维方式和认知手段,广泛地存在于人类日常说话之中。隐喻,随着人类语言的产生而产生。无论是语言还是作为文化载体的文学,与隐喻之间的联系都密不可分。因此,结合当代隐喻理论,对作品中的隐喻意象进行深层次的解构是非常必要的。

1.隐喻的定义

语言学家、哲学家和文学家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隐喻的定义、本质和功能进行了解读。以往的理论认为,隐喻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和文学美化手段。Lakoff指出:“隐喻的本质就是用一种事物去理解和经历另一种事物”(Lakoff,1980)。其中关键词是“理解”和“经历”,这两词是使用,使得隐喻超越了文体学领域,进入了认知语言学范畴。隐喻,不仅仅是语言的问题,还涉及思维和认知。随着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学者们普遍认为隐喻的本质就是一种认知现象(束定芳,2008)。隐喻理论还涉及两个概念域,即源域和目标域。源域,指的是已知的、熟悉的认知域;而目标域指的是新的、抽象的、复杂的认知域。人类就是用已知的认知域的经验理解、认知另一个认知域。当源域的部分特点被映射到新的目标域上,目标域因源域而得到部分认知和理解。

2.隐喻与文学

Richards曾在《论隐喻》一文中指出,隐喻是思想间的借用。而隐喻的意义之所以产生,是两个事物,即两种思想,相互活跃作用的结果(Richards,1936)。当遇到复杂、抽象的概念或情感时,人们往往寻求另一类词来进行表达和认知,这是隐喻思维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文学作品中不可避免地要使用隐喻修辞,隐喻使得文学作品用词简约而意义丰厚(覃承华,2003)。看似简短平实的语言,却蕴含着深邃的思想。文学作品由于有了隐喻思维和隐喻修辞的运用而更显得丰富深邃。由此可见,隐喻理论与文学作品是息息相关的。

三、解读《刺猬的优雅》中的动物隐喻

《刺猬的优雅》出版以后反响巨大,除了赢得评论界极高的声誉之外,还获得了5项文学大奖。故事发生在巴黎的一个高端住宅区,小说主人公是看门人勒妮和少女帕洛玛。小说以巧妙的艺术构思,借助鲜活的人物形象和深邃的动物隐喻折射出作者对于社会现实和人类生存境遇的思考。本文从人文主义角度,结合现代隐喻理论,从小说中涉及的动物着手,解读其中动物的隐喻意义,以期解构作品中所反映出的生命真谛和艺术哲理。

1.金鱼:一群过着沉闷、随波逐流生活的人

小说当中最先且反复出现的动物就是金鱼,一直在有限空间里游来游去的金鱼。帕洛玛曾在日记里提到,金鱼的一生即是“在金鱼缸中度过一生,最后终结于尸袋之中”(妙莉叶·芭贝里,2010)。她不想像金鱼一样活着,因此打算在她13岁生日前死去。这段开场白令人震惊,因为她并不是一个生活窘迫、生无所依的人。恰恰相反的是,她生活在上流社会。父亲是国会议员,生活富足无忧。芭洛玛的智慧与哲思让她足够有能力洞察身边的每个人身上的善良与愚昧,骄傲与软弱,母亲的敏感与衰弱的神经,父亲的邋遢与和蔼,姐姐的自私与傲慢。都说孩子的眼睛是明亮的、清澈的,帕洛玛也是如此,只是她的眼神里多了一些神秘,她总是能关注身边具体的某一事物,无论是人,还是鱼缸里的鱼,还是一只猫,一本书,她会在这些物质化的生命上停留,思考,拍摄。她对事物是敏感的,却也是客观的。客人来家中聚餐,滑稽而敷衍的谈话,女人悄悄拿起食物喂着她椅边的两只猫,父亲焦灼地打着电话,母亲忽然哭泣……这一切她都看到了,并用摄像机记录下所有热闹与伤心。在她的镜头前到目前为止,这个世界发生的种种都显得冰冷,每个人见面都绅士般地用着敬语,看似优雅,看似富有怜悯关爱之心,但之间早已毫无真诚的交流。她想逃离这个虚假冰冷的“鱼缸”,所以决定自杀。她决定在死亡之前拍摄一个影片记录点什么。因为,她相信,死亡是这个世界上最平常的一件事。但是有意义的是,你在死亡的那一刻,正在做什么(妙莉叶·芭贝里,2010)。帕洛玛是一个聪慧有灵气的女孩,小小年纪,早早看透了人性。眼神清澈深邃的她,早已透过浮华看见腐朽,透过平凡却能发现睿智,这也是她为什么能和看门人做好朋友的原因。

2.刺猬:内心丰富、才华横溢却竖起“防卫的刺”抵御外界的冷漠和偏见的一群人

刺猬一直以来是“外表冷漠、孤僻、内心柔软”的形象。在法語中,刺猬还可以暗指那些难以接近和相处的人,但是很难将刺猬与优雅联系在一起。在这部小说里很难发现有刺猬的实体形象存在的场景。但是,我们总是能在两位女主角的身上发现“刺猬”的影子。女主角之一的少女帕洛玛是生活优越、天资聪颖的富家千金,但有着与年龄不符的成熟,在大人眼里是一个“浑身有刺”的古怪孩子。

另一位女主角是女门房勒妮。帕洛玛说:“勒妮,你不是一个普通的门房。”(妙莉叶·芭贝里,2010)勒妮是这栋高档住宅区的看门人,但没有谁会注意到她,一个五十多岁、不修边幅、矮胖的看门人太太。在外人看来平庸不堪的看门人,却有着一颗高贵的心。虽然她没有接受过正规教育,房间里却收藏着各种图书。空闲下来的时候,她会独自坐在窗前,一杯茶,一包黑巧克力,悠闲快乐地阅读来度过一天。两位女主角虽然来自不同的社会阶层,却是不折不扣的同类。她们习惯和周围的人保持距离,帕洛玛眼中的勒妮“满身都是刺,是真正意义的坚不可摧的堡垒,喜欢封闭自己在无人之境,却有着非凡的优雅”(妙莉叶·芭贝里,2010)。她们都厌恶社会的麻木和虚伪,对世界有独特的看法,虽然才华横溢,却习惯竖起“防卫的刺”来抵御外界的冷漠和偏见。

3.猫:反映出不同家庭背景对人的期待

猫是法国家庭普遍豢养的一种宠物。每个家庭所养的猫,折射出这个家庭的影子。女门房勒妮的猫,名字叫列夫。因为她喜欢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这只猫就像勒妮一样,“不大在融入同类这方面下功夫”。帕洛玛家的猫名字叫宪法和议会。她的父亲是国会议员,母亲是文学博士。另一个有桥梁作用的重要人物小津格郎也养有两只猫,这两只猫的名字叫吉蒂和列文,同样取自托尔斯泰的作品。猫在这部小说中起到了媒介作用,它让勒妮和小津格郎熟络,让两个刺猬般的人放下“防卫的刺”,建立信任并成为挚友,让读者感慨“只有频率相同的人,才能看见彼此内心不为人知的优雅”。

四、结语

书中的每一个人物都性格迥异,身份地位都各不相同。但是正是这些平凡又不同的人物,塑造了法国的现实生活。这些人有看门人勒妮,日本人小津格郎、少女帕洛玛等。文中还描写了一些流浪汉等普通角色。各种角色交织在一起,为读者构思了一个法国小世界的缩影。小说中经常出现的三种动物:刺猬、金鱼和猫都有特殊的隐喻作用。小说通过对两位女主角的生活描写,将人类追寻生命真谛和艺术哲理的过程勾勒得淋漓尽致。小说的最后,因勒妮的意外死亡,帕洛玛放弃了自杀的计划。因为她已经懂得,“在偌大的世界中,我们会因为这份珍贵的懂得而不再孤独”(妙莉叶·芭贝里,2010)。人之所以感到孤独,是因为不被理解。但是解铃还须系铃人,解药还在于自己。或许每个人都是生活在“鱼缸”之中的鱼,每个人都是被身边不了解的人包围着的。但是求解药的方法,不一定是要坐困愁城,却可以鼓起勇气,冲入未知的世界,也许会发现新的希望。只要有希望,人生的意义便会源源不断。原以为一成不变的人生,就能活出另一种可能。

参考文献:

[1]Lakoff.G.&M.Johnson. Metaphors We Live By [M].

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2]Richards,I.A.The Philosophy of Rhetoric[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36.

[3]束定芳.认知语义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4]覃承华.论语用理论视域下文学作品中隐喻功能[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3,(4).

[5][法]妙莉叶·芭贝里.史妍,刘阳,译.刺猬的优雅.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2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