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中村居民的问题与成人教育应对

2017-03-10 08:50赵媛媛
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城中村城镇化居民

赵媛媛,徐 君

(浙江师范大学 教师教育学院,浙江 金华 321004)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中村居民的问题与成人教育应对

赵媛媛,徐 君

(浙江师范大学 教师教育学院,浙江 金华 321004)

“人的城镇化”是我国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核心问题。在加快推进城中村城镇化建设的进程中,仍然存在以下问题:居民文化素质较低,公共道德意识薄弱;职业技能匮乏,就业竞争力不强;自我认同感低,城市归属感较弱;法律观念淡薄,政治认知不足。由此,可以从培育现代文明素质、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供心理疏导服务以及强化社会参与能力等方面着手,推进城中村居民实现“生活方式城镇化”、“工作能力城镇化”、“观念意识城镇化”和“行为方式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城中村居民;问题;对策

一、引言

随着《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和《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的发布,我国城镇化步伐进一步加快,强调推进“人的城镇化”,追求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城镇、人与社会和谐发展,进而促进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城中村”是我国城镇化建设的产物,是指农村村落在城市化进程中,由于大部分或全部耕地被征用,农民转为居民后仍在原村落居住而演变成的居民区。[1]城中村人口密集,人员构成较为复杂,本研究将城中村居民界定为城中村原住居民和外来务工人员两大类。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使城中村居民在经济收入、生活质量等方面得到很大提升,但也在现代城市文明与传统农业文明的碰撞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滋生出一些社会问题与矛盾。

作为一种“亦城亦村”的存在,城中村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点关注对象,为帮助城中村居民顺利融入城市生活,实现市民身份的真正转化,新型城镇化对城中村居民的生活方式、工作能力、观念意识、行为方式等提出相应诉求。一是生活方式城镇化,即生活方式与现代文明相适应,具备良好的公德意识、责任意识与文明健康的社会心态;二是工作能力城镇化,即拥有在城市立足的基本生活技能与可持续就业能力,具备创业、创新意识;三是观念意识城镇化,即城市主人翁意识、自我身份认同感与城市归属感强烈,居民之间相互理解、相互包容;四是行为模式城镇化,即居民主动要求自我发展和社会参与,具备良好的法制观念与政治素养,争当城市的建设者和推动者。[1]因此,在推进城中村居民城镇化的过程中,不仅需要政府和社会高度重视,更需要对城中村居民进行思维变革,帮助其实现再社会化。作为一门应用型学科,成人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不仅可以通过教育培训提高城中村居民的文化素养、职业技能,也有利于提高居民的人力资本与综合素质,增强他们适应城市生活的能力,实现垂直向上层社会流动。[2]

二、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中村居民的问题

(一)文化素质较低,公共道德意识薄弱

近年来,我国城中村居民的文化水平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总体来说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王淑镓等人对温州市城中村居民的调查表明,小学及以下学历的占34%,初中学历的占30%,高中及中专学历的占16%,大专学历以上的只占20%,[3]这间接反映出城中村居民的文化素质还需进一步提高。城中村居民文化素养低还表现在小农意识牢固,思想封闭,常常以自我为中心,社会公德意识与责任意识薄弱。部分居民只注重小家庭的卫生和美化,对公共卫生不管不顾,诸如随意践踏草坪、随地吐痰、乱扔垃圾、不爱护公共设施、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等与现代城市文明格格不入的生活陋习随处可见。[4]打麻将、赌博占据居民大部分闲暇时间,文化活动单一且匮乏,社区文明程度较低。此外,为了获取更多房屋拆迁的经济补助,一些居民不顾公共利益盲目扩建房屋,甚至因为利益分配问题而大打出手,缺少相互谦让的美德。

(二)职业技能匮乏,就业竞争力不强

城中村改造导致大量土地被征收,这使得原本以“土地为生”的原住居民面临着“失地即失业”的困境。传统的农村集体经济使得居民安于现状,缺乏竞争意识和自我挑战精神,“一夜暴富”更是滋长了他们懒惰的习气,整日无所事事。钟维萍以温州市为例对居民的就业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已就业的占33.16%,未就业的占66.84%,40岁以上的属于就业困难群体,其中女性劣势更为明显。[5]由于文化水平较低,缺乏现代就业技能与创新能力,城中村居民只能在环境恶劣、稳定性差、收入水平较低的次级劳动力市场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动和服务性劳动,或从事私营业,无法在激烈的市场中获得竞争优势,就业工种、就业领域狭隘。此外,职业教育培训成本较高,培训内容无法准确对接新型城镇化建设与居民的需求,政府对组织城中村居民就业培训和结业帮扶重视程度不够,加之部分居民就业观念较为陈旧,缺乏投资创业或学习新工艺、新技术的意识,导致居民就业边缘化,难以在城市获得一份稳定的职业。

(三)自我认同感低,城市归属感较弱

随着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大量外来务工人员进入城市,并在房租较为低廉的城中村暂居下来。一些城市管理者往往带着有色眼镜看待外来务工人员,将他们排斥在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等资源领域外。从内部居民关系来看,本地人只愿意和本地人来往,他们习惯性地将外来务工人员贴上“乡巴佬”的标签,而外来人员的交际圈也局限于熟人或老乡,淡漠的人际关系导致城中村居民的生活方式趋向“结晶化”,并逐渐形成了与城市文化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规范相隔离的亚文化。[6]从外部环境来看,城中村居民随着身份的转变流向城市,但他们并没有享受到与城市居民的同等待遇,缺乏相应的权利与社会保障,仍处于城市社会的最底层,缺乏向上层社会流动的机制与空间。边缘化的社会地位使得城中村居民缺乏城市归属感,自我认同感低,进而引发心理上的剥夺感、自卑感与疏离感。[7]黄智前等人利用Kessler10量表进行城中村居民心理健康与生活方式之间的关系研究,结论证实城中村居民心理健康状态比城市一般社区居民及农村居民要差。[8]

(四)法律观念淡薄,政治认知不足

由于文化基础薄弱,城中村居民的法律观念相对比较淡薄,民主观念落后,自我权利意识不强。当遭受不公平待遇或权利受到威胁时,一部分居民通常只是发牢骚,很少有人合理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利。也有少部分居民认为既得利益损失的补偿没有达到内心预期值,因此打着维权的旗号,妨碍国家事务,无理也要抢三分,有研究者将这些人定义为“无理型弱者”。[9]甚至还有一些人无视法律的存在,从事拐卖儿童、卖淫等不法行为。在政治参与方面,居民对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等活动重视度不高。如城中村改造会涉及大额的房屋资金补助,由于缺乏民主监督所需要的政治素养与权利观念,对于一些不公开、不透明的决策,居民不闻不问,纵容不法官员牟取私利,或者抱怨情绪激增,拒绝搬迁,漫天要价,无限度地索取经济补偿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阻碍城中村的治理进程。[10]这既体现了居民政治认知不足,法律意识淡薄,也体现了其社会参与能力的欠缺。

三、成人教育应对策略

城镇化建设所带来的社会问题与矛盾,既有历史的渊源,也有现实的因素,但归根结底还是人的问题。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人的发展,而人的发展离不开教育。要促使城中村居民实现“生活方式城镇化”、“工作能力城镇化”、“观念意识城镇化”和“行为方式城镇化”,成人教育必须结合他们的具体情况,在教育内容、形式、方法等方面寻找新的突破口。

(一)培育现代文明素质,促进“生活方式的城镇化”

现代文明素质是城市发展的重要“软实力”,决定着城中村的面貌和未来。[11]传递城市的文化价值观,唤醒居民的责任意识与道德素质,是促进他们“生活方式城镇化”的第一要务。首先,成人教育应根据城中村居民的文化基础与文化诉求,创新教育内容与教育形式,增强教育的吸引力,逐步提升居民的文化素质与文化涵养。其次,将培育城中村居民的现代文明素质作为教育重点,通过城市观念、现代观念、文明准则的宣讲,促使居民形成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等,并在实践中不断内化城市社会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价值观念。成人教育可依托社区、街道办事处开展活动,如在生态文明教育方面,借助广播、电视、网络等大众媒体加大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营造“爱护社区,人人有责”的舆论氛围,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以及生产和生活消费的低碳化,同时推进监督、惩罚机制的建立与实施,既要奖励先进模范代表,强调榜样的力量,又要加大对不文明行为的惩罚力度,从根源上杜绝不良行为的产生;在安全教育方面,注重改变居民以往随性、散漫的生活方式,强调严格遵守交通规则与社区管理规章制度,加强普法知识的宣传,引导他们培养遵纪守法的意识,提升预防意识和自卫能力;[12]在消费观念方面,要使居民意识到暴富具有偶然性,可聘请专业理财师给居民讲课,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与理财观。[13]再次,高校作为高级文明社区,拥有人才与技术优势,对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具有示范、指导和辐射的作用,城中村可以加强与周边高校的联系,使其为自身精神文明活动提供智力支持。最后,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加快制定《终身教育法》《城市文明促进条例》《市民文明素养手册》等制度框架,为城中村居民提升现代文明素质加固防线,使他们的生活行为方式有章可循。[14]

(二)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推进“工作能力的城镇化”

舒尔茨曾经说过:“土地本身并不是使人贫穷的主要因素,而人的能力和素质却是决定贫富的关键。”实现“工作能力的城镇化”,就是要根据城中村居民的基础条件,对他们进行适当的教育培训,培养创新、创业精神,使他们能够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提高在城市劳动力市场中的竞争能力。[15]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发展,产生了大量新的就业岗位和用工需求,尤其是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急需大批适应新就业方向的高素质劳动者。因此,必须大力发展成人职业教育,增强居民的职业危机与竞争意识,致力于提高居民的职业适应能力,减少他们对现代职业的心理恐慌。[16]第一,收集城镇化建设所需的岗位信息,引导开发商为城中村居民预留就业岗位,建立城中村就业信息网络,每天免费为居民提供就业信息,进行相关指导,帮助他们拓展就业空间。特殊情况下,可以对城中村居民就业开辟绿色通道服务。[17]开展成人职业教育需摸清居民与城镇化建设的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新技能、新工艺的培训,重点开展电子计算机操作、电子装配、园林绿化、家政服务等适应城镇化建设的教育培训。[18]注重实践性与实用性,倡导参与式学习,鼓励居民主动参与教育培训的每一个环节,包括课程设置、培训实施过程以及培训评估与反馈。第二,打造城中村成人教育学校品牌联盟,促进优势资源整合。在师资队伍方面,既可以邀请知名企业的先进员工代表和高级技工担任专职教师,也可以邀请一些将拆迁改造的“红利”用于投资或创业,通过自身努力最终获得成功的人士与居民分享心得;教师应以市场为导向,注重引导居民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积极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学会有效利用社会资源;结合大数据时代的优势,建立网上学习平台,整合社区教育资源,为人们随时随地学习提供便利,营造工作场所学习和生活场所学习的氛围。[19]第三,政府应为城中村居民提供就业优惠政策,对就业困难的居民通过购买公共服务部门就业岗位的途径帮助他们就业;营造良好的环境,降低微企业的创业门槛,提供更多的职业培训与工作机会,使之成为促进居民市民化的助推器;加大职业培训的经费投入,建立经费分担机制,并加强规划和指导,灵活使用购买培训服务、委托培训等手段;鼓励城中村股份公司成立成人教育基金会。[20]第四,鼓励城中村居民自主创业。政府及相关单位应结合当地情况,建立特色的创业孵化基地,针对创业过程中可能遇到的诸如人力、财力、法律等问题建立创业咨询部门,为有创业意向的居民提供便利。创业课程的设置应注重激发居民的创业热情,培育创新意识、创业精神与良好的创业心理品质,帮助他们轻松识别创业项目,提高创业技能与市场应变能力,使居民变“找饭碗”为“造饭碗”。[21]

(三)提供心理疏导服务,促成“观念意识的城镇化”

城中村居民虽然可以通过房屋、经济补助等方式贴上城市居民的标签,但是这种外在的转变并不能促使他们市民心理的同步转变,城市归属感与自我认同感并不能在短时间内建立。促进城中村居民“观念意识的城镇化”,必须深入分析他们作为“社会人”的内心需求。第一,引导城中村居民,尤其是弱势群体进行思维变革,使他们敢于正视自己的身份,调整心态,正确认识自己,进行客观分析,树立信心并主动向市民群体靠近,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观念。[2]第二,鼓励市民树立开放、包容的心态,消除歧视心理,理解与尊重城中村居民与外来人口。在社会融合的背景下,借助大众媒体宣传外来人口对城市建设的贡献与影响,有助于建构城中村良性的社会关系。[22]第三,加强社区文化阵地建设。研究表明,成人在共同学习时,通过合作、交流、对话、分享经验,能进一步相互了解和沟通,促进人际关系的改善。[21]为此,社区应努力发展各项文化事业,完善配套服务设施,建设集图书馆阅读、电影广播、文艺演出、科技教育、科普培训、体育运动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活动中心。[23]成人教育应以社区为平台,丰富文化活动形式,组织舞蹈、歌唱、象棋、书法绘画、表演、人人上讲堂等群体文化活动,借助微信、网络直播、沙画等新技术,充分调动每一位居民的文化参与积极性,这不仅有助于加深城中村居民之间的了解,改善社区人际关系,促进邻里团结、互相关爱,更有助于发挥文化的向心力作用,增强社区凝聚力,提高居民的社区归属感。[24]第四,设立城中村居民心理咨询部门。聘用心理专家,建立免费心理咨询服务机构,为居民提供心理辅导;为每一位居民创建心理档案,积极关注有心理障碍的个体,给予他们正确的引导和化解,帮助他们摆脱心理困境,避免问题日益严重而导致不良后果的出现;社会工作者助力心理咨询工作,借助一定形式和手段给予居民人文关怀,了解不同个体的心理障碍,鼓励他们助人自助,增强心理适应能力与抗挫能力,主动内化城市的文化价值观与生活方式,实现心理层面的角色转化。[25]

(四)强化社会参与能力的培养,推动“行为方式的城镇化”

人的积极参与和主动发展是构成城镇化的真正动力,“行为方式的城镇化”要求城中村居民培养法律思维方式和政治认知能力,积极参与社区治理,主动承担城市建设者和推动者的角色。[26]第一,培养城中村居民的社区参与精神,激发他们参与社区治理的热情,营造社区法制文化氛围。第二,培育居民的社区参与能力。为实现基层民主自治,成人教育有责任引导居民有序参与民主政治生活,帮助居民正确行使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民主管理的权利,并履行相应的义务;加强民主法制观念教育,普及基本法律知识,使居民增强法制观念,提升法制意识,学会以理性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诉求,增强对话能力和依法维权能力;借助社区组织宣传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国家大政方针,定期开展各种法制宣传活动,充分了解城中村改造的现实意义、政策以及实施步骤,促进城镇化建设的顺利进行。第三,提高城中村居民处理公共事务的能力。社区管理者要赋予城中村居民平等参加公共事务治理的权利,拓宽居民参与管理的渠道。正如洛克所言,“政治社会的建立并不是为了别的目的,而仅仅是为了保障每个人今生财产的所有权”。只有真正参与社区管理才有利于在利益分配格局中维护和实现城市居民的利益,才有利于为城中村居民社会参与提供更加平等、开放的制度条件。第四,为城中村居民参与社区治理提供服务。社区管理人员应加快建立与完善各种服务设施和服务部门,并针对不同种类的问题设置相应的服务岗位,为城中村居民社区参与提供全方位的指导,让他们感受到社区的热情与接纳。社区成人教育工作者也应加强专业化建设,发挥成人教育的舆论宣传作用,加强政府、社会对城中村居民的关注,从而建立完善的城中村居民利益保护机制,为他们融入城市社区提供坚实的后盾。

四、结语

总之,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实现“人的城镇化”已经成为势不可挡的趋势,城中村作为一种“亦城亦村”的存在,需要引起国家的高度重视。徘徊于市民与村民身份之间的城中村居民要真正实现城镇化,必须实现生活方式的城镇化、工作能力的城镇化、观念意识的城镇化以及行为方式的城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对城中村居民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整合多方力量共同应对。政府需加大支持力度,在市民身份转化的同时给予城中村居民相应的权益保障,如就业保障、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社会保障等。成人教育要根据时代特征与居民的不同需求,不断调整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在拓展居民文化视野的同时,更要教会他们掌握学习的方法;通过打造“城中村居民学习圈”、建立学分银行与个人学习账户、免费提供课程资源等措施,激发居民的学习积极性;关注每一位居民的心理动态与学习困扰,及时为他们排忧解难,努力提供最适宜的教学;在思想政治教育时应加强与国家政策走向的紧密相连,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集体意识与责任感的培养,做到不唯上,只唯实。当然,促进城中村居民的城镇化关键还在于他们自身,只有居民时刻保持学习的状态,树立终身学习意识,才能形成良好的现代文明素质与职业竞争力,才能具备更广泛的社会参与能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才能在市民身份转化的同时实现精神世界的同步转化,进而深度融入城市生活。

[1]邬志辉,姜 超.人的城镇化:内涵、要素与教育能为[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4(5):75-84.

[2]徐 君.成人教育促进弱势群体社会融合研究——教育社会学视角[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5:56.

[3]王淑镓等.温州市城中村改造居民满意度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6(15):240-243.

[4]封云泽.基于“熟人型”社会资本中的城中村治理——上海市H村为例[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6:7.

[5]钟维萍.温州城中村村民就业的调查与分析[J].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3):30-34.

[6]刘兆东.职业教育培训与人的城镇化研究[A].中国职协2015年度优秀科研成果获奖论文集[C].北京:中国职工教育和职业培训协会秘书处,2016:1-11.

[7]刘 博,秦海霞.生活方式的转变与社会身份的缺失——对服务业新生代农民工城市生活的个案研究[J].青年研究,2008(12):7-14.

[8]黄智前等.Kessler10量表评价城中村居民心理健康与生活方式之间的关系研究[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16(9):520-522.

[9]刘成良.无理型“弱者”上访诉苦的话语建构与真实诉求——基于L城中村失地老人上访行为的案例分析[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48-53.

[10]段雪松.城中村村民自治进程中民主监督问题研究——以石家庄城中村D村为例[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6:14.

[11]习近平.人的城镇化[EB/OL].http://news.souhu.com,2016-02-28/2017-02-15.

[12]张晓芳.从人本视角探究城市化进程中市民人文素养的培育[J].中国集体经济,2015(30):125-127.

[13]祝小宁等.“城中村”治安管理系统的Sys ML模型构建研究[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1-6.

[14]高燕霄.我省城中村村民市民化中的思想教育研究[J].现代经济消息,2015(5):412.

[15]万玉凤,高 靓.人的城镇化关键在教育——访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李强[N].中国教育报,2014-02-17(05).

[16]杨 斌,张国霄.邢台市城中村居民职业技能教育需求调查探究[J].知识文库,2016(6):34-35.

[17]伍嘉裕.加快推进温江区新市民职业技能培育工作的思考[J].四川劳动保障,2016(4):29-32.

[18]张国霄.城中村居民职业技能教育对策研究——以邢台市为例[D].武汉:湖北工业大学,2016:45.

[19]赵国梁,白 芳.对太原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几点思考——以城中村改造为例[J]. 社会建设,2017(5):65-68.

[20]刘奉越.城中村改造中社区整合及成人教育应对[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1(2):6-9.

[21]李 升,黄造玉.流动人口的“被歧视”问题研究——基于一项对北京城中村的调查[J].北京社会科学,2017(3):56-65.

[22]黄元春.城镇化建设中对农民思想政治素质要求及其培育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4:23.

[23]朱冉冉,徐 君.论农民工城市认知偏差及纠正策略——基于成人教育的视角[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2(3):42-47.

[24]朱冉冉,徐 君.进城农民工身份认同困境及化解对策[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2(2):57-62.

[25]任 远.人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的本质研究[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136-138.

[26]叶群英.城中村改造对原住民和外来租客的福利影响及福利平衡策略[D].杭州:浙江财经大学,2016:56.

TheProblemofResidentsinUrbanVillagesandtheCopingStrategiesofAdultEducationUndertheBackgroundofNewUrbanization

ZHAO Yuan-yuan,XU Jun

(College of Teacher Education, Zhejiang Normal Unversity,Jinhua Zhejiang 321004,China)

“The urbanization of people” is not only the starting point but also the ending of solving the urbanization, it’s the core problem of developing the new urbanization construction in china. In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of urban villages, we find some problems, such as: the low cultural quality of residents, people’s weak moral consciousness; the lack of occupation skills, the weak of employment competence; the low feeling of self-identification, the weak sense of belongings in city; the weak of legal concept, the lack of political knowledge. We can solve all of problems by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people,training people’s skills, providing the service of psychological, and improving the ability of social participation, in this way, we can change the village residents life in four aspects, including “life style urbanization”, “work ability of urbanization”, “awareness of the concept of urban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behavior”.

new urbanization; residents in urban villages; problems; suggestions

刘奉越)

G720

A

1008-6471 (2017) 04-0070-06

10.13983/j.cnki.jaechu.2017.04.012

2017-10-16

赵媛媛(1993-),女,山西太原人,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成人教育学专业2016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成人教育基本理论。

猜你喜欢
城中村城镇化居民
“城中村”改造与规划的思考
石器时代的居民
发达地区城中村改造困境与出路
特色城中村景观设计初探——以建荣村为例
存续与发展:我国城中村治理的路径探讨
家乡的城镇化
坚持“三为主” 推进城镇化
加快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
对构建新型城镇化的观察思考
高台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