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介入联合质子泵抑制剂治疗消化性溃疡活动性出血的效果

2017-02-26 02:17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年36期
关键词:电凝活动性消化性

在多种致病因素影响下,会导致上消化道出血发生,且消化性溃疡的发生率较高,早期需对患者进行及时有效治疗,从而使患者住院时间和病死率降低[1-3]。本文回顾分析我科收治的90例消化性溃疡活动性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运用内镜介入与PPI联合治疗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5月—2017年5月我科收治的消化性溃疡伴有活动性出血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50例接受内镜下介入与PPI联合治疗(联合组),另外40例单纯行PPI治疗(对照组)。联合组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为18~73岁,平均年龄(48.14±3.04)岁。对照组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为19~74岁,平均年龄(47.34±4.21)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临床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患者均经内镜检查确诊为消化性溃疡所致出血[4]。活动性出血判断指标:(1)呕血或黑便次数增多,呕吐物呈鲜红色或排出暗红血便,或伴有肠鸣音活跃;(2)经快速输液输血,周围循环衰竭的表现未见明显改善,或虽暂时好转而后又恶化,中心静脉压仍有波动,稍稳定又再下降;(3)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和血细胞比容继续下降,网织红细胞计数持续增高;(4)补液和尿量足够的情况下,血尿素氮持续或再次增高;(5)胃管抽出物有较多新鲜血[3]。不满足上述任意一条即考虑出血停止。再出血:出血停止24 h后再次出现活动性出血表现。排除标准:(1)心脑血管疾病较严重者;(2)严重癌症患者。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 单纯予以PPI药物静脉使用,根据出血情况予常规剂量按照12小时一次或者8小时一次使用。

1.3.2 联合组 在PPI使用的基础上,判断为有活动性出血后在生命体征平稳的情况下即行内镜介入治疗,方法为:(1)术前准备:对所有患者进行血型、血电解质、血尿素氮及血常规检查,进行常规补液、止血及抑酸治疗,使患者生命体征保持平稳状态。内镜检查前口服达克罗宁胶浆。(2)选择合适型号的电子胃镜,行内镜检查及镜下止血治疗,止血方法主要采用肾上腺素局部注射、电凝、金属钛夹夹闭法或联合使用。肾上腺素局部注射:在出血病灶周围黏膜下多点注射1∶10 000的肾上腺素生理盐水,直到黏膜呈现发白或肿胀,总量一般10~20ml,注射后进行观察,若无活动性出血发生时,可将注射停止,同时退镜。内镜下电凝止血:采用柔和电凝模式,在距病灶约0.5 cm处施行电凝,每次时间l~3 s,可见黏膜表面泛白、泛黄甚至黝黑,确定出血停止后结束治疗。金属钛夹夹闭:将推送器通过钳道送至内镜前端,将钛夹张开,与出血病灶对准后缓缓收紧钛夹,观察出血情况,确认出血停止或减慢后夹闭释放钛夹。按照病灶状况,使用数量不等的钛夹,通常为2~5枚。将生理盐水通过内镜钳道进行喷洒,对金属钛夹位置情况进行有效确认,确认出血停止后退镜。

1.4 观察项目

统计分析两组止血时间、有无再出血及住院治疗时间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选择SPSS 16.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止血时间及住院治疗时间等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比两组止血时间、再出血和住院时间情况:与对照组相比,联合组止血时间(1.5±0.8)d、再出血率(2.0%)、住院治疗时间(6.7±2.3)d均较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止血时间、住院时间和再出血率(±s,d)[n(%)]

表1 两组止血时间、住院时间和再出血率(±s,d)[n(%)]

联合组(n=50) 1.5±0.8 6.7±2.3 1(2.0)对照组(n=40) 3.2±1.5 9.5±4.2 3(7.5)P值 <0.05 <0.05 <0.05

3 讨论

外科手术及内科保守治疗是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方法,由于早期、广泛运用质子泵抑制剂,使部分患者可免于手术,但仍然难以控制部分患者的出血状况。内镜治疗和急诊胃镜检查属于先进治疗方法,能够使治疗效果显著提高,使出血量明显减少,促进住院时间有效缩短[5-6]。

现阶段,内镜介入止血方法主要包括:将止血药物局部喷洒,对少量渗血较为适用;将立止血、硬化剂及肾上腺素等局部注射治疗;止血夹止血,对活动性出血较为适用;高频氩气、高频电凝及微波烧灼等止血方法[7]。通过内镜的直视作用,能够做到安全有效,同时操作简单易行,可使患者痛苦有效减轻。PPI对胃酸分泌具有抑制作用,可使胃内pH值显著提高,从而实现持久止血[8]。

本文通过对消化性溃疡活动性出血患者运用内镜介入与PPI联合治疗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研究显示,联合组止血时间和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组再出血风险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消化性溃疡活动性出血患者运用内镜介入与PPI联合治疗后,可促进止血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缩短,降低再出血风险,临床价值较为显著。

[1]晋颖.奥美拉唑联合内镜下止血夹治疗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的疗效观察[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6,21(4):624-625.

[2]高文,胡伏莲.幽门螺杆菌与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J].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12,18(5):257-258.

[3]董秋萍,罗兵,郭爱军,等.3种上消化道疾病中幽门螺杆菌感染率的检测及分析[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2,47(2):208-210.

[4]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诊治指南[J].中华医学杂志,2016,96(4):254-259.

[5]向正国,郑扬,陈旭峰,等.康复新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分析[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8(2):156-158.

[6]喻媛媛.内镜下止血联合质子泵抑制剂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J].沈阳医学院学报,2013,15(1):30-31.

[7]楼仁丰,俞有荣.内镜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体会[J].中国医刊,2013,48(4):53-54.

[8]杨智慧.埃索美拉唑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对消化性溃疡的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27):3030-3031.

猜你喜欢
电凝活动性消化性
无痛肠镜下高频电凝切除结合黏膜下注射治疗结肠息肉的临床效果分析
T-SPOT.TB在活动性肺结核治疗效果的监测
变中求恒 稳中求胜——中考金属活动性顺序大揭秘
187例消化性溃疡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体会
胃镜电凝止血联合镜下蒙脱石散创面给药治疗胃溃疡出血的疗效分析
金属活动性应用举例
洛赛克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分析
电凝止血和缝合止血对腹腔镜卵巢成熟畸胎瘤剥除术患者卵巢储备功能影响观察
化学“金属活动性顺序”练习
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