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患者动脉静脉瘘护理分析

2017-03-08 10:28周海鸥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20期
关键词:内瘘血液动脉

周海鸥

(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人民医院,浙江 温州 325800)

血液透析患者动脉静脉瘘护理分析

周海鸥

(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人民医院,浙江 温州 325800)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患者的动脉静脉瘘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6月~2016年6月间我院接收并治疗的60例动脉静脉瘘血液透析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按照随机数字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对比两种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动脉静脉瘘血液透析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血液透析;动脉静脉瘘;综合护理;效果对比

血液透析是肾功能障碍、糖尿病、高血压等危重患者延长生命的一种方法,动脉静脉瘘是血液透析治疗的生命线,其功能状况直接关系到血液透析时的血液流量,因此,需要加强对动脉静脉瘘的护理,以保证血透质量,维护患者的健康[1]。本文以我院于2015年6月~2016年6月间收治的60例动脉静脉瘘血液透析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分组探讨了常规护理、综合护理两种手段的实际应用效果,具体过程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6月~2016年6月间我院接收并治疗的60例动脉静脉瘘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个研究小组。观察组患者共30例,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21~87岁,平均年龄(64.2±3.1)岁。对照组患者30例,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20~85岁,平均年龄(62.9±2.5)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资料上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①术前护理:首先,手术前应对患者进行一定的心理护理,明确手术的内容、效果、意义及必要性,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其治疗的积极性。同时,保护好患者的左上肢血管,为血液透析做好准备。②术后护理:术后,应首先加强对患者术侧肢体的保暖,避免出现血管痉挛。患者应适当抬高患肢,避免出现水肿情况。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加强手腕部锻炼,促进静脉回流。术后三天内应避免血液透析,待内瘘成熟后再使用。③穿刺护理:首先,应根据血管充盈程度及血流方向选择静脉和动脉穿刺点,穿刺时应在无菌条件下操作,穿刺两点之间的距离应在6~8 mm之间[2],穿刺成功后使用纱布覆盖在针眼处。其次,透析过程中观察针眼是否有渗血情况,嘱咐患者避免大幅度活动,保证针头的固定效果。④透析后护理透析结束后,护理人员应立即使用纱布球按压穿刺点,达到迅速止血的效果,同时嘱咐患者避免剧烈运动,待24 h后再适当的运动手臂和手掌,以促进血液循环,防止栓塞或内瘘堵塞。⑤并发症护理:常见的并发症有出血、血栓、阻塞、感染、狭窄等,护理人员应注意观察,采取对应措施来处理并发症。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护理过程中出现的并发症情况,向其护理满意度调查表,总分100分,超过80分为十分满意,60~80分之间为满意,不足60分为不满意[3]。

1.4 统计学分析

此次研究的数据均使用SPSS19.0软件进行计算和处理,计数资料用x2检验,使用n(%)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使用±s表示,当P<0.05时,两组数据所得差异显示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并发症发生率

观察组中共2例患者出现了并发症,表现为血栓1例,阻塞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6.67%(2/30);对照组中共9例患者出现了并发症,表现为血栓2例,阻塞3例,感染2例,狭窄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0%(9/30)。两组数据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中对护理过程及结果均十分满意的患者一共有15例,基本满意的患者有14例,不满意的患者仅1例,护理满意度为96.67%(29/30);对照组中十分满意的患者共有10例,基本满意共12例,不满意有8例,护理满意度为73.33%(22/3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临床实践证明,一个通畅的内瘘,不仅可以减少患者所承担的生理痛苦和心理压力,还能为其减轻经济负担,保证血液透析的效果。综合护理是一项比较先进的护理模式,它包含的内容比较多,能够有效减少动脉静脉瘘血液透析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几率,提高血液透析的安全性,保证护理质量。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出现血栓、阻塞、感染及狭窄等并发症的几率较低,仅为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达到了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两组数据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对动脉静脉瘘血液透析患者实施综合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1] 吴细英,黄春梅.护理干预在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中的疗效观察[J].赣南医学院学报,2013,01(09):129-131.

[2] 丁晓仙,陈 益.优质护理服务在预防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闭塞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2,12(09):188-190.

[3] 韩立燕.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使用中失功的原因分析和临床护理[J].中外医疗,2014,35(11):173-175.

本文编辑:吴 卫

R47

B

ISSN.2095-8242.2017.020.3846.01

猜你喜欢
内瘘血液动脉
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物理评估与实施建议
胰十二指肠上动脉前支假性动脉瘤1例
分析精准化干预在动静脉内瘘皮下血肿中的应用效果
探讨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首次穿刺的技巧与护理方法
多彩血液大揭秘
双侧腋动脉分支及右侧肱动脉分支变异一例
神奇血液
两种治疗方法对动静脉内瘘穿刺镇痛效果比较
单纯吻合指动脉在末节断指再植术中的应用
介入栓塞治疗肾上腺转移癌供血动脉的初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