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浆白介素及C反应蛋白检测研究

2017-03-06 09:01朱波
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 2017年4期
关键词:白介素冠脉血浆

朱波

(湖北医药学院附属随州医院,湖北 随州 441300)

临床研究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浆白介素及C反应蛋白检测研究

朱波

(湖北医药学院附属随州医院,湖北 随州 441300)

目的观察与分析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血浆白介素及C反应蛋白变化。方法选取于2016年2月-2017年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患者30例作为实验组,另选择30例健康检验者为对比组,取两组患者血液进行白介素与C反应蛋白检测,比较两组检验者的检测结果。结果比较两组检测结果,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首次进行就诊的患者与心肌梗死患者进行C反应蛋白检测,检测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介素及C反应蛋白能够在临床中作为急性冠状动脉发病与冠心病诊断的重要检测指标,也是临床中预防急性冠状动脉发病的重要检测方式,在临床检测中有着重要意义。

急性冠脉综合征;血浆白介素;C反应蛋白检测

近年来,我国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发病人数也在逐年升高,对其进行血浆白介素及C反应蛋白检测能够有效预防心肌梗死的发生,在临床中具有一定意义与价值[1]。此次笔者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浆白介素及C反应蛋白检测进行研究,详情如下文所述。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于2016年2月-2017年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患者30例作为实验组,另选择30例健康检验者为对比组,其中实验组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2例,患者年龄介于45岁-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5.3±7.2)岁,30例患者无心血管疾病、无感染性疾病、无肿瘤;对比组男性16例,女性14例,患者年龄介于45岁-7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4.9±6.8)岁,两组检测者的临床一般资料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可行比较分析。

1.2 方法 对两组检测者进行抽血,均在空腹状态下,采用无菌静脉采血程序对研究对象进行采血5 mL,在室温下静置60 min,用离心机进行离心处理,调整为2,000 r/min,离心10 min,将血清分离开,在温度为-20oC环境中进行标本的保存,若行检测则将其恢复到室温。不可多次冻融,以免失去抗体活性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1.3 检测方法 本次血浆白介素检测分为IL-1与IL-6,均选择美国公司提供的试剂盒,并同时采用双抗夹心ELISA法,按照其说明书中的操作标准,合理进行安排检测,检测最终以标准品的浓度为横坐标,以OD值为纵坐标,做以标准曲线,观察检测数据的变化情况,根据血清样品OD值,在标准品曲线上查找相应浓度;而C反应蛋白检测则选择美国公司生产的CX7型生化仪进行超敏检测,选择该公司原装进口试剂,操作过程需严谨,保证检测的准确性。

1.4 统计学方法 选择SPSS 17.0统计学软件分析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浆白介素及C反应蛋白检测数据,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实验组与对比组的白介素检测与C反应蛋白检测的结果 对比组(30例)IL-1(25.3±6.9)pg/mL,IL-6(97.3±37.8)pg/mL,C反应蛋白(2.98±2.26)mg/L;试验组(30例)IL-1(48.5±11.7)pg/mL,IL-6(195.2±47.6)pg/mL,C反应蛋白(25.98±13.42)mg/L,统计学值分析两组IL-1t值为9.355,P值为0.000;IL-6t值为8.822,P值为0.000,C反应蛋白t值为9.256,P值为0.000。

2.2 比较急性冠状动脉各型患者血浆白介素检测与C反应蛋白检测的结果 30例患者中有18例患者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12例为心前区疼痛,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IL-1(48.5±11.7)pg/mL,IL-6(195.2±47.6)pg/mL,C反应蛋白(25.98±13.42)mg/L,心前区疼痛患者IL-1(45.2±8.7)pg/mL,IL-6(191.6±41.7)pg/mL,C反应蛋白(8.74±2.31)mg/L,统计学值分析IL-1t值为1.239,P值为0.221;IL-6t值为0.311,P值为0.756,C反应蛋白t值为6.934,P值为0.000。

3 讨论

在临床中急性冠脉综合征会出现不稳定心绞痛、心肌梗死及心脏性猝死,其属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由稳定变为不稳定,最终形成血栓,而急性冠状动脉的发病会导致冠状动脉血管阻塞,进而心肌缺血,患者因缺氧而导致心脏病[2]。该疾病的发病人群一般是在40岁以上的人群中,且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一般脑力劳动者较多,在美国该疾病的发病率较高,且占人口死亡人数的30%-50%[3]。对临床患者进行白介素检测与C反应蛋白检测,具有较好的检测效果,据报道白介素检测出患者在发病时体内的IL-1、IL-6有明显增高,而对于不同类型冠心病白介素检测的检测结果基本一致,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而C反应蛋白检测结果差异较大,C反应蛋白检测能够作为斑块破裂标志物,能够有效预测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在临床检测中具有一定的意义与价值,为冠心病患者做临床检测提供有效的依据[4]。

综上所述,血浆白介素检测与C反应蛋白检测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应用中有着重要的意义,能够有效检测较为敏感的心血管预测因子,建议冠心病患者定期进行血浆白介素检测与C反应蛋白检测,以有效预防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发生。

[1]胡陶, 刘荣均, 周宏, 等.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浆白介素及C反应蛋白检测分析[J]. 中国保健营养, 2016, 26(24):347.

[2]许涛, 刘和俊. 血清白介素-18、基质金属蛋白酶-9及血浆纤维蛋白原与急性冠脉综合征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研究[J].安徽医药, 2016, (2): 308-311, 312.

[3]周选民, 刘梅讯, 李小力, 等.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接受经皮冠脉介入治疗后血浆IL-12水平变化及相关性分析[J]. 中国医药导报, 2016, 13(16): 19-22.

[4]周选民, 王立琴, 刘梅讯, 等.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局部IL-12水平及与短期不良预后的关系[J]. 中国医药导报, 2016,13(17): 50-53.

猜你喜欢
白介素冠脉血浆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血浆置换加双重血浆分子吸附对自身免疫性肝炎合并肝衰竭的细胞因子的影响
冠脉CTA在肥胖患者中的应用:APSCM与100kVp管电压的比较
256排螺旋CT冠脉成像对冠心病诊断的应用价值
冠脉CT和冠脉造影 该怎样选
血浆B型利钠肽在慢性心衰诊断中的应用
银屑病患儿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6、白介素8的检测
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相关血浆氨基酸筛选
白介素25 、33 在慢性荨麻疹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