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校专业课教学中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方法浅析

2017-03-11 06:38吴琳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7年25期
关键词:职校专业课职业道德

吴琳

(长治市第二职业高级中学,山西长治 046000)

职业道德是人们从事职业活动中的思想和行为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准则,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关系到一个人未来的职业生涯是否成功。职业道德教育在职业学校各专业课中的渗透,一方面可提高学生自身职业道德素质,另一方面能赢得在未来职业竞争中成功的机会。作为职校生,无论今后从事什么工作,只要能够树立现代职业道德观念,掌握职业道德规范及要求,认真、勇敢地承担责任,恪守职业道德,就能够实现自己的价值,赢得社会的尊重,成为对社会有益的人。国家教委明确指出:职业道德教育应在职校不同学科、特别专业课教学中加以渗透,不应只单独开设这门课程。以下就职业学校专业课中如何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的渗透方法进行浅析。

1 师德垂范

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时,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应必备的道德品质。要把职校生培养成新时代的“四有”新人,具备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品质是每一位教师的天职。教师应以良好的师德垂先示范,既要培养学生崇尚职业道德;又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习惯。为此,职校教师应该始终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在思想和言行上高度统一,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不仅在教育教学中做学生的好老师,而且在做人上成为学生的典范与楷模,严于律己,既教书又育人,以良好的师德和人格魅力去教育、去感染、去造化每一个受教育者。正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桃李不语,下自成蹊”,教师这种潜移默化、无声教育、良好的师德垂范,起着十分巨大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教师也是一个有人之本能天性的社会人,生活中和工作中难免遇到困难、挫折,但不管是任何坚难、险阻、引诱、厄运,其言行举止都应坚持为人师表,都应不悖于教师应有的师德。特别是面对自己的学生,要给予他们正面的力量,做学生最直观的榜样,把最深刻、最美好的影响永远留给学生。

2 贯穿始终

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在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的过程中,不能简单地将其看作是一种空洞的说教;不能简单地就职业道德来论职业道德,要正确运用教育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科学渗透职业道德。在讲到专业课中职业道德这一章节时,切忌一带而过、蜻蜓点水,而是要贯穿于整个教学的始终,将职业道德教育理念作为是一种专业课教学的指导思想来运用。现实教学中,我们也经常会看到,一些专业课教师片面的认为职业道德教育是德育课教师的专职,与己无关。以财会专业为例: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是财会专业的教师决不能忽略和应高度重视的,绝不能向学生进行一些不良的引导,所谓:如何“合理避税”、“做假账”、“钻政策的空子”等,而应通过财务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使学生懂得:以侥幸心理从事财务工作,会一步步走向职业犯罪的道路。因此,市场经济下,会计职业道德的强化教育尤为迫切。在实际工作中,会计人员所从事工作的各个环节,无不贯穿有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和要求;从会计核算原则、凭证填制、审核登记、报告编写到各种事项处理等,职业道德规范均贯穿始终。因此,职校专业课教师要深刻挖掘教材中职业道德教育章节内在的思想性、科学性;领会内涵,把握精髓,将职业道德教育潜移默化、融会贯通于教学全过程,达到润物无声的良好效果,这也成为对各专业课教师在教学中提出的更高层次的要求。

3 设疑明辨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在传授专业知识和进行专业技能训练时,要针对学习中预计或可能出现的疑惑,有意“设疑”,让学生辨析、解答,增强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这一过程既是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规范的过程,也是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渗透的过程。

“设疑”即要明确地和有意识地使学生不断生疑、质疑,然后明辨、解疑。在如此循环往复中不断获取知识、提高认识、培养能力。因此,这就要求职校专业课教师,在备课中,应时时以精心设计、足以能够启发学生思考、探究并且能紧扣学生所学专业的问题进行“设疑”,特别是要针对那些“非常理”、“非常规”的在职业活动和人际交往过程中常常会出现的问题。以旅游酒店专业而言:“当晚餐的营业时间即将结束时,有客人匆匆赶来,要求为其再供应晚餐,你将怎么办?”又如市场营销专业:“当你作为某产品的推销员,费尽百般口舌介绍完产品的性能、特点后,顾客非但不买,反而说产品是假冒伪劣,你又该怎么办?”等。

4 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是通过实际事例,对教材中阐述的专业知识进一步接受和理解。熟知职业活动中行业的基本职业道德规范,明确该如何去做,提高掌握专业技能的自觉性。为此,教师要摘选出最具时代性、典型性、生动性的现实事例,为教学所用。实际上,这些源于社会、源于我们身边的教学实例,犹如厨师手中的“佐料”,用得好,则会烹出美味 “佳肴”。为此,教师要十分注意平时对产生于所授专业课相关的行业中,各种崇尚和悖背职业道德事例的收集和积累,筛选取舍。在实际教学中,一旦需要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渗透时,即可信手拈来,这种适地适时为教学所用的正反典型案例,一方面可以使教学的信息量大大增加,拓宽、丰富学生的知识视野;另一方面又可以强化职业道德教育的力度,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使之终身受益。

5 情景渗透

情景展示是指要模拟实践中,具体的服务范围和操作过程。通过设置情景、观摩评判、辨别是非,相互讨论、教师点评,将职业道德教育渗透其中,使学生深刻领会行业服务规范和操作规程。情景设置通常由学生参与、编排、展示。例如,学生可扮演餐厅服务员、迎宾员、导游、推销员、礼仪、总经理等不同角色,在表演的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知道那种行为是规范的、那种是不规范的。及时评价,使学生乐在其中、学在其中,与此同时,教师也可以积极参与,增添表演的氛围,这种情景设置的自我教育立竿见影、效果明显。

6 实践探究

职业道德规范要在道德践行中形成和养成,归根到底,最终都体现在道德行为上,都离不开社会实践,只有在职业实践中身体力行职业规范,才能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修养。职业学校的实践探究,就是指学生在完成某一学习阶段后,由学校组织到校内实训基地、企业定点实习基地顶岗实践。这个过程要求学生不仅要展现娴熟的专业技能,更要求体现良好职业道德,要带着“专业技能与职业道德”这两个课题去实践,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及时针对学生实践中涉及职业道德的问题挖掘、探究、整理、总结。通过实践体验,增强学生熟知和理解将来所从事职业必须遵循的良好职业道德规范,为学生从校园走到工作岗位质疑过渡期的尽快适应,打下良好的基础。

总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这种时代的变化以及学生的整体发展要求职业学校教师必须主动去适应,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将各学科中德育因素充分挖掘、有机渗透,使学生在具备良好职业道德的前提下,学到过硬的专业本领。可以相信,通过新时代职业学校教师们的辛勤努力,学生们的求知热情,必然会被激发出来,使他们的职业道德素质和专业水平都会有进一步的全面提升。

[1]赵梅英.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的方法[J].才智,2012(1):137.

[2]陈红,徐冬香,曾小忙.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J].文教资料,2009(20):127-129.

[3]潘晓艳.在实践中加强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3):77-78,80.

猜你喜欢
职校专业课职业道德
中职《医护英语》与专业课的结合教学探索
“导入课”在高校专业课实施“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思考
让职校师生的心更敞亮
浅谈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浅谈会计职业道德中的诚信问题
体验教育在职校生专业选择中的运用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在弘扬职业道德中争创“青年文明号”
职校数学翻转课堂教学探索与实践
研究生专业课学分制教学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