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大胆的王璡

2017-03-05 01:00
杂文月刊 2017年23期
关键词:昌邑洪武知府

●严 阳

明人朱国祯的《涌幢小品》卷之十三“埋羹撤茶”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王璡(音 jīn,意思是像玉的石头,很美),昌邑人,洪武初,以儒士历宁波知府。堂馔用鱼肉,命埋之,号埋羹太守。有给事来谒,具茶,给事为客居间,公大呼撤去。给事惭而退,又号撤茶太守。

昌邑,位于山东半岛西北部,潍河下游,莱州湾畔,今天是潍坊市下辖的县级市。明朝洪武年间,从这里走出的一个名叫王璡的人,这个人待人接物很有些个性。他担任宁波知府的时候,竟然让人将“堂馔”(时政事堂的公膳,类似于今天的公务餐)埋了——显然是他对高标准的“堂馔”看不惯,决意取消它。更夸张的则是,有给事中来拜访,手下之人为其准备了茶水,他在发现之后居然也让人撤下了——这应该因为他试图节约这笔费用。

前者从操作层面来说,难度并不是很大——只要做知府的嘴巴不太那么馋,问题较好解决,因为他可是地方政府的一把手,属于他权力范围内的事,他可以说了算,但是,公然让人撤下用来招待给事中的茶水,那是需要一定底气和胆量的——给事中品级未必很高,但因为负责的是弹劾百官的监察工作,权力很不小。所以,王璡命人撤去茶水,有斗胆摸老虎屁股的意思;而老虎的脾气我们是知道的,那可并不好惹。

这让人想起了今天我们常说的这样一句话:无私者无畏。为什么“无私者”能够“无畏”?道理很简单:当一个人少一些私心杂念的时候,自然可能行得正、坐得也正,屁股上没有不干净的东西;而且屁股上没有不干净的东西,那么,哪里会怕人掀你的裤子?与此同时,这样的人通常也不会把官帽太当回事,如此这般,别人能拿什么威胁与吓阻你呢?

如果一个社会里像王璡这样的官员不是一个两个,而是层出不穷、遍地都是,那么,这个社会官场腐败发生的可能性必然大大降低;如果官场上“官风”很清、很正,那么,“民风”绝对不会差到哪里去——前者对后者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是众所周知的。可惜的是,因为人性的弱点,更因为封建社会娘胎里带来的很多毛病,决定了即便是在开国之初还有几个王璡的话,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样的人最终也会越来越少,并且对社会、对国家的影响逐渐变得无足轻重。

因此,我们不由得感叹,这王璡真的好大胆。而在明朝末年,社会和朝廷颓势难挽的背景下,曾经的朝廷首辅朱国祯为什么会想起王璡这个“埋羹太守”“撤茶太守”呢?这一定是有原因的。然而,到底是什么原因我们却永远也不会知道了,因为他有关王璡的故事讲到这里就戛然而止了。

猜你喜欢
昌邑洪武知府
书法作品
书法作品
春满人间
怎能说没人知道呢
A Study of the Linguistic Features of O. Henry’s Novels in High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济公传
昌邑市不动产登记实现“一窗受理、20分钟办结”
昌邑大姜
远处识人
The effect of a curved bed on the discharge equation in a spillway with a breast w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