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化护理干预在急性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17-03-09 10:31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74期
关键词:程序化压疮例数

于 洋

(河南省中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脑病科一区,河南 郑州 450000)

急性脑出血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脑血管疾病,头晕、失语、偏瘫等是此类患者主要的临床表现,该病发病较急,发展迅速,同时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及致死率,且也会严重损害人体的神经功能。有报道指出,此类患者多为老年人群,随着年龄的增加,该疾病的发病率也会随之增加[1]。虽然目前临床上对该病治疗已经有了较好的手段,但良好的治疗效果与有效的护理是密不可分的。有报道指出,良好的护理可有效减少患者压疮及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2]。为了更好治疗该类患者,笔者结合多年护理该类疾病患者的经验,为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为目的,对急性脑出血患者采用程序化护理干预,减少了并发症及住院时间,得到了患者及其家属的一致认可,值得临床推广并医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74例“急性脑出血”患者,均选自2014年2月~2016年9月期间,按照数字表达法分为37例的对照组(常规护理组)和37例的观察组(程序化护理干预组)。两组患者在入院后,均对其进行了相应的CT检查等,确诊为急性脑出血,均符合脑血管疾病的诊断标准。对照组男女比例23:14,年龄49~80岁,平均年龄(62.3±3.1)岁,丘脑、脑叶以及基底节的出血部位例数分别为12例、9例、16例,在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以及其他合并症患者例数分别为20例、13例、8例、5例。观察组男女比例22:15,年龄48~81岁,平均年龄(62.8±3.4)岁,丘脑、脑叶以及基底节的出血部位例数分别为10例、8例、19例,在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以及其他合并症患者例数分别为22例、14例、6例、6例。经过医院伦理会同意,两组组间比较结果显示在合并症等一般资料比较无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对其进行护理,包括提醒按时用药、保持病房室内卫生等。观察组给予程序化护理干预具体为:①根据患者年龄及病情的不同,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同时记录好患者的各项身体指标。对患者需要服用的药物在告知患者的同时,要交代患者的家属,对诱发该类疾病的原因,及发病特点向患者及其家属进行仔细讲解等。②多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语言上的沟通,要耐心对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及安抚,消除患者家属不良心态后,与之配合对患者进行鼓励,培养其乐观健康的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1.3 评估观察

对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在出院时,均对两组患者或者家属分别发放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表,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一般”和“不满意”4个等级。

2 结 果

观察组及对照组的住院时间分别为(12.35±3.12天、17.26±2.61天),前者明显优于后者,组间比有差异(P<0.05);对照组出现中枢性高热4例、3例压疮、2例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24.32%,观察组仅出现1例感染、1例中枢性高热,发生率5.40%,组间比有差异(P<0.05);在护理方面,对照组4例患者不满意、4例感觉较差,满意率21.62%,观察组仅有1例感觉不满意,满意率2.70%,组间比有差异(P<0.05)。

3 讨 论

急性脑出血患者死亡率较高,若护理不当较容易出现压疮、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极其预后。本文采用程序化护理对患者进行护理,针对患者病情的不同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给予心理安抚及鼓励,树立其治疗的信心,提高其治疗及护理的效果。为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为目的,对急性脑出血患者采用程序化护理干预,减少了并发症及住院时间,得到了患者及其家属的一致认可,值得临床推广并医用。

[1] 周秀鸾,杨秀菊,周秀兰.预见性护理对急性脑出血的预后的作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9):2028-2029.

[2] 罗凤云.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护理中的应用及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4):747-748.

猜你喜欢
程序化压疮例数
贴膜固定法换药在压疮治疗中的应用
家有卧床老人,如何预防压疮
基于Houdini的VEX程序化建模高效搭建数字孪生虚拟工厂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更正
患者术后躁动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中国程序化广告技术生态
程序化护理干预对脑卒中重症患者的影响
程序化护理操作管理在预防护理不良事件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浅谈压疮的预防及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