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药罐治疗腰腿痛的疗效观察

2017-02-26 02:17冯卫华邵萍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年36期
关键词:药罐腰腿痛疗程

冯卫华 邵萍

腰腿痛是脊柱科常见的一种疾病,现代医学对腰腿痛诊断尚不明确,医学影像学表现不能完全解释临床现象。腰腿痛为腰部或腿部疼痛疾病的总称,患者往往病因复杂,表现为腰腿放射性疼痛,且症候反复发作,大大影响生活质量[1-3]。由于起病隐匿,临床症状不典型或疼痛时轻时重,不易引起重视,常常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机。且西医治疗方式效果改善不尽满意。临床实践过程中发现拔药罐疗法可以缓解疼痛症状。2017年1—10月,在卧床及物理治疗的基础上,对患者辅以拔药罐治疗,疗效显著,具体研究思路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7年1—10月本院脊柱科收治的腰腿痛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病例病情均经诊断为腰痛,对自身疼痛及一般状况具备判断表达能力,且了解并同意接受该项治疗,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其中,男性32例,女性36例,年龄25~56岁,平均年龄为(45.60±3.74)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35例,对照组33例。68例患者入院后均完善影像学检查包括X线片、CT扫描、MRI检查。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诊断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并排除严重心、肝、肾等功能不全患者;全身性疾病患者。

1.2 方法

两组均采用卧床休息、物理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拔药罐疗法。将急性子4 g,白芷4 g,透骨草6 g,桃仁2 g,天花粉4 g,乳香2 g,穿心莲叶4 g,威灵仙4 g,独活4 g,羌活4 g,制川乌6 g,淡干姜2 g,细辛1 g,地鳖虫2 g,红花4 g,川芎4 g,赤芍4 g,当归4 g,炙麻黄2 g装入纱布袋内,扎紧袋口,与竹罐一同放入电饭锅中,加入约4 000ml清水至没过药包及竹罐,浸泡半小时,沸水中煮沸10分钟,用卵圆钳夹取竹罐,罐口朝下流尽药液后在干毛巾上拍动2~4下,以上臂内侧不烫为度时迅速吸拔于相应的主穴(委中穴、承山穴、肾俞)及配穴 (腰阳关、腰夹脊、大肠俞、阿是穴),留罐8分钟,观察患者的局部情况。一周2次一个疗程,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定。

1.3 观察指标

1.3.1 疼痛程度评价 采用数字疼痛分级法(NRS)评分0表示无痛,10表示最痛,数字越大表示越痛。分别测定入院当天、1疗程、2疗程后腰腿部疼痛情况并进行分析评价。

1.3.2 疼痛缓解率 完全缓解(CR):完全无疼痛,NRS减少到0分;部分缓解(PR):疼痛较前明显减轻,睡眠不受影响,NRS评分减少1/2~3/4;轻度缓解(MR):疼痛较给药前减轻,但是仍明显疼痛,NRS评分减少小于l/2;无效(NP):疼痛与给药前比无减轻,NRS评分无减少。有效率=显效率(部分缓解+完全缓解)+微效率(轻度缓解)。

1.3.3 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 使用汉化版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4],ODI量化表包括9个部分(腰痛或腿痛程度、个人生活料理情况、睡眠状况、提举重物情况、坐立状况、行走状况、站立情况、旅行状况、社会生活状况),每部分包含6个选项,分别代表0~5分,填完量表后计算得分,指数=[实际得分/(5×回答的问题数)]×100,分数越高,说明功能障碍越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68例患者均2个疗程后好转出院。其中,观察组有2例因拔药罐后局部水泡而终止疗程,其余患者均完成2个疗程的拔药罐治疗。

2.1 两组NRS评分比较

患者入院当天,两组患者NR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个疗程后,观察组NR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个疗程后,观察组NR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RS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RS评分比较(±s,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观察组 8.73±0.51 3.53±0.37 0.91±0.42*对照组 8.80±0.47 4.03±0.66 2.87±0.56

2.2 两组患者疼痛缓解率比较

两组患者疼痛缓解率比较,观察组患者疼痛缓解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因此,拔药罐可以显著提高腰腿痛缓解率,有效控制腰痛发作。

表2 两组患者疼痛缓解率 [n(%)]

2.3 两组患者功能障碍指数评价对比

患者入院当天,两组患者的ODI指数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个疗程后,观察组ODI指数低于对照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个疗程后,观察组ODI指数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加用拔药罐后,患者功能障碍指数显著下降。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ODI指数比较(±s,%)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ODI指数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观察组 43.62±1.65 17.16±1.37 7.21±0.57*对照组 46.47±1.73 20.33±1.56 18.53±1.22

3 讨论

腰腿痛相当于中医的“腰痛”,属于中医文献的“腰痹”。《诸病源候论.腰脚痛病候》说:“肾气不足,受风邪之所为也,老伤则肾虚,虚则授于风冷,风冷与正气交争,故腰脚痛”[5]。《素问·痹论》曰:“痛者,寒气多也,有寒故痛也。”现代人由于体弱、长期劳作、脏腑功能减退等,容易出现气血亏虚、卫外不固,长期劳力过度用力不均,姿势不正确等,易导致肌肉、韧带、筋膜、关节等受损,复感风寒湿等外邪,导致瘀阻脉络,气滞血瘀。因此“气滞血瘀、寒湿痹阻、肝肾亏虚”是其基本病理特点。除此以外其病位在:肝、肾、筋。如上所述补肾筋骨、活血化瘀为此病的治疗原则[6-8]。

拔药罐疗法是具有中医特色的传统治疗方法,清代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中提到“火罐气”说“罐得火气合于内,即牢不可脱……内烧起红晕,罐中有气水出,风寒尽出”。根据患者不同的临床症状,辩证选穴拔罐。拔药罐疗法原理是通过拔罐法对穴位的负压吸引加上活血补肾中药方双重作用深入奏理、脏腑、通过经络作用于身体,达到补肾助阳、温经散寒、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之功效。方中川芎、红花、赤芍、桃仁、当归可行气活血,川乌、细辛、威灵仙、羌独活等温阳通经、祛风寒湿,土鳖虫、急性子、透骨草等搜剔通络等。加之拔罐可与药物起到双重作用,共奏补肾助阳、温经散寒、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之功效。

本研究结果提示药罐拔药罐疗法治疗腰腿痛疗效较为显著,优于单纯应用卧床休息、物理疗法基础治疗者。可显著改善患者腰腿部的疼痛,提高生活质量,而且临床使用方便、安全无明显的不良反应,中医中药简便效廉。

[1]梁煜坤.腰腿痛的CT及MRI诊断分析[J].中国CT和MRI杂志,2016,14(5):122-125.

[2]冯庆智,黄广,龙世亮.不明原因腰腿痛运用多层螺旋CT腰骶神经重建诊断的价值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18):104-105.

[3]邱其良.腰腿痛病例临床影像学分析[J].CT理论与应用研究,2009,18(2):92-98.

[4]邱继忠,范春明,韦凤媛,等.拔药罐治疗急性面神经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3,13(21):146.

[5]郑光新,赵晓鸥,刘广林,等.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定腰痛患者的可信性[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2,12(1):13-15.

[6]戴新娟.临床护理篇[M]//戴新娟.实用中医护理学.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34-67.

[7]路华杰,杨敏,彭晓艳.中医综合治疗颈肩腰腿痛49例[J].河南中医,2015,35(5):1032-1034.

[8]邱东升,张运红.针刺电针拔罐加TDP照射治疗腰腿痛44例临床分析[J].针灸临床杂志,2013,30(12):6-7.

猜你喜欢
药罐腰腿痛疗程
药罐
药罐
医针灸综合治疗颈肩腰腿痛的临床效果
碘131治疗要“小隔离”
治疗腰腿痛验方
中药面膜祛除黄褐斑
中药外敷治疗乳腺炎验方
药罐
推拿治疗腰腿痛386例疗效观察
骨刺与腰腿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