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并发症原因及护理分析

2017-03-08 10:28季媛媛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20期
关键词:髋骨髋部卧床

季媛媛

(安徽省铜陵市人民医院,安徽 铜陵 244099)

浅谈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并发症原因及护理分析

季媛媛

(安徽省铜陵市人民医院,安徽 铜陵 244099)

目的 分析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并发症原因及护理。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7~2016年11月收治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64例为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归纳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的原因,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案。结果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64例,出现并发症9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4.1%。结论 针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给予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控制并发症,改善患者预后效果。

髋部骨折;围术期;并发症;护理

髋部骨折,属于骨折常见类型,骨折后,患者需长期卧床休息,由于年龄大,体质差,预后效果不理想,对术后康复造成不良影响[1]。作为疾病诊治的重要组成部分,临床护理,以患者疾病特征为指导,结合患者实际病情、性格特征等多方面因素,采取切实可行的护理干预措施,预防并发症,为临床治疗效果提供保障,改善患者预后效果[2]。基于此,为分析研究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并发症原因及护理,本文以老年髋骨骨折患者64例为对象,经回顾性分析,取得了一定成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7~2016年11月收治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64例为对象,其中,男28例,女36例,年龄62~85岁,平均(73.9false8.63)岁。致伤原因:摔伤41例,车祸伤19例,无明显外伤原因4例。本次研究的患者64例,均符合老年髋部骨折诊断标准,且对本次研究知情,并签署有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对于本次研究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64例,采用回顾性分析方式,查看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与原因,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案。

2 结 果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64例,出现并发症9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4.1%。其中,泌尿系感染1例,压疮3例,下肢静脉血栓4例,切口感染1例。

3 讨 论

髋骨骨折,是常见于老年人的一种骨折类型,具有发病率高的特点,易导致患者日常生活受到影响,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生存质量[3]。目前,手术是治疗老年髋骨骨折的常用方式,但患者术后易出现并发症。然而,科学合理的临床护理,是预防术后并发症的有效措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保障临床疗效。

3.1 原因分析

手术因素:第一,术前卧床休息时间,术前卧床时间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存在一定联系。术前,卧床时间小于3天,相较于卧床大于1周的患者,其压疮与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明显偏低。术前卧床时间越长,术后出现并发症的几率越大,甚至几种并发症同时存在,增加治疗难度,对临床治疗造成不良影响,大大降低了患者生存质量。第二,手术持续时间,针对老年患者,受年龄因素影响,机体器官出现老化,代偿能力呈现出下降趋势。一方面,基于创伤作用下,机体处于高消耗状态下,另一方面,手术创伤,导致原有创伤的损伤程度有加重倾向。同一手术下,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耐受能力不断下降,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不断上升。因此,针对高龄患者,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行微创手术,减少手术对患者的损伤,预防术后并发症。同时,手术持续时间越长,发生并发症的几率越大。据相关报道显示,手术时间大于3 h,相较于手术时间小于3 h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高。可见,术式、手术操作水平以及微创手术与术后并发症存在密切联系。

患者原因:首先,身体素质,针对单纯髋部骨折患者,一旦确诊后,及时给予治疗,并配合相应的临床护理,一般情况下,较少出现并发症。然而,若患者体质较差,甚至伴有癌症、慢性消耗性疾病等,将诱发严重的并发症,严重时,可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因此,对于身体素质差的患者,在疾病治疗的基础上,需适当补充营养,促使患者身体状况得到改善,定期进行常规检查,例如,血常规、生化检查等,一旦发现问题,例如,电解质紊乱、贫血等,需及时给予营养支持,维持电解质平衡,为患者生命安全提供保障。其次,心理素质,由于年龄大,缺乏对疾病的正确认识,加之对手术治疗存在恐惧、担心等心理,易导致患者产生消极情绪,例如,紧张、不安、烦躁等,降低了治疗依从性,不愿配合治疗工作的开展,对手术治疗造成不良影响,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几率。最后,骨质疏松,骨质疏松,是一种老年人常见疾病,据相关报道显示,针对大于50岁的人群中,女性发生骨折与骨质疏松存在联系的约40%,男性约占14%。针对骨质疏松患者,骨折后,骨愈合时间缓慢,易诱发并发症。因此,对于骨质疏松骨折患者,可适当给予维生素D、钙剂等,预防并发症。

3.2 护理措施

3.2.1 术前

第一,术前,辅助患者翻身,轻轻拍打患者背部,减少术前压疮,预防坠积性肺炎。第二,受疾病影响,加之对手术治疗缺乏了解,易导致患者产生消极情绪,例如,紧张、烦躁、不安、恐惧等,进而对手术治疗造成影响。因此,护理人员应增加与患者间的交流、沟通,主动向患者介绍髋骨骨折的基本知识、手术治疗的目的及意义和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等,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引导患者正确认识手术治疗,促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工作的开展,为手术治疗效果提供保障。同时,通过轻柔的语言、肢体动作,鼓励患者,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自信心,获取患者信任,搭建良好的护患关系,增加患者治疗依从性。第三,做好术前准备工作,例如,备皮、备血、留置导尿管等,要求禁食,待患者进入手术室后,注重保暖,辅助患者摆好适宜的手术体位,放置硅胶垫于骶尾部与足跟部等部位,防止因长时间压迫骨突部,损害皮肤。

3.2.2 术中

术中,护理人员积极配合主治医生,确保手术操作有序进行,同时,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一旦出现异常状况,需及时告知医生,并给予对症处理。术中,控制血压,避免血压大幅度波动,预防心律失常,防止血栓脱落。同时,术中,检查无菌操作基本原则,维持补液输血通路处于畅通状态下。

3.2.3 术后

第一,术后,去枕头,指导患者平卧6 h,给予持续吸氧,密切观察心电图,确保引流管处于通畅状态下。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查看切口有无渗液,检查肢端血运情况,一旦出现异常状况,立即通知主治医生,并给予对症处理。第二,术后,叮嘱患者多摄取富含蛋白、能量的食物,多吃新鲜蔬菜与水果,维持大小便通畅。第三,辅助患者翻身,预防压疮,鼓励患者采用正确的方式咳嗽,避免坠积性肺炎。术后,以医嘱为指导,及时更换药物,维持创口清洁。第四,术后,在患者身体条件允许的前提下,进行功能训练,若条件需要,可服用低分子肝素、利伐沙班等抗凝药物,防止下肢静脉血栓。针对已经形成下肢静脉血栓的患者,需给予对症治疗,例如,溶栓、滤网植入术等。护理人员协助患者进行踝关节主动背伸跖屈活动,指导患者进行小腿肌肉、肱四头肌等长收缩活动。术后2天,鼓励患者坐床,辅助患者进行扩胸运动,随后,锻炼膝关节与髋关节。术后2周,指导患者进行患侧髋关节与膝关节主动运动,在身体条件允许的前提条件下,鼓励患者下床活动。需注意的是,功能锻炼过程中,护理人员应以患者病情、耐受程度等为指导,严格控制锻炼时间与强度,以达到功能训练的目的。第五,出院指导,出院后,以患者实际病情为依据,决定卧床休息时间,卧床时,需平卧,确保患肢处于外展位状态下,不得侧卧或内收。6周内,禁止交叉双腿于膝部,避免髋关节脱位,3个月内,不得坐低沙发、爬楼梯、下蹲等,6个月内,患肢不得负重。出院时,向患者介绍早期康复锻炼的重要性,讲解日常注意事项,叮嘱患者定期到医院复查。

总而言之,针对老年髋骨骨折患者,在手术因素、自身因素等因素影响下,易导致患者出现并发症,影响患者预后效果。因此,老年髋骨骨折治疗中,在分析并发症发生原因的基础上,给予具有针对性和目的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可减少术后并发症,改善预后效果,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1] 罗 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电子版),2016,4(13):179.

[2] 传 红.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2016,3(1):90-91.

[3] 王先梅.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5,21(16):73-75.

本文编辑:赵小龙

R473.6

B

ISSN.2095-8242.2017.020.3849.02

猜你喜欢
髋骨髋部卧床
家有卧床老人,如何预防压疮
牛繁殖、饲养、卧床精细管理七法
居家运动——髋部练习(高级篇)
居家运动——髋部练习(初级篇)
居家运动——髋部练习(中级篇)
逍遥散加味降低髋部骨折老年患者术后谵妄效果观察
保胎之纠结——绝对卧床还是适当运动
一次性营养袋在卧床患者洗头中的巧用
每个人都有个包
分娩让女性更强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