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班主任的管理与教育

2017-02-23 00:34周汉梅
文教资料 2016年28期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管理教育

周汉梅

摘    要: 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发展,中学教育在形式和内容上增加了许多要求,对班主任管理和教育班级、学生的方式要求更多,对班主任的综合素质和能力都是一个大挑战。班主任必然影响班级班风、学风、组织、纪律及班级凝聚力。班主任的管理和教育方式不仅对班级有巨大的影响,更关系到学校的发展。作者结合对班主任管理和教育方式的心得和体会,就班主任教育管理方式进行系统论述。

关键词: 初中班主任    管理    教育

学校工作主要是学生工作,而学生工作是班主任的主要工作。班主任是学生班集体的领导者和组织者,既是联系各科教师及学生之间的纽带,又是沟通学校、家庭和教育的桥梁。为此,班主任必须联系实际,务实高效地开展班主任工作,使班集体建设卓有成效,以造就大批合格的体育专业人才。

1.提高班主任综合能力和素质

“打铁全凭自身硬”,要做好班级各项工作必须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素质,班主任自身建设的关键是提高班主任自身的素质,树立班主任的权威。这种权威不同于上下级之间形成的行政权力,而是班主任知识丰富、能力超众、人格高尚而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的使人敬服的声誉和威望,它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无形资本。班主任,首先是教师,而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是智慧的化身,这是班主任权威产生的前提。如果班主任通过他的智慧和才干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这种权威,那么他在工作中就能达到“不令而行”的效果,否则学生是很难同他积极合作的。

要树立班主任的威信必须从三方面努力:一是不断用新的知识充实自己,做知识的富有者。在知识更新加快、传播渠道多样化的今天,教师已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因此学生并不因为教师年龄比他大就信服和尊重你,而因为你确实有知识才敬重和信任你,班主任如果没有真才实学是很难在学生中树立威信的。因此,班主任必须不断用新知识充实武装自己。二是提高修养,做学生的楷模。班主任是各项工作任务的中间者和具体执行者,一言一行都对学生起潜移默化的作用,都会在学生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记。班主任要注意自身的修养,努力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为人处世给学生以示范,做学生的榜样。三是具备多种能力。如敏锐的观察能力、较高的全面组织能力、沉稳冷静的自制力、娴熟的执教能力、生动的语言表达能力,等等。

2.班主任需要的管理艺术

管理不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需要讲究一定的方式方法,对于现代教育体制下的初中生,应该对其性格特点和发展情况进行有效地分析,形成一种具有针对性的管理模式,主要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实现。

2.1班级管理的制度化。

班级组织是学校管理的基本单位,需要通过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维护班级各项教学活动的正常实施。在管理制度的制定上可以形成成文的制度和不成文的制度两种形式,其中成文的制度包括班级的各项行为规定,不成文的制度包括班级整体风气的构建、习惯的养成等一些约定俗成的事项,以此保证班级管理全面化发展。

2.2充分发挥班干部的作用。

现代教学管理模式应逐渐摒弃班主任在任何事上亲力亲为的形式,而通过选取班干部的形式,分担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因为班干部相对于班主任来说更熟悉周围学生的实际动态和思想状况等,所以更好地完成对班级的管理。因此,班主任要在刚开学的时候组建一支强有力的班委会,管理班级各项事务,一方面可以为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班干部的管理达到学生自治管理的目的。

2.3班主任要掌握科学的管理方法。

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需要通过科学的管理方法,达到形成教育艺术的目的。首先,要学会正确地关爱,营造温馨的班级氛围。让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更好地融入班集体中。其次,形成一种奖罚分明的管理制度,对每个学生都公平、公正地评价,使每个学生都信服。最后,要教会学生学会关心。班主任对初中生进行爱的教育,让学生懂得如何关爱班集体,关爱同学,从而形成互相帮助、互相学习的班级氛围。

3.提升班主任的教育水平

3.1注重德育教育,充分将班级实际结合起来。

班级是一个集体组织,必然需要一个人领导和管理,因此就出现班主任这个角色。班级如同一个小型的部分机构,而班主任就是这个机构的管理者,是保持班级活动正常运行,以及学生健康发展的关键角色,特别对于初中班级而言,班主任的作用更显得尤为重要。因此,班主任必须做好带头作用,树立良好的榜样,自身需要具有较高的德育教育素质,这样学生才能听从班主任的领导,按照班主任制定的班级管理制度执行,班级管理活动才能得以正常开展。此外,班主任还要不断提升自身的德育教育素质,增加知识储备,争取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这就需要班主任从班级实际出发,根据班级人数、学生学习情况、各科教师的讲课情况等各方面班级情况,制定具有实际意义的班级管理条例,注重班级德育教育思想的培养,从德智体三个方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使学生既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又有健全的人格。

初中班主任应充分结合班级特点,分析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和兴趣点,努力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在开展学习的同时让他们更好地塑造品格,将德育工作更好地开展和落实下去。如可以根据班级具体情况,积极要求学校配合、组织和开展一些德育方面的活动,如相关歌咏比赛、舞蹈大赛、运动会等,不同活动带给学生的是不同方面的精神,运动会带给学生的是集体荣誉感、不畏困难、坚持到底品质的体现;和祖国相关的歌咏比赛带给学生的是对祖国深深的热爱,以及作为一名中国人,作为一名当代学生深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班主任应该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这种德育机会,让越来越多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精神情感,这对于学生来说将是最大的收获。

3.2管理要充满人性化和生活化,让更多学生感受到家的温暖。

初中生大部分时间都待在学校,初中班主任需要时刻关心初中生的生活和学习情况,采用人性化的管理模式。这就需要班主任在管理班级时平等对待班上的任何学生,不偏袒、不搞特殊化,如同学生家长一样,站在学生的角度,充分考虑学生的感受,让学生感受到班级温暖。人性化的管理除了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之外,还要考虑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对于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班主任应予以鼓励,让其保持学习动力,并教授其更有效的学习方式,提高其学习效率;对于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并不意味着这部分学生学习能力弱,只是缺乏自信或者对学习不上心,管理这部分学生时,班主任要格外重视,提高自身亲和力,从心理层面关心其学习和生活情况。

4.结语

初中是人生中的一个重要的成长阶段,班主任的教育和管理十分重要,是引导学生走向成熟的灯火。因此,保证班主任教育和管理的科學性十分重要。虽然现阶段初中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上仍存在很多现实问题,但是随着教学管理手段不断更新与完善,终会促进初中班主任教育和管理的有效实施。

参考文献:

[1]姚辉.新课改下的初中班主任角色定位研究[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10(02).

[2]齐贵华.新课改下初中班主任的角色定位[J].学园,2013(23).

猜你喜欢
初中班主任管理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初中班主任管理班级的创新方式
初中班主任利用自媒体进行学生管理的现状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