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思想道德建设中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实践反思

2017-03-06 20:52俞晓玲赵雪芹
课外语文·中 2017年3期
关键词:小学德育反思渗透

俞晓玲?赵雪芹

【摘要】在社会文化体系要素逐渐多元化的今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思想道德建设中逐渐被“边缘化”,尤其是市场经济带来的物质富足和互联网冲击,“尊老爱幼”“拾金不昧”“助人为乐”等传统美德有可能出现“断层”危机,因此在小学思想道德建设中促进优秀传统文化渗透是十分必要的。笔者在本文中结合“民族地区如何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校园”这一课题展开研究,在分析传统文化渗透小学思想道德建设必要性的基础上,提出相关的解决策略,并针对实践进行教育反思。

【关键词】小学德育;传统文化;渗透;反思;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广义上的优秀传统文化是多民族文化的共同体,由于地理环境、民俗风俗、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差异,传统文化中的德育资源并不具备统一性,尤其在民族地区的应用,需要做到有针对性、目的性的筛选。同时教育界普遍认为,小学阶段是展开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学生可塑性强、接受文化熏陶积极,同时也处于文化糟粕影响的重要年龄,在学校道德建设中进行传统文化渗透可以发挥双重功效。

一、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思想道德建设中渗透的必要性

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是学校教育中思想道德建设取之不尽的“宝藏”,但就目前来说,这座“宝藏”却处于“开发不足”的状态。

从20世纪80年代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越来越多的外部文化进入中国社会,也逐渐渗透到学校教育环境——相对而言,这种渗透并不是基于教育功能或传播功能的渗透,而是随着消费行为实现的渗透,如洋快餐、洋节日、洋明星等。相应地,消费行为本身就带有“趋利性”,在价值观层面的取向存在或多或少的偏差,而作为“洋文化”主要消费群体的青少年,大多处于人生观形成初期,尤其是小学阶段的学生,社会经验少、知识不丰富、辨别能力差,加上好奇心盛的特点,很容易在成长关键时期造成人生信仰、价值观念和思想道德的混乱。

当前,互联网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小学生也是重要的用户之一。不可否认互联网在教育层面发挥的积极作用,但互联网是一柄“双刃剑”,其中也充斥着很多不良内容。更重要的是,互联网文化起源于国外,它所代表的現代文化理念和认识,对传统文化本身就是一种冲击。同时,国内近年来也出现越来越多“崇洋媚外”的文化势头,国外的文化糟粕进入国内被“视为珍宝”,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要素却被人为地掩埋、弱化,这种现象不仅不符合主流文化发展趋势,同时也存在很大的人为操作要素,如一些商家为了吸引人眼球、突出新鲜感,会大量地引入一些国外文化要素,甚至是曲解情况下的文化形态。相应地,刻意回避甚至贬低传统文化中的优秀资源。

小学阶段是学校教育的初始阶段,也是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塑造学生优良道德品质的重要阵地。习近平主席说:“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思想道德建设中的渗透,是民族情怀、国家精神、文化基因的传承,也是增强民族自豪感、自信心的途径,对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水平提高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小学思想道德建设中优秀传统文化渗透策略与反思

(一)策略

第一,立足德育教材,科学应用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我国学校教育设立了相对完善的思想道德课程体系,在开展教学活动中,思想道德方面的内容传递依赖于常规教学模式,这就在无形中放大了教材的功能。结合当前德育教材而言,在内容设置上普遍存在于现实脱节的现象,过度地强调道德标准的建立,强调学生遵守,并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这很容易引起小学生的逆反心理。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将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融入德育教材编写中,形成更生动、有趣、形象的模式,从兴趣引导出发;同时,还可以编写配合小学思想道德建设的读物,配合常规教学模式展开,如选编一些地域文化中典型德育效应的文化内容,更容易获得学生的认同感。

第二,立足学校环境、构建优秀传统文化渗透机制。小学阶段的主要教育途径是课堂教学,在资源、空间、时间相对有限的情况下,所发挥的思想道德建设能力也很有限。事实上,“德育”并非只是学校的任务,从人才培养的角度出发,良好的道德品质需要从社会各个层面展开干预。立足学校环境,加强与家庭和社会的联系,在日常生活中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三位一体”的德育模式下,能够最大限度地对小学生产生思想熏陶。

(二)反思

本文研究是立足于少数民族集中的小学环境展开的,对于少数民族小学生而言,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远比汉族小学生更困难,一方面是由于汉文化在传统文化领域占据主导地位,另一方面,小学生古文化知识严重欠缺,对于一些传统文化典故、历史等内容知之甚少,这给思想道德建设带来了一定的挑战。笔者分析认为,可以从宏观层面的社会公德体现的显性价值观入手,在简化理解难度的前提下,促进小学生个人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

三、结语

总体而言,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是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庞大、复杂的文化体系,既包括精英文化也包括民俗文化,即包括大统一朝代背景下形成的精神价值观,也包括地域文化特色突出的封闭体系,对中国社会的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同时也直接作用于中国人民的精神、心理和价值取向;将其作用于小学思想道德建设中,不仅能够提供丰富的德育资源和方法,同时也从新生代层面实现了优秀传统文化的延续,具有重要价值和深远影响。

参考文献

[1]阿吉然木·热合曼.新形势下的小学德育教育探究[J].赤子(上中旬),2014(22).

注:本文为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课题立项号:GS[2016]GHB1419“民族地区如何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校园”)研究成果。

(编辑:郭恒)

猜你喜欢
小学德育反思渗透
新形势下小学德育教育浅析
如何在小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小学德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中学生早恋案例分析及反思
新时期中学美术课教学方法的思考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