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交际文化对比之
——礼貌原则

2017-03-11 13:43文安东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7年21期
关键词:西方人礼貌准则

文安东

(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陕西西安 710109)

1 中国礼貌原则概述

在《礼貌、语用与文化》一书中,北外的顾日国教授总结出了中国文化礼貌中的四个基本要素,分别是:尊敬他人、谦虚、态度热情和温文尔雅。 同时归纳出了五条以中华文化为背景的礼貌准则:

称呼准则:用适当的称呼指称对方;

贬己尊人准则:对与自己或与自己相关的事物进行贬或谦而对他人或他人相关的事物进行尊或抬;

文雅准则:在说话时使用高雅的语言;

求同准则:使交际双方尽量减少不同之处;

德 、言 、行准则:在行为动机上尽量减少他人付出的代价。

2 西方礼貌原则概述

1967年,美国语言哲学家Grace在哈佛大学做了三次演讲,他认为:在言语交际活动中,人们有时并不能连贯地进行表达,其原因是双方在进行对话时都会遵守一些基本原则,以此来达到同样的沟通目的,只有这样才可以将自己的意思进行表达。为了达到相互理解而进行说话的目的,Grace将这些目的称之为“合作原则”。然而,这一原则并不足以解释为什么人们也会经常不遵守沟通的原则、以及如何去推断说话人话语的特殊意义。因此,Leech于 1983年从社会心理学角度提出了西方礼貌原则,用来弥补由Grace提出的合作原则的不足。它包括六项准则:

得体准则:增大他人得益,减少他人付出的代价;

慷慨准则:增大自己会付出的代价,减少对自己的益处;

赞扬准则:表扬他人,减少对他人的批评;

谦逊准则:贬低自己,减少对自己的赞扬;

一致准则:增加自己与别人的共识,减少自己 与别人的分歧;

同情准则:增加对别人的同情,尽量减少自己对别人的厌恶。

3 中西礼貌原则差异在交际中的不同表现

中西方礼貌原则由于产生于不同的文化背景,所以在交际过程中,难免存在同样的礼貌现象会有不同的解释和反应的情况。

3.1 面对别人的赞扬时

西方人:谦虚但不贬低自己。在收到别人的夸赞时候,西方人往往会乐于接受别人的夸奖,通常还会伴随着一声“Thank you”。

中国人:习惯谦虚甚至贬低自己。通常会说“马马虎虎”,“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惭愧惭愧”。

Your English is very good”

“No, no, my English is very poor”;

“You’ve done a very good job”

“No, I don't think so. It's the result of joint efforts.”

在中国文化中,贬低自己是谦虚礼貌的表现,而在西方文化中,人们更希望实事求是,认为贬低自己非常不礼貌不自信。如果在中西跨文化交流中,错误地运用礼貌原则的迁移,就会引起对方的反感,导致双方交流不愉快。

3.2 邀请别人时

西方人:给予对方拒绝或者选择的余地,考虑对方的情况。“我周末会举办一个派对,如果你感兴趣的话欢迎你来。”这样的邀请语不仅表明了邀请的原因,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为对方不能接受邀请提供了比较大的选择余地,较多地考虑对方的实际。

中国人:邀请—拒绝—邀请—拒绝—邀请—接受。

一般邀请者会进行多次邀请,以此来表明自己的真诚,而受邀者即使是非常期待此次邀请,也往往会先推辞好几次才表示接受。 这样的邀请以及推辞方式是中国对他人进行尊和抬的完美体现。如果在西方国家也运用这种谦让的方式,就会让对方认为自己不愿意接受此次邀请,导致邀请方产生挫败感。

3.3 表达感谢时

中国人:真是不好意思,耽误了您宝贵的时间。

西方人:Thank you very much.

中国人表达感谢的说法在西方人看来有些矛盾甚至感到不解,而西方人的说法则令中国人感觉到不受重视或不够真诚。

3.4 请求别人做某事时

西方人:Could you please open the window?

Would you mind opening the window?

中国人:关门

无论对话双方是何种关系,或处于何种情景之下,西方人往往会使用“could、would、please”等表示委婉或者易于被接受的词语来发出请求,但在中国人看来,不同的上下级关系、不同的身份和情景在下,发出名利或者请求的方式或有较大差异,比如祈使句的使用,因为中国文化背景里,有一些人是自然而然可以有向下级或者晚辈提出命令甚至威胁的权利,而有些人只能无条件地接受并且完成这些指令。

3.5 称呼上的差异

英美称谓语:Mr./Mrs./Miss./Ms.+姓,如Bill Gates;

中国人称呼语:“李主任”、“王老师”、“张经理”、“马医生”

他称:贵姓、高见、大作等;自称:鄙人、卑职、拙见

家庭成员称谓

中国人:舅舅、大伯、外婆、二姨、表姐、堂妹、小姑等表示辈分的称呼语。

西方人:没有辈分以及表、堂的区分,习惯于相互直呼对方的名字。

中方复杂的亲属称谓系统往往使西方人感到难以记忆和区分,但这正是中国文化“里外有别、尊卑有异”的体现。

3.6 表达建议时

中国人:通常很直接,常用“应该”和“不应该”的语气。这通常与命令有关。

天气很冷,你应该多穿点衣服。

不要感冒!

你必须注意你的身体!

西方人:今天很冷,我如果是你会穿毛衣。向朋友和家人提出建议或建议时,措辞较为非常温和,通常使用虚拟语气。一般来说,两者之间的关系越紧密。双方的语气越直接。但即使是最亲密的人。西方人不会像中国人那样使用命令的语气。如果是这样,他们将认为中国人很粗鲁,不尊重人。

3.7 赠送接受礼物或招待他人时

中国人:一份儿薄礼、招待不周、不成敬意、聊表心意、请笑纳

在赠送礼品时常以贬低所赠之物达到尊人的目的,送礼讲究藏而不露,主人往往在客人走了以后才会查看。

西方社会的人们往往不会使用贬低自己的词汇,而是会较为直接地表达自己地感情,在赠送礼品时讲究当面拆开表示惊喜和感谢,也会直接表达希望对方喜欢以及欣赏所赠之物等等。

4 礼貌差异的文化渊源

4.1 文化价值与自我观的差异

中国的传统经济是典型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封闭的大陆型地理环境使中国人的思维局限在本土之内,善于总结前人的经验教训,喜欢“以史为镜”,而空间意识较弱。这种内向型思维导致了中国人求稳好静的性格,对新鲜事物缺乏好奇,对未知事物缺乏兴趣。在农业大国的国情背景之下,中国人非常重视家族以及集体之间合作和互相依靠,因为只有这种方式才可以实现农业上的自给自足,人们也会比较安分保守,文化比较内向。“农业文明性格”造就了东方人注重伦理道德,求同求稳,以“和为贵,忍为高”为处世原则,由此衍生出来热爱和平、尊老爱幼以及安分守己的民族性格和追求安稳的民族性格和价值观。

西方国家大多数则处于开放的海洋型地理环境,工商业、航海业发达,自古希腊时期就有注重研究自然客体,探索自然奥秘的传统。同时,海洋环境的山风海啸、动荡不安,也构成了西方民族注重空间拓展和武力征服的个性。“sea ,ocean”可以表示“海洋”、“大湖”。其中,“at sea(在大海漂泊— —迷惑,茫然),sea change(显著的变化)”等等。从众多和“sea”有关的习语中,我们看到的是英国民族对海的态度——还是令人敬畏的,它蕴含着极大的破坏力。

海洋文明之下的生存方式使得西方人勇于探索与冒险,更注重个人价值的实现,整个社会也推崇个人主义奋斗,形成了西方独立、自主、注重法制和契约精神的自我价值观。

4.2 宗教差异

中国传统上受儒家文化的影响较深,虽然也有佛教、道 教等宗教存在,但宗教的影响力较小。无论国家管理还是老百姓的生活、行为基本上处于世俗化状态,特别是当代中国,强调人的群体性、人际关系的和谐,初次见面会相互询问对方的年龄、婚姻状况、子女情况、职业、收入等,这在中国人看来是关心他人、密切人际关系的表现。

此外,英语文化属于低语境文化,他们的语言是直接的和积极的,人们通常是直接明确地声明他们的观点。而中国是一个高语境文化,人们倾向于用间接的和含蓄的语言进行交流。接收方只有借助肢体语言和空间语言的帮助以及清晰语境,才能了解对方所传达的信息、想法或意见。当中国人想要表达“不”而不表达“不”,西方人就会非常困惑,增加了跨文化交际理解的难度。

5 结论

礼貌原则作为制约人们日常交际的语言规则,客观上为人们顺利交际提供了一套比较系统的规则平台,也为人们研究语言交际提供了良好的语言理论基础。 首先,不同礼貌原则的形成来自于各自不同的传统文化,故而没有高低对错之分。在中西方不同文化背景中,关键是应正确使用不同的礼貌原则。其次,文化应该受到尊重,沟通需要诚实的合作。保持与尊重各自的文化特点和魅力是非常重要的,在为了实现良好的沟通,应当尽量做到适应对方的标准采取对方的礼貌原则,因为这样不仅可以表现出自己的礼貌,也可以轻松地转移自己的文化,最好不要花太多精力去解释对方的礼貌语言,而应该互相靠拢,互相体谅。

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进行跨文化沟通时不可回避地都要使用礼貌原则,因为礼貌是一种具有普遍性的社会现象。礼貌又具有文化特征,不同文化对礼貌言语行为会采用不同的准则和策略,赋予礼貌不同的内涵。在跨文化交际中,我们应当重视并尊重这些差异,正确使用礼貌原则,掌握礼貌用语,避免语用失误,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以保证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

[1]蔡新芝.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06.04

[2]陈旭宏.文化价值观的镜像折射:中西礼貌原则的语用差异.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12

[3]仇楠楠.中西社会礼貌原则对比及其文化差异分析.知识经济.2009.02

[4]胡朝霞.中西社会礼貌原则差异分析.琼州大学学报.2007.02

[5]廉哲.试论跨文化交际中礼貌原则的差异.文学界(理论版).2011.03

[6]伍修仪.略伦中西礼貌原则的文化对比.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11

猜你喜欢
西方人礼貌准则
具非线性中立项的二阶延迟微分方程的Philos型准则
困于密室中的西方人
礼貌举 止大 家学
浅析中西方英语交际失误
浅谈西方人绘画中的东方人物形象变迁
礼貌举止大家学 !
亭台楼阁
礼貌举止大家学!
基于Canny振荡抑制准则的改进匹配滤波器
学学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