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当前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策略

2017-03-11 06:38张艳会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7年25期
关键词:写作能力文章语文

张艳会

(辽宁省沈阳市沈北新区新城子街第二小学,辽宁沈阳 110121)

随着时代的向前发展,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在新时期下小学语文教学也应当探索出一条符合当下发展潮流的教学路径。根据当前学生的特征,制定合适的教学策略尤为重要。写作是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写作能充分反映学生的阅读量和语言功底,因此,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离不开阅读。

1 浅析当前小学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教师的写作教学中,由于小学阶段对于学生的写作能力的要求并不算太高,许多教师仅把考试内容作为平时训练的重点,而没有从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出发开展课堂教学,单单是将写作技巧的传授作为写作教学的重点。小学生由于身心尚未成熟,对于这些机械化的传授常常很难理解,于是会生搬硬套一些技巧性的手法,使文章读起来生硬呆板。这样的教学方式会大大限制学生的创造性和发散性思维,也会让学生无法更确切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在素质教育盛行的今天,教师一定要把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作为教学的中心,让学生能够及早地掌握该如何表达自我、抒发情感。

学生在写作时缺乏写作的兴趣,对写作嗤之以鼻。这主要在于学生自身的阅读少,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没有一定的积累自然在写作时感到头疼。从学生交上来的文章中不难发现,许多学生的写作内容雷同,缺乏新意,在语言的表达上,学生不会恰当地运用修辞手法,在引经据典的地方显得不流畅,并且病句、错别字较多。此外,学生的行文不够流畅,磕磕绊绊,没有一定的逻辑性。在文章的表述中平淡无奇,因此让人读起来感觉索然无味,主要原因在于学生对文章内容的详略把握不当。总之,小学生在写作方面有巨大的提升空间,教师可以从阅读的角度进行教学课堂的设计以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2 从阅读中掌握基础的写作格式

小学阶段学生以写记叙文为主,因此,学生要对记叙文中关键的要素有一个良好地掌握。记叙文中人物、情节、环境为文章的主要构成成分。如何把人物刻画得生动传神是学生学习写作中的关键问题,只有学生把人物描绘得惟妙惟肖,才能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抒发自己的情感。情节是文章的核心,一篇好的文章一定要有精心的情节设计。此外,情节的设计是解决学生文章平淡乏味问题的关键环节,文章一波三折,跌宕起伏才会使读者有阅读的兴趣。环境描写在表达中心思想上起着良好的辅助作用,而且环境的刻画在烘托人物心情,侧面表达作者情感也起着良好的作用。那么,这些关键要素的掌握依靠什么呢?教师不妨充分利用经典课文的教育价值,以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 《卖火柴的小女孩》为例,这一篇经典的童话故事,生动刻画出了卖火柴小女孩的悲惨遭遇,文章严谨的结构、巧妙的布局是学生们学习的良好范文,另外,在文中一系列的环境描写层层渲染肃杀冷酷的环境,为主旨的表达提供了有力的铺垫。在人物的描写上,对小女孩的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外貌描写、心理描写使小女孩的形象跃然纸上。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感悟文章、赏析文章,在写作中学会汲取借鉴作家好的方面以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3 增加学生阅读量,增强学生的语言功底

作文能够充分体现学生的阅读量和语言功底。在小学阶段,学生要广泛涉猎,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读好书,更要培养学生好读书的习惯。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和性格特征甄选好书进行推荐交流活动,并且积极地让学生阅读不同题材的文章,比如一些内涵丰富、生动有趣的寓言故事来增强学生的思想认识,也可以是一些优美淡雅的散文,学生从中学习优美的句子,也可以是一些情节多变的童话故事等等,不同题材的文章能让学生开拓视野,发散思维从而写出风格多样的文章。在班级的文化建设中要积极地为学生搭建好的读书平台,可以开设读书角,开展读书漂流活动以使读书成为学生课余生活的主要内容。同时,在班级中要创造浓厚的读书氛围,让阅读成为学生的日常常态化内容。这些举措都是为了让学生接触更多的文章,增加自己的见识,从而丰富自己的语言表达。

4 联系生活,激发学生习作兴趣

写作的素材都是来源于生活,当前语文写作教学中存在一个令人担忧的现象,就是学生无话可写,无事可谈。因为学生把大把的时间投入到电子产品、网络游戏等等虚拟世界中,导致学生对现实生活缺乏感悟与思考,从而在写作时学生的思维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制约,又加上他们本身对生活的体会不多,又不肯花时间观察世界,所以难以体会到身边的温情冷暖。因此,语文的课堂要积极开展实践活动,把课堂拓展到更广阔的世界,让学生多观察生活,提供给学生思考世界、感悟世界的机会,同时也要不断鼓励学生去思考生活,积极用命题形式的写作来引导学生从细小的事物中体会真善美。写作的素材可以通过不同渠道来获取,从杂志、报刊、课外读物,也可以从一些媒体、新闻、视频,学生获得的信息越多积累的素材也就越丰富多彩。在教学实践中,让学生经历细腻的情感体验对学生在写作中情感的抒发大有裨益,教师要善于创设教学情境来让学生感受不同的感情,在作文中发现许多学生在写作中内容浅显,缺少适当的情感抒发,主要原因是他们很少能亲身体验一件事情,而是道听途说,人云亦云。因此,教师要多开展实践活动,促使学生去感受自然,体会生活。学生在实践中的收获会使他们有独特的创作灵感。

5 多样化的写作训练,提升学生写作能力

写作能力的提升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离不开日常学习中的不断训练与体会,学生把从训练中得到的经验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以更好地完善自己的作文。教师要注重写作训练形式的多元化和多层次,要善于从学生的心理出发来设计写作训练的内容,积极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避免学生把写作训练当作一种任务的现象的发生。在写作训练中,可以更多地提供给学生自我发挥的机会,让学生自主地写作,对于题材、内容、结构等等因素的选择和分配都由学生自己掌握。当然,也要有一些必要的命题式写作,这样命题、半命题、自由写作相结合的写作训练,既不会使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受到限制,还能增强写作训练的趣味性。此外,写出好的文章的前提是要有一定的基础训练,教师要重视基础训练的作用,比如经常地听写词语,进行句子的变型练习,或是对文章的改写、仿写,这些基础训练是为了给学生打下坚实的语言功底。最后,写作的内容要涵盖更多层次,学生可以尝试多写一写读后感、观后感、日记等等,这样的主观性较强的写作是为了促进学生自己的价值评判力的初步形成,也为学生批判思维的形成做一个良好的开端。

通过以上的叙述,我们可以发现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侧重点在于阅读,要充分利用阅读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在阅读中掌握写作的方法。小学语文教师在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上起到启蒙的作用,教师的责任贵在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让学生把阅读作为一种生活常态。除了广泛的阅读,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多参与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学生要学会观察生活、感悟生活才能培养出细腻的情感。

[1]王铁军.中小学教育科学研究与应用[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杨小微.教育研究的原理与方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肖新民.当前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优化策略思考[J].课外语文,2016(17):55.

猜你喜欢
写作能力文章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挖掘创造潜能,提高写作能力
加强互动交流,提升写作能力
如何有效提高中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理论思考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做好深化国企改革大文章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