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应用于冠心病患者治疗中的不良反应探析

2017-02-26 02:17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年36期
关键词:阿托类药物血脂

冠心病属于心血管疾病,在当前临床中比较常见,在40岁以上的中老年群体中频发,临床调查显示男性的发病率要远高于女性,并且近些年来冠心病的发病群体逐渐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1]。冠心病能够造成患者血脂异常,供血产生障碍,对人类的健康危害较大[2]。随着临床中对其研究逐渐深入,治疗冠心病的药物也逐渐增多,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ACEI)、他汀类药物以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剂(ARB)等。而在这些药物当中,他汀类药物的安全性比较突出,但是在实际的临床应用中需要对生化指标进行监测[3]。本次主要研究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在治疗冠心病患者中产生的不良反应情况,从而为临床用药积累经验,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5年5月—2016年6月收治的10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中,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22例,年龄为42~73岁,平均年龄为(57.8±5.4)岁,病程为1~11年,平均病程为(5.2±2.8)年;对照组中,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24例,年龄为43~72岁,平均年龄为(56.5±4.8)岁,病程为2~11年,平均病程为(5.6±3.1)年。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均采用阿托伐他汀(生产企业:辉瑞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51408)进行治疗,对照组每次口服20mg阿托伐他汀,每晚1次;观察组每次口服40mg阿托伐他汀,每晚1次。两组患者均需要连续用药3个月。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对于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发生的不良事件要进行记录。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血脂水平比较

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观察组LDL-C为(2.33±0.42)mmol/L,TC 为(4.06±0.34)mmol/L,HDL-C 为(1.64±0.48)mmol/L,均优于对照组的LDL-C(3.05±0.54)mmol/L,TC(5.23±0.48)mmol/L,HDL-C(1.44±0.49)m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对比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血脂指标对比(±s,mmol/L)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血脂指标对比(±s,mmol/L)

观察组 4.06±0.34 2.33±0.42 1.64±0.48对照组 5.23±0.48 3.05±0.54 1.44±0.49 t值 14.064 8 7.442 1 2.061 7 P值 <0.05 <0.05 <0.05

观察组中,出现了2例胃肠道反应,占比4%,3例肌痛,占比6%,2例肝功能异常,占比4%,2例肝功能异常,占比4%,1例肾功能异常,占比2%,2例血糖异常,占比4%,1例心律异常,占比2%。总共出现了13例不良反应,占比26%;对照组出现了2例胃肠道反应,占比4%,2例肌痛,占比4%,1例肝功能异常,占比2%,2例肝功能异常,占比4%,1例肾功能异常,占比2%,1例血糖异常,占比2%,1例心律异常,占比2%。总共出现了10例不良反应,占比20%。观察组患者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冠心病是一种心血管疾病,是由于患者冠状动脉发生了粥样硬化导致冠状动脉管腔出现了闭塞,导致患者出现心肌细胞缺血、缺氧,严重情况下会坏死[4]。而冠心病在临床中比较常见,其会产生多种并发症,临床中结果显示致死率比较高,对于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5]。而临床的调查研究表明,冠心病的产生和血脂水平有着深层次的联系,而LDL-C、TC、HDL-C是其中最为主要的指标。因此,在治疗的过程中关注相关指标,从而对血脂水平加以控制的作用比较重要[6]。而他汀类药物调节血脂的作用比较显著,而在2013年,美国的心脏病学会将不同种类和剂量的他汀类药物按照降胆固醇的作用分为了三类,分别为强效、中效以及弱效,从而能够使他汀类药物的种类和剂量得到广泛的应用[7]。在这其中,他汀类的中效和高效两种剂量在临床中的应用比较广泛,其能够打破血小板的聚集、抑制血栓形成,作用比较明显。这种药物治疗的总体安全性比较强,但是对于个体进行治疗,要充分考虑对肝肾、肌肉以及血糖的不良反应[8]。

他汀类药物对于高胆固醇血症和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治疗效果比较显著,在本次研究中使用的阿托伐他汀属于他汀类药物,对于患者的血脂、血压有明显的降低作用,也能够对患者的心室起到改善的作用,延迟患者的动脉粥样硬化,在临床中是治疗冠心病的常用药物[9-10]。在本次研究中,对于患者使用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来进行治疗,产生的不良反应如下:患者局部的肌肉出现疼痛并且肌酶上升比较明显。因此,对患者给予他汀类药物治疗时,要经过患者的肝脏细胞,保证其能够更好的进行新陈代谢,其会对患者的药物剂量产生较大的依赖性,使无症状转氨酶上升,其就具有一定的肝毒性[11-15]。

在本次研究中,两组患者采用了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来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血脂水平都进行了监测,并且记录两组患者产生的不良反应。结果表明,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TC、LDL-C及HDL-C水平优于治疗前,并且观察组指标优于对照组。而观察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26%,与对照组的20%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适当增加阿托伐他汀的剂量,能够提升治疗冠心病的效果,改善血脂水平,并且不良反应的发生也在合理的范围内,能够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

[1]刘菁松.抗血小板药物在冠心病治疗中的疗效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33):197-198.

[2]刘小斌.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在冠心病治疗中的不良反应临床观察[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27):107-108.

[3]杨洋.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降脂达标率的影响[J].当代医学,2017,23(12):66-67.

[4]黄文杲.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在冠心病治疗中不良反应分析[J].中国处方药,2017,15(8):52-53.

[5]张泽丹,谭平,曾莉,等.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钙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J].广西医学,2014,36(2):219-221,227.

[6]宋强.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临床应用中不良反应的观察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4,9(22):165-166.

[7]杨朴,薛桦.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在冠心病治疗中疗效与安全性分析[J].陕西医学杂志,2014,43(12):1597-1598.

[8]张文,肖勇,徐炯强,等.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临床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4(11):1182-1184.

[9]宁国贤.氯吡格雷用于冠心病治疗的效果以及不良反应[J].中国处方药,2016,14(2):80-81.

[10]孙丽丽,智永超.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在冠心病治疗中不良反应的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9):112-113.

[11]王俊,吴春园.冠心病患者的他汀类药物疗效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21):158-160.

[12]贺伟,屈改艳,蔚彩艳.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在冠心病治疗中不良反应的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30):167-168.

[13]叶飘,谭宁,刘勇,等.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高水平高敏C反应蛋白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发生对比剂肾病的影响[J].中国循环杂志,2014,29(4):247-251.

[14]陈进业,杨甲平,王东,等.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慢性心力衰竭疗效分析[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7,37(8):139-141.

[15]杨焱.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老年血脂正常冠心病患者炎症、心功能及心血管事件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36(17):4208-4210.

猜你喜欢
阿托类药物血脂
血脂常见问题解读
血糖血脂对骨关节炎的影响
你了解“血脂”吗
卷柏素对唑类药物体外抗念株菌的增效作用
这类药物值得警惕
氟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常见不良反应观察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临床效果
阿托伐他汀治疗心肌梗死的效果探析
阿托伐他汀联合中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观察
他汀类药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