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配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克罗恩病和结直肠炎的护理效果观察

2017-02-26 02:17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年36期
关键词:粘液克罗恩灌肠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饮食和生活习惯明显改变,慢性肠道炎症性疾病随之增多,其中包括克罗恩病和直结肠炎等[1]。临床表现为腹泻、腹痛、粘液血便等,病情严重的患者还会表现出皮疹、关节疼痛以及视物模糊等症状。所以,临床在对其进行有效治疗的同时,予以中医护理干预方式,可进一步提升患者的治疗成效[2-3]。因此,在本次研究中选取了本院克罗恩病和结直肠炎患者60例,对其采用不同护理方式,分析其护理成效。现将详细探究内容进行以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选取本院2015年8月—2017年8月接收治疗的克罗恩病和结直肠炎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双盲、随机方式,将全部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0例患者。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实施艾灸配合中药保留灌肠护理方式。艾灸疗法:取患者的天枢、足三里、中脘、神阙等穴位,若患者出现脾虚症状则加取关元俞、阳陵泉、脾俞、三阴交等穴位;若患者表现为肾虚症状,则加取肓俞、命门和肾俞等穴位。详细操作方式为:将艾条分成数段,装于温灸器内,点燃后置于选好的穴位处,直到所灸部位皮肤红润为度;两组穴位之间每天相互交替使用,一天1次,每次时长半小时,以10次为1个疗程。

中药保留灌肠方法:其主要药物成分包括大黄10 g,黄芩30 g,黄柏30 g。根据病情加减,腹痛严重者,加木香15 g,延胡索15 g;粘液血便较多者,加地榆炭20 g,侧柏叶炭15g,苍术30 g和厚朴15 g。以上药物用250ml凉水浸泡20 min后,煎半小时,取汤剂100ml,保留灌肠,每日2次。根据病变部位不同采用不同体位和肛管插管深度[4],保持37~39℃,缓速灌肠,灌肠后卧床休息,配合艾灸神厥、天枢、关元、结肠压痛点等穴以减轻肠道不适及促进药液吸收,使药液在肠道内保持2 h以上。每疗程1个月。

1.3 观察指标

显效:经过护理后,患者的腹痛、腹泻、粘液血便等临床症状明显消失,经肠镜检查显示肠黏膜恢复正常;有效:患者的腹痛、腹泻、粘液血便等临床症状有所改善,经肠镜检查显示肠黏膜存在轻度的水肿现象,排便次数平均1天2~3次;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无变化,肠镜检查黏膜病变无缓解。总成效=(显效+有效)/总人数×100%。并对两组患者的症状积分进行对比观察,将详细状况记录下来。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9.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两组患者的干预成效进行观察对比

经过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成效为96.67%,对照组患者的总成效为70.00%,两组数据对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82,P=0.00<0.05)。具体状况见表1。

表1 对两组患者的干预成效进行对比观察 [n(%)]

2.2 对两组患者的症状积分进行对比观察

观察组患者的腹泻、腹痛、粘液血便等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状况见表2。

表2 对两组患者的症状积分进行对比观察(±s,分)

表2 对两组患者的症状积分进行对比观察(±s,分)

观察组(n=30) 0.27±0.17 0.34±0.27 0.33±0.12对照组(n=30) 0.85±0.55 0.67±0.22 1.25±0.89 t值 20.54 19.65 26.85 P值 0.00 0.00 0.00

3 讨论

克罗恩病和结直肠炎十分常见,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和粘液血便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采用艾灸和中药保留灌汤治疗干预方式,治疗与护理成效明显,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取得了显著的治疗成效,得到广大患者的接受与认可[5]。艾灸疗法具有调理脏腑、温中补虚的功效,其中天枢、足三里、中脘等穴位具有温补脾胃,调节气机的作用,可减少肠道反应,确保肠道吸收,改善病情[6-8]。而中药保留灌汤中大黄、黄芩、黄柏等可有效起到燥湿止泻、清热利湿的功效。两种护理方式有机联合,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升其治疗成效。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的总成效为96.67%,对照组患者的总成效为7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观察组患者的腹泻、腹痛、粘液血便等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克罗恩病和结直肠炎患者实施艾灸配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干预方式,可提高疗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治疗与护理成效十分明显。

[1]陈明,王承党.炎性肠病的危险因素[J].医学综述,2009,15(17):2608-2611.

[2]Arie Levine,Sibylle Koletzko,Dan Turner,等.欧洲儿科胃肠病学、肝病学和营养协会儿童及青少年炎症性肠病诊断的改良波尔图标准(2014年版)[J].中华儿科杂志,2016,54(10):728-732.

[3]郑维英,徐玲.中医护理干预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8(14):147-149.

[4]马洁,唐纯芬,唐玉兰.改良式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护理[J].四川中医,2014,32(5):173-175.

[5]陈艺英.中药保留灌肠联合艾灸治疗慢性盆腔炎60例临床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4,23(17):66.

[6]孔令敏,路国涛,万小娟.肠内营养在克罗恩病治疗中的护理和效果[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20):166-168.

[7]王珂,徐金中,黄迎春,等.外科加速康复团队在护理克罗恩病患者中的应用与效果观察[J].东南国防医药,2017,19(3):311-314.

[8]余红梅,彭南海,丁岚,等.临床护理路径在克罗恩病肠内营养治疗中的应用研究[J].肠外与肠内营养,2015,22(6):382-384.

猜你喜欢
粘液克罗恩灌肠
无法进食、暴瘦腹泻……警惕“穿肠烂肚”的“绿色癌症”
克罗恩病一种消化道疾病
乳腺粘液癌8例临床病理分析
克罗恩病与肠系膜脂肪
神奇的粘液菌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小儿腹泻病的疗效评估
灌肠方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
小肠克罗恩病临床诊治分析
不同温度退黄灌肠液治疗肝胆湿热型黄疸90例
栀子金花汤保留灌肠治疗肛窦炎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