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留置针在儿科门诊的临床应用

2017-03-09 10:31杭家兰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74期
关键词:儿科输液门诊

杭家兰,谷 燕

(重庆骑士医院儿科,重庆 400021)

输液在儿科门诊较常见,由于具有治疗成本低,且不会限制患者自由,所以儿科门诊输液的患儿普遍较多。据调查显示,将近60%的儿科输液患者在门诊进行输液治疗,输液时间一般在3~10天,由于输液时间较长,患儿的静脉血管较细,静脉穿刺难度较大,极易引发各种并发症和医疗纠纷,给临床治疗工作带来了巨大的难度[1]。本文笔者为了研究静脉留置针在儿科门诊的临床应用管理效果,特抽取我院收治的100例静脉留置针输液患儿查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进行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患儿100例,其中男54例,女46例;年龄0~8岁,平均(4.07±3.17)岁。所有患者家属在穿刺前均与我院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 留置针规格

采用的留置针是江西洪达,规格是24 G,针管是27 G。

1.2.2 评估管理患儿

一旦患儿确定使用留置针,对其评估管理。多数患儿年龄较小,血管较细,合作性较低,好哭闹,静脉穿刺的难度较大,极易损伤血管,出现穿刺失败。因为输液工作的复杂性,药物的刺激性,因此做好防药物渗漏的工作极为重要,避免发生静脉炎。病重的患者要建立静脉通道,便于抢救,保证及时、快速、合理的输液。了解家属对静脉留置针的认知程度[2]。

1.2.3 告知患儿家属知情权

与患儿家属充分的交流和沟通,及时的告知在本次研究中需要配合以及注意的事项,取得家属的支持与配合。及时向患儿家属讲述输液的特点、安全性、过程以及并发症,家属可根据患儿实际情况,确定是否建立静脉留置针,切实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提高护理安全,将其作为护理工作的重点,避免医患纠纷的发生。如果家属同意,并签订了《知情同意书》,则可进行静脉留置针[3]。

1.2.4 加强置管以及固定工作

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选择恰当的置管位置,一般手背部的非活动区域是最佳部位,年龄在半岁以下的患儿,主要以头部为主;年龄在半岁以上的患儿,主要以前臂或者手背为主。穿刺时将需要穿刺的血管充分暴露,例如头部,剃去4 cm×4 cm的头发,以充分暴露血管并避免发生感染[4]。置管完成之后,将穿刺点作为中心,用3 M的粘贴进行平整粘贴,避免压伤穿刺点周围的皮肤,用且将棉球放置在留置针尾翼。如果是手脚穿刺部位,用自粘绷带环绕包扎,避开留置针,注意松紧适宜。如果是头部穿刺部位,用弹性头套固定,防止紧、松过度,确定良好的固定效果,有助于静脉输液顺利进行。

1.2.5 做好健康宣教、封管工作

输液完成后,用5 mL肝素液正压脉冲推注,当封管液容量达到1~2 mL时,立即将针头拔出,将管夹夹闭,确保留置管中无空气存在,防止血液回流。下次输液时,对穿刺部位的留置情况进行详细观察,是否发生渗血、渗液、血肿、脱落等情况,以及导管是否折叠等,渗液、血肿等情况,导管的折叠情况,如上述情况均未发生,可再次保留静脉留置针。

1.2.6 家庭护理

输液后,及时的予以家长健康教育,详细的告知家属静脉留置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增强家属的护理能力,切勿拧开封闭的导管,确保留置针及留置部位皮肤干燥、清洁、无污染。患儿易动,家属应加强看护,防止静脉留置针脱落或拔出,必要时可予以患儿佩戴手套。对留置针的摩擦、针头、鞋子、帽子以及衣物等进行密切观察,特别是患儿在哺乳、睡眠、更换衣物时,应该注意避免直接接触静脉留置针。制作静脉留置针的宣传卡,确保家属人手一份,强化宣教护理内容。协助家属备好无菌棉球输液贴,如留置针脱落,避免过于紧张、慌乱,可及时用输液贴对针眼进行按压。

2 结 果

100例静脉留置针患儿,其中手腕部14例(14%)、头部25例(25%)、脚部20例(20%)、手背部41例(41%)。静脉留置针时间:2天4例(4%)、3天25例(25%)、4天39例(39%)、5天26例(26%)、7天6例(6%)。100例患儿均未发生意外拔管的事件,胶布过敏的有2例(2%),静脉留置管发生折叠的有21例(21%)。患儿的护理满意度是100%(100/100),没有并发症出现。

3 讨 论

儿科输液中,因为患儿的血管比较细,其次患儿的配合度较低,一次性穿刺成功率较低,患儿普遍存在恐惧、不安等负性情绪。静脉输液操作方便、快捷、简单,有效的减轻了工作人员的负荷,缓解病人的痛苦,避免血管受到多次损伤,是当前儿科门诊治疗措施的主流。在静脉留置针的管理工作中,必须要严格遵循无菌原则,尽可能的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密切观察穿刺部位是否存在红肿、渗血等情况,密切观察静脉的走向,如果发生异常,要立即将针头拔出,如果需要再次输液,需要进行反复穿刺[5]。

在静脉留置针的过程中,极易出现渗漏、血肿、静脉炎、导管堵塞等并发症,根据上述并发症,医护人员必须要好管理工作,护理人员必须具备娴熟的输液技能,联合病人实际情况,进行预防,切实提高穿刺成功率。指导家属做好输液位置的固定工作,加强对穿刺部位的观察,保证静脉留置针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对于一次性卫生用品,要做好管理工作,严格遵循无菌原则,做好消毒穿刺工作,留置时间一般是3~5天,需要及时的更换。

综上所述:做好静脉留置针的管理工作,可对血管形成一定的保护,减少护理人员的工作量,赢得患者家属的一致好评,值得在临床应用中大力推广和使用。

[1] 孟 丽,关振强,刘红芳,等.小儿静脉留置针的新方法及静脉炎的护理[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9(21):205-206.

[2] 苏 丽.论临床中小儿静脉留置针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24):256.

[3] 刘彩莲.53例静脉留置针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28):20+22.

[4] 高 丹.观察分析静脉留置针在儿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农村卫生,2014,(13):67-68.

[5] 崔荣萍.静脉留置针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8(13):222.

猜你喜欢
儿科输液门诊
门诊支付之变
自灸也能预防输液发热反应
儿科常见病,贴敷更有效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输液时短细管中为什么没有药液流出
圆梦儿科大联合
汉字小门诊系列(四)
汉字小门诊系列(九)
汉字小门诊系列(八)
颈枕输液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