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改善及依从性提高的影响

2017-02-26 02:17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年36期
关键词:终末期维持性依从性

血液透析是各种肾病终末期实施的维持治疗的主要方式,通过体外血液循环的方式对血液中的有毒物质等进行净化[1]。血液透析可以维持患者的生命,但是透析本身也会对患者造成一定的影响,发生不良反应,如呕吐、无力、脱发等,造成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甚至有的患者放弃治疗,所以治疗期间护理工作的开展非常重要。本文主要研究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护理干预对生活质量改善及依从性提高的影响,采用数字随机法,将2014年1月—2017年3月收治的60例采用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分成两组,现将研究资料整理并作如下的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采用数字随机法,采用数字随机法,将2014年1月—2017年3月收治的60例采用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分成两组,每组各30例。收集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即治疗护理、生活护理。

观察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首先对患者的资料进行全面的收集,包括患者的身体状况,治疗方案,治疗时间等,制定独立档案,保证护理的持续性和有效性。通过对患者的情况评估,确定干预重点,风险事件等情况,首先开展有效的心理护理,采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对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的优劣势等进行讲解,告知患者积极配合的重要性;指导患者如何辨别理性情绪和非理性情绪,可以通过情绪转移法、升华法等将不良情绪进行疏解,积极面对疾病,面对生活;并与患者家属保持良好的沟通,家属是患者的后盾,应给予家庭的温暖,对患者不良情绪及时的引导;护理人员应多给予尊重和理解,对患者治疗期间的小情绪也应重视,给予患者亲人般的温暖。对透析治疗的配合重点,注意事项等全面的告知,实施各项操作前与患者沟通,告知其目的级过程,避免患者过度的紧张。同时对于液体摄入干预,告知患者液体燃料摄入应掌握好量,一旦液体摄入量过多,容易造成血压异常、心衰等情况的发生;并指导患者及家属如何根据失液量和尿量准确计算摄入量,保证液体的摄入量。饮食干预,患者接受血液透析,对有害物质的清除同时也造成部分微量元素的大量缺失,营养患者的营养状况,而患者营养的维持,对提高患者免疫力,机体的抵抗力等具有重要的作用;护理人员指导患者及家属饮食的禁忌,严格限制钠、磷盐的摄入量;饮食应合理搭配,保证充足的热量和营养;对于鸡蛋等高蛋白的食物,新鲜的蔬果,易消化面条等都是首选。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依从性以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

1.4 判定标准[2]

患者血液透析依从性采用ESRD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治疗依从性量表,调查包括饮食、饮水、用药、方案四方面。生活质量调查采用质量(QOL)评进行相关的判定。

1.5 统计学方法

本次数据分析采用SPSS 19.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后生活质量对比

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前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s)

观察组 30 55.19±5.49 17∶13 1.57±0.84对照组 30 56.53±5.87 18∶12 1.61±0.83 P值 - >0.05 >0.05 >0.05

表2 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后生活质量对比(±s,分)

表2 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后生活质量对比(±s,分)

观察组 30 42.2±4.4 81.5±4.3对照组 30 42.5±3.8 62.1±3.6 t值 - 0.892 7.938 P值 - >0.05 <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

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前各项依从性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各项依从性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比较(±s,分)

表3 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比较(±s,分)

观察组(n=30) 护理前 20.11±2.98 16.89±2.38 22.63±2.08 17.11±2.16护理后 24.39±2.73 22.73±2.79 25.61±2.75 22.13±2.58对照组(n=30) 护理前 20.36±2.35 17.01±2.09 21.98±2.75 17.84±2.05护理后 21.39±2.84 19.88±2.59 22.84±2.37 20.11±2.04

3 讨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是对于肾病终末期患者进行生命延续的主要方式,通过对患者血液进行体外循环的方式,维持机体的电解质平衡,减轻水钠负荷等,达到延长患者生命的目的[3-4]。但是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会对患者造成一定的不良反应,加之患者受到病情的影响,容易心情低落、暴躁,对治疗存在抵触心理,各项治疗的依从性低,影响效果以及患者的生活质量。需要注意的是,患者选择接受血液透析治疗,并非短时间内作用明显,往往需要长时间、每周多次的透析治疗,而在此过程中,良好的护理工作就十分重要,临床发现,接受血液透析治疗患者中多数受到很多客观因素的影响,心理状况堪忧,配合度、依从性不佳,而且血液透析所需要较长的周期,患者非常容易诱发血压异常、营养不良、心力衰竭等并发症,需要予以重视[5-6]。优质的护理干预的实施,通过与患者的深入接触,全面疏导患者的不良情绪,鼓励患者,并对治疗中各项情况进行详细的说明,积极解答患者的问题,使患者对治疗有信心,积极配合治疗以及护理工作的开展[7-9]。

本次研究结果充分说明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实施优质的护理干预,对患者的依从性提高有明显作用,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显著的改善,降低患者治疗的痛苦。

[1]雷延兰,罗玲,陈莉,等.协同护理模式对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透析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血液净化杂志,2016,15(1):58-62.

[2]胡晓萍,熊迎春,徐李鹏,等.协同护理模式对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6,22(1):6-8.

[3]冯敏芳.协同护理模式对血液透析患者的效果分析[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6,29(2):265-266.

[4]魏萍,罗红丽,邓静敏,等.协同护理模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河北医学,2016,22(1):163-166.

[5]章丹.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用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效果评价[J].中华全科医学,2015,13(8):1371-1373.

[6]魏俊娥.营养护理对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实用医学,2015,6(5):71-73.

[7]江春燕,王维红,伍丽珍,等.营养护理干预改善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观察[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3(23):32-33.

[8]张静,郭立华.营养护理对改善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19):240-241.

[9]胡艳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病毒性肝炎感染预防护理体会[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12):261-262.

猜你喜欢
终末期维持性依从性
透析及非透析终末期肾脏病患者血管钙化情况和影响因素分析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探讨心理干预在终末期肿瘤患者康复中的临床作用
腹膜透析在有腹部手术史的终末期肾病患者中的应用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现状及研究进展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体液分布情况与营养状况的关系
健康教育对改善癫痫患儿治疗依从性的效果
高通量血透治疗终末期肾病的效果分析
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第1年内的生存状况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