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育如何渗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2017-02-23 06:31田耀娟
西部论丛 2017年10期
关键词:创新教育小学语文教学渗透

田耀娟

摘 要:创新教育的重要性在于培养人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如何让创新教育渗透其中?笔者认为需要转变教育观念,给学生营造宽松民主的学习环境,突出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主动思维的能力,还需要教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交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

关键词:创新教育 渗透 小学语文教学

培养创新人才是新世纪赋予我们教育者的神圣使命。当今教育阵线正进行着一场大的变革。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是二十一世纪教育的主题和显著特征。语文是基础教育中的基础学科,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和一项基本任务。把创新教育渗透到小学语文教学中,需要进行深层次思考,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需要老师更新教育观念,改变传统教学方法和手段等等。

一、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创新教育存在的不足

1、观念更新不够彻底。一部分教师对创新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认为把课程改革等同于使用新教材,在教学和评价工作中,“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更是比较普遍,是新课改推行发展不平衡的原因之一。

2、教学氛围缺乏民主。部分教师为了保持威严,在教学中,经常板着脸,无形当中,经学生造成了一定的压力,老是担心训斥、指责、挨骂,让学生心理、生理都得不到安全和自由。课堂中,教师很少留时间给学生质疑,使部分学生从未想到提问,部分学生怕提出“愚蠢的问题”而遭人嘲笑。

3、教学过程缺少情趣。学习本身是较为单调枯燥的,部分教师一味以教师讲、学生听这种教学形式,久而久之,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学习热情大减。小学生生性活泼好动,如果让他们坐着规规矩矩地听课是不可能的,即使坚持听完一节课,也无好的学习效果。

4、自学能力培养不够。部分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不太注重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或即使偶然想到培养,也只是消极、直接地教给学生自学方法,不能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地动手、动脑、动口,更达不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出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的效果。

二、如何把创新教育渗透到小学语语文教学中去

1、转变教育观念

陶行知曾明确指出:“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工作。”因此我们应该形成这样的教育观念:学生学习的性质应当由传授性、继承性转变为探索性、创造性;教师不仅要重视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更应重视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教学内容上,要从单纯的语言教学转向既学语言,又学文化和科技知识,陶冶情操,健全人格,培养人文精神;在教学方法上,既要有中国特色,又应学习国外先进的教学方法,不仅研究教法,而且研究学法,这些方法都要以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思维品质为出发点,真正实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2、营造和谐、民主的学习环境

我们组织课堂教学时,要注意结合儿童好动、爱说、爱唱,善于模仿等特点,通过说唱、游戏,使学生主动、大胆、愉快地参与教学活动。教师在言语、表情、态度等方面都应表现出对学生的尊重,关怀,欣赏,肯定和鼓励,营造出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减少学生的学习心理压力,让他们有成就感,帮助他们树立学习信心,建立一种平等、和谐、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教师还要不断地充电,努力掌握时代所要求的知识。了解孩子的喜好,跟孩子拥有共同语言。所以我总努力营造着这种友好的氛围,并且根据语言点设计一些孩子们所喜欢的游戏。在教学《影子》一课时,我把学生带到操场上,影子在左,影子在右,影子在前,影子在后,同学们兴奋不已。而我在这里早已没有了师长们所惯有的威严,融入这一个群体。看到教师如此的样子,无形当中,学生便不用担心训斥、指责、挨骂,心理、生理都得到安全和自由,开开心心地进行着游戏,回到教室,大声地在课堂中说出他们心中所想的,一个个高举着手,唯恐轮不到自己。在这样一个氛围里,学生所感受到的是一个自由安全的空间,在这里能够得到大伙的肯定和鼓励,只有不断创设这种和谐、民主的学习环境,学生的思维才会不受束缚,他们才会自主学习,才可能去探索、去创造。

3、突出学生主体、培养主动思维

教学中要注意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要为学生提供参与教学的机会,不断激发和引导他们的学习兴趣,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思考和创造的时间和空间。

4、情境教学,激趣求知。

要培养小孩子的创造力,就要把他们的的头脑、双手、嘴、空间、时间都解放出来。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力求使学生处于动眼、动手、动口的主体激活状态。因为充满趣味性的情境教学,可极大调动眼、耳、口、手的动作。在丰富的教学情境作用下,使学生很快达到情绪的兴奋,主动探求知识,主动解决悬念、困惑的方法或途径,主动研究问题,创造性的解决问题。学生在愉快的游戏过程中,身心比较放松,主体意识大大增强,潜移默化地使自己增长了知识,拓展了思维空间。

5、重视学法指导,培养自学能力

教师不仅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本领,以适应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需要。因此指导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创新教育的关键所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途径有:开办语文课堂角、语文课堂演讲比赛、语文课堂晚会等形式。通过这些形式尽可能解放学生的眼睛、双手、头脑、嘴、空间和时间,使他们从中受到激励、启发,产生联想、灵感,增添创造意向,训练和培养创新能力。目前宁远教育局推出的“四环节”教学,教师先出示自学提示,学生自學,然后小组交流、评议,就是注重了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通过对语文教学模式的创新实践,把创新教育渗透到教学中去,营造一种互动的创造空间。同学们不仅能在教学中得到更多、更新的课堂知识,同时也培养了同学们的创新意识,从而培养了创造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营造学习氛围和创设适宜情境,为学生提供充分发挥创造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有所创造。

猜你喜欢
创新教育小学语文教学渗透
强化师生互动, 保持课堂活力
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促进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
小学语文教学要返璞归真
小学数学创新教育开展研究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