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情育人以美感人

2017-02-23 06:31曾小珠
西部论丛 2017年10期
关键词:小学音乐课堂审美教育

曾小珠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在小学音乐学科中的广泛推广,“以情育人,以美感人”的教学模式逐渐的应用到了小学音乐课堂中来,对于学生来说音乐是情感得以发挥的一项艺术学科,对于教师来说音乐是一项与审美有着紧密关系的教育,教师在小学生音乐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更注重 小学生对音乐的情感体验,最大程度的激发小学生对音乐学科的兴趣和热情,从而为提高自身的教学效果和课堂教学效率奠定基础条件,笔者在本文针对教师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提出了几点必须要注意的问题,希望能够使教师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关键词:审美教育 以情育人 以美感人 小学音乐课堂

一、结合语言,提高想象,增进理解

音乐这一学科并没有详尽的语义规范,但是语言是小学生学习音乐的重要基础,教师在音乐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附加一些生动的语言描述,从而增添音乐课堂特有的魅力和吸引力。俗话说言为心声也为心语,所以教师在音乐这门艺术性较强的学科中,必须重视语言与音乐的完美结合,这不仅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想象,而且对于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也有一定程度的帮助。

例如我们在欣赏音乐“童年“时,仅仅凭借音乐的响声,学生并不能够领会音乐中的情节和奥妙,此时教师就可以附加一些语言描述,”在这万里无云的天空,小鸟在放声歌唱,在一个小池塘边上有很多青蛙在做游戏,看我们校园操场的秋千上,落着一只颜色非常鲜艳的蝴蝶,看太阳快要下山了,经过了一天的学习同学们都结伴而行走在回家的路上…“经过了教师的一番描述,将语言作为音乐的基础铺垫,再结合音乐的播放,学生的课堂氛围极易被调动,学生不仅增进了对音乐童年的理解,而且对音乐的兴趣和学习热情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二、创立悬念,升华联想,提高兴趣

音乐这一学科并没有具体的表现方式,而且并不受时间、环境、地点的限制,不同程度的文化层次对与 音乐的理解程度是不同的,由于小学生的好奇心较强,教师可以将这一特点进行利用,在音乐课堂中为学生创造一些悬念、和对未知事物的幻想,通过这种方式激发小学生的求知欲望。

例如在音乐“数鸭子“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语言为学生创造课堂情景,在音乐中添加小鸭子的真实叫声,结合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一些关于鸭子的图片,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再通过结合生活中的小鸭子,启发学生对于鸭子的理解和认识,如小鸭子的叫声、模样等等,学生通过学习音乐数鸭子能够了解生活中的鸭子,而且学生求知欲望得到了满足,通过教师对课堂内容的拓展和延伸,学生对于生活中的事物也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

三、运用竞歌,比优评劣,增进效果

由于小学生还不具备完善的审美能力,所以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学歌、选歌,为了使学生的音乐水平得到更好的发展,教师在帮助学生选歌的时候应该选取一些比较优秀的、知名度高的歌曲,但是考虑学生不一定对教师选的歌曲感兴趣,教师可以在音乐课堂上采取音乐竞赛的模式,将学生的竞唱表演与自身的教学评价有效的融合一体,首先,通过集体练歌的形式让学生对音乐有初步的熟悉,然后将班级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进行歌曲比赛,经过小组的一致推选后,被推选的学生进行歌曲演唱表演,在学生表演之后,无论学生唱的是否优秀,教师都要引导班级学生给予其掌声鼓励,最后教师对其演唱成果进行客观评价,指出学生演唱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教导学生如何改正,在活动进行的过程中,教师要秉承公正的原则并对学生一视同仁,并考虑学生的基础差异情况,进行因材施教,让一些基础性较差的学生能够体会到教师的关心和帮助,这样不仅提升了自身的教学效果,而且班级整体的音乐学习水平也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四、抓住机会,夸奖鼓励,增强信心

我们都知道小学阶段的学生都具有“好动“的特点,在小学课堂上,教师对课堂秩序的维护可以说是相当的困难,尤其在音乐课堂,乱哄哄,一锅搅的课堂现象频频发生,面对这一情况,大多数教师都会采取训斥批评的方式在课堂上对学生实施强制性的压制,已达到维护课堂秩序的目的,但是效果不佳,同学之间正交谈的热乎,教师突然训斥和批评,课堂只能暂时性的安静下来,过了一会同学和同学之间还会继续未谈论完的话题,同时教师的严厉训责不利于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甚至有的孩子会产生逆反、痛恨的心理,但是如果教师采取正面的方式维护课堂秩序,效果则会大大提高,即提升了课堂的秩序,又避免了师生关系的失和,教师可以巧妙的利用赞扬的方式,激发学生对音乐学科的热情,从而使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得到提高。适当的对学生进行鼓励和赞扬,学生的情绪就极易的被调动,同时学生的课堂行为与教师能够很好的配合,相反如果教师一再批评指责那些比较任性顽皮的孩子,直接导致了学生在唱歌时候言不从心甚至不想练习唱歌。

例如在教授音乐青春舞曲一课中,很多学生对青春舞曲的调子并不是很喜欢,而且对于学生来说音调也不是很好掌握,在集体练歌的时候比较调皮的同学听到身边同学有跑调的声音就一直在笑,这种行为不仅影响了集体练歌,而且伤害了跑调同学的自尊心,很容易导致这名同学害怕练歌不愿意张嘴唱歌,这时教师停下了集体练习,让班级里音乐练习比较好的同学为大家做演唱示范,而且让跑调同学和调皮的同学分别进行歌曲演唱,然后分别的进行鼓励和表扬,给予音乐基础较差的学生足够的信心,并提升调皮同学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同时自身的课堂教学秩序得到了很好的维护,有效的避免了因维护课堂秩序而造成的师生失和,使課堂歌曲教学得以顺利的完成。

结束语

小学音乐教育的主要教学阵地就是音乐课堂,而且音乐教育得以完成的重要手段就是音乐课堂的教学,小学音乐教师在音乐课堂中,要抓住孩子的求知欲和好奇心,秉承一视同仁的教学理念,对自身的教学效果进行定期的评价,结合新课改下音乐教育的发展与自身教学的不足,使音乐课堂教学方式不断的完善创新,并侧重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自身教学内容的拓展,从而有效的提升自身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王红梅.新课改下情感教育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J].名师在线,2018(22):86-87.

[2] 禹文花.小学音乐教育中情感教育的渗透[J].课程教育研究,2017(52):213.

[3] 孔媛.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学周刊,2017(11):217-218.

猜你喜欢
小学音乐课堂审美教育
创新思维,让小学音乐课堂充满活力
小学音乐课堂实施竖笛教学的策略
高效课堂始于有效的导入
高校摄影公选课与大学生的审美教育浅谈
审美教育有效传播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研究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小学体育教学中审美教育初探
发声练习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有效运用
新课标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