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救院前14例呼吸心搏骤停患者自主循环恢复原因分析

2017-03-08 10:28安彦君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20期
关键词:心肺成功率指南

安彦君

(太原市急救中心,山西 太原 030000)

抢救院前14例呼吸心搏骤停患者自主循环恢复原因分析

安彦君

(太原市急救中心,山西 太原 030000)

目的 观察与分析100例院前心肺复苏情况,以期提高成功率。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心肺复苏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相关病历资料,治疗措施(应用2015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并对其效果进行观察,同时分析其中自主循环恢复的原因。结果 实施心肺复苏术患者100例共成功14例(14%),按照指南实施心肺复苏术(包括胸外按压人工通气和除颤)越早成功率越高。结论 心肺复苏术是强烈推荐对心脏呼吸骤停患者重要措施,院前复苏成功的关键在于早期高质量的胸外按压,尽早选择除颤,药物复苏功效有限。

心博骤停;2015心肺复苏美国心脏协会指南;胸外按压;除颤

院前心博骤停(cardiac arrest,CA)最常见的心电图表现为近似直线心电图,常无实施抢救的机会,其次为心室颤动无脉性室速,转复的大都是这类患者,电—机械分离患者相对比较少见,抢救成功率也较低。院前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博骤停转复是非常困难的,在国内被转复的患者必然契合一定的时机。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简称CPR),是每个临床医生必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是目前抢救呼吸心博骤停强烈推荐的技术,包括胸外按压、人工气道、电击除颤及药物复苏等。院外复苏成功率的高低反应出一个国家急救水平优劣。2015年心肺复苏指南将心肺复苏生存链分为院外和院内两个部分,院外生存链仍沿用2010年指南,分为5个部分包括:①早期评估患者并呼救;②即刻开始有效的心肺复苏;③准备完毕即刻除颤;④基础及高级急救医疗服务;⑤高级生命维持和骤停后护理。据资料统计:70%以上的呼吸心博骤停发生在院前。院外心博骤停往往都超过黄金抢救时间4 min,抢救的成功率极低。就我急救中心统计院前生存率远远低于在4 min内进行基础生命支持(CPR-BLS),10 min内进行高级生命支持(ALS),43%生存率。心肺复苏术主要保证了人体大脑血氧供应,保证脑灌注压,保证在自身呼吸心博回复后有较低的缺血性后遗症如痴呆等。我们国家非常重视心肺复苏术的推广使用,更是在近期开展了心肺复苏进万家的活动,在这样的背景下相关数据统计显示院内的心肺复苏术成功率不足24%,而院外更低低于4%[1]我中心统计在2010年以前不足1%。就此现象太原市急救中心依据专家解读2015版心肺复苏指南,对全体中心医务人员进行相关培训,扎实流程深入探讨将其转化到实际工作中去,选取各种病因心博骤停的院前患者100例,按照2015指南设定的相应院前流程实施心肺复苏术,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心肺复苏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新流程都实施了心肺复苏术。心搏呼吸骤停的诊断标准为[2]:心脏骤停的典型“三联征”包括:突发意识丧失、呼吸停止和大动脉消失,临床表现为:①突然摔倒,意识丧失,面色迅速变为苍白或青紫。②大动脉搏动消失,触摸不到颈、股动脉搏动。③呼吸停止或叹息样呼吸,继而停止。④双侧瞳孔散大。⑤可伴有因脑缺氧引起的抽搐和大小便失禁。⑥心电图表现:心室颤动,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近似直线及电机械分离。选取的100例研究对象病历资料,年龄20~78岁,平均(43.00±2.00)岁,男58例,女42例,同时选取了不同类型的病因:其中心血管类疾病最多38例(38%),脑血管疾病逐年增加25例(25%);外伤较往年较少15例(15%);呼吸系统疾病12例(12%),中毒及其他10例(10%)。院外自主循环恢复14例(14%)。

1.2 研究方法

回顾性观察与分析2016年全年院前呼吸心博骤停患者100例进行心肺复苏院前病例记录,以《2015年AHA心肺复苏指南》相关标准制定了适合于院前的急救方案,出诊医务人员、病案室及总调联合针对患者性别、年龄、心脏骤停原因和心肺复苏术及其效果等相关内容进行观察与统计,并分析其自主循环恢复原因和结果[3]。

1.3 院外心肺复苏术流程

①确保现场环境安全。②判断有无意识,如无意识启动应急反应系统,使患者去枕后仰于地面或硬板床上。③暴露并观察评估胸廓有无起伏确定有无呼吸或叹息样呼吸同时判断患者的颈动脉搏动两项同时进行(5~10 s内完成)。④应立即进行高质量胸外心脏按压,按压深度和频率要求为:对于心脏骤停的成年患者,施救者以每分钟100~120次的速率进行胸外按压较为合理;在徒手心肺复苏过程中,施救者应以大于2英寸(5 cm),小于2.4英寸(6 cm)的深度对普通成人实施胸部按压;施救者应尽可能减少胸外按压中断的次数和时间,尽可能增加每分钟胸外按压次数,尽量提高胸外按压在整个心肺复苏中的比例,目标比例为至少60%。⑤急救人员充足可同时进行打开气道,并清理口腔、鼻腔异物,特别是老人的假牙一定要清除。⑥球囊-面罩通气辅助呼吸和及时行气管内插管给予足够的通气(30次按压后2次人工呼吸,每次呼吸超过1 s,每次必须使胸部隆起),但不应该给予过量通气(即呼吸次数太多,或呼吸用力过度)。为了方便施救者简化记忆对于建立高级气道患者使用每6 s一次通气即10次/min的通气⑦尽早使用除颤仪,应在设备可供使用后尽快尝试除颤,最好使用AED或电极片除颤,在持续心电监测下,除颤能量的选择按照初始计量为生产厂家推荐计量能量相对较小为双向波150 J,然后除颤无效再提高能量至双相波除颤200 J。也可以直接以最高能量除颤。⑧按压除颤间隙开放静脉通道,常用复苏药物为肾上腺素、利多卡因或胺碘酮等复苏药物。因不可电击心律引发心脏骤停后,应尽早给予肾上腺素。

2 结 果

针对院前心肺复苏术患者100例的情况直视下立即实施者10例,10例均为可除颤心律,除颤时间为≦2 min,成功复苏8例,除颤后未恢复窦性心律失败2例,复苏成功患者8例复苏后均送入CCU继续治疗,在120 min内完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均好转出院未见后遗症。5 min≤开始复苏时间≥10 min实施者25例,成功4例均为可除颤心律,除颤时间平均6 min,院前即恢复窦性心律,转入CCU2例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入急诊ICU2例,其中1例出院后有明显的精神症状,其余恢复良好3例。10 min以上者65例,院前复苏成功0例。复苏失败65例,65例均为为不可除颤心律,持续抢救30 min以上,其中患者20例转入急诊科继续抢救,院内转复为0例,其余45例在院外宣布患者死亡。

3 讨 论

院前呼吸心博骤停患者所处环境较为复杂,发生突然无预见性,受患者原因如:年龄、既往病史、本次病因,院前医务人员理论知识及水平和院前急救设备装备,家人呼救时间及初始救治时间等因素的影响较大。心肺复苏术作为院前急救的重要抢救措施,对提高院外患者生存率存在极大临床价值,院外复苏的成功率直接影响到患者的出院率。因此加强对院外高危人群周围的第一目击者的培训及设定适合院前急救的心肺复苏流程是有效措施之一。

心血管疾病患者呼吸心博骤停仍然是院前心肺复苏术实施对象最为常见的,占到38%。“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患者100例中有患者10例是在院前医务人员直视下出现恶性心律失常的,即刻就实施了抢救,成功率达到80%,由此可知心肺复苏术实施时间越早、成功率就越高。后期患者出院后也没有明显后遗症生活质量较高。在一些特定的环境下如楼梯上及一些恶略环境中也特别强调中断按压时间不能大于10 s,且不能降低按压效果。[4]尽早除颤是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最有效的手段,我中心在每辆救护车内都配备有除颤仪,一旦确定为可除颤可以在3 min内完成除颤,体现了除颤在心肺复苏术中的关键地位,心脏骤停患者多数存在着室颤(80%),本次选取研究的病例复苏成功者一次除颤效果理想,80%基本都可达到转复心律。而且我们仍强调应在等待除颤器准备就绪的同时进行心肺复苏[5],而尽最大程度的保证组织器官的血流灌注以及满足其机体需要等。我们对于需要冠状动脉造影的心脏骤停后患者,无论其是否昏迷都直接转运至CCU,并在120 min内完成手术,说明紧急冠状动脉血运重建与生存率和良好的功能预后存在正相关。针对本次院前心肺复苏术患者100例的观察与分析结果发现,认为在进行合理的药物治疗对于院前转复的效果有限,按照高级心肺复苏要求为复苏患者大都使用了例如肾上腺素、利多卡因等药物,尤其在除颤按压后未复律的患者用药后并没有明显改变复苏效果。

综上所述,院前心脏骤停患者要提高复苏的成功率就必须要完善心肺复苏术这个重要抢救措施,树立早期除颤及复苏后患者送入CCU继续进一步救治的理念。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呼吸心博骤停患者的复苏率和出院率。

[1] 吴展兴.心肺复苏128例患者的急救分析[J].医学信息,2011,23(2):506.

[2] 沈 洪,刘中民.急诊与灾难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237.

[3] 2015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摘要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更[J].2015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2015:10.

[4] 2015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摘要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更[J].2015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2015:8.

[5] 2015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摘要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更[J].2015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2015:9.

本文编辑:赵小龙

R541.7+8

B

ISSN.2095-8242.2017.020.3789.02

猜你喜欢
心肺成功率指南
心肺康复“试金石”——心肺运动试验
成功率超70%!一张冬棚赚40万~50万元,罗氏沼虾今年将有多火?
中医急诊医学对心肺复苏术的贡献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
《心肺血管病杂志》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
“心肺之患”标本兼治
指南数读
论碰撞的混搭指南
研究发现:面试排第四,成功率最高等4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