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文学教育面临的困境与出路

2017-03-11 13:43张爱华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7年21期
关键词:文学作品高校学生文学

张爱华

(开封大学,河南开封 451001)

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对于文学的要求逐渐提升,在高校中,这一要求变得更加清晰,结合当代的互联网背景,让学生们能够在高校学习中更加理解文学的内涵,是当下高校文学教育的主要目标。但是随着教育的逐渐推进,各类的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许多学生认为高校学习就是为了能够有一份相对稳定的工作,而不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也就成为了高校文学教育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要想正确面对这种教育困境,以及寻找正确的出路,最直接的方式就是结合当前发展迅速的互联网产业,进行新型的文学教育,帮助文学走出困境。

1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文学教育的价值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高校文学教育已经逐渐走上正轨,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逐渐完善,大批的实用型人才已经开始普遍投入到市场中,在文学发展上也已经逐渐在缩小与西方国家的差距,我国的文学饥荒情况也得到了妥善的解决。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期,高校人才的基本文学素质已经有了本质性的提升,从大批人员的文学匮乏发展成了普遍型的素质教育,大学生的各项能力得到了教育部门的极大重视。在进入二十一世纪后,科学技术成为了第一生产力,我国国民的生活品质以及综合国力也有了大幅度提升,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也逐渐普遍,文学的发展已经开始从中国走向世界,对于各个国家的文学发展都有了基本的了解。近年来,我国对于民族的文化以及传统的文学都非常重视,开始逐渐兴起的自发宣讲,和一些大型的文学传播活动都走向了正轨。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当今高校文学教育的主要价值也有了基本的定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介绍。

1.1 高校文学教育可以培养高校学生的基本文学情怀,提高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品鉴能力。早在先秦时期,就有“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一说法,古代学者对于文学的理解以及概括一直有责非常独到的见解,可见我国无论从哪一年代出发,对于文学的热爱和对文学的推广都是非常重视的。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如何让高校人才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在学习和工作的过程中都认识到文学的重要性,是非常关键的问题。要想让高校学生正确理解文学对于学习和工作的影响,可以定期组织活动,让学生在繁重的课业之余,感受到文学的轻松分为,也提高个人对于文学的品鉴能力,找到自己的人生格言,对日后的学习起到关键的作用。

1.2 高校文学教育可以为学生构建更加精准的知识框架,提升学生的创造能力。高校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无论是从哪方面出发,人文学科都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文学知识的重要性已经显而易见,不同专业的学生对于文学的要求各有不同,但是基本的文学素养是必须具备的。当下互联网发展非常迅速,可以让学生通过网上学习的方式进行知识梳理,丰富的文学知识一定会对学生的学习方式等有本质性的改变,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的学习视角,还能够让学生在不断的文学阅读中提升自己的创造力,对其他学科的学习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文学是语言艺术中最具有想象力的学科,它在创作以及品鉴方面都对学生提出了非常高都要求,许多在各行各业非常有名的专家,都对文学有着非常浓厚的兴趣,甚至是较高的造诣,如著名的建筑学家林徽因以及著名的剧作家杨绛等。

1.3 高校文学教育具备实用性,可以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引导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文学是一种通过语言的堆积来塑造人物形象或反省社会现实的实用性技术,在文学作品阅读的同时,阅读者会对文学作品有着自己的解读,在作者所营造的阅读空间内进行自行的想象,阅读者通常会被文学作品的情绪所感染,通过阅读可以感受到精神境界的提升,可以暂时摆脱现实利益的束缚。

1.4 高校文学教育可以推动全社会对于文学的热爱,达到文学的普遍性教育。高校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方式之一,高校文学教育的侧重点会直接影响学生日后在社会中的生活方式。我国的文学底蕴非常悠久,在世界历史上都有不可磨灭的时代,唐宋年间涌现的不同风格的诗人,致使唐宋时期,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吟诗一首,那样的时代,才是文学繁衍的年代,整个社会充斥着浪漫的艺术气息。在这样一个艺术迸发的年代,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才会变得淡薄,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才会有更多的君子之交。高校文学教育可以通过互联网的作用,向整个社会普及,让社会中都充斥着文学的气息。

2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文学教育面临的困境

高校文学一直都面临着不同的挑战,随着不同年代的更替,挑战也在逐渐变换。上世纪八十年代,人们的思想都保留在传统阶段,教育资源也比较有限,教学方式也比较单一,无法对全社会进行普遍的文学教育。尤其是文化大革命期间,一些优秀的作家都遭遇了不平等的对待,导致文学作品被大部分损毁,一些优秀的文学创作也无法出版,无法进入大众的视野。到了九十年代,我国的经济发展逐渐走上正轨,文学教育也开始有了新的转机。直到二十一世纪,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人们对于文学的重视也提升了上来,但是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也更改了,当前所面临的问题就是文学的地位成为了有名无实的状态。对于当下高校文学教育面临的困境,有以下几种。

2.1 高校学生对经典文学作品的排斥,对娱乐性阅读的兴趣较大。由于二十一世纪是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网上有许多快餐式的新闻以及娱乐项目,让高校学生的课余时间被占据,很大一部分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失去了原本年代耐心。中文专业的学生开始不够专业,对自己本专业的文学作品解读不够细致,对于文学作品背后的大环境不再进行深究,而非中文专业的学生对于文学作品大多数呈疏远状态,许多学生对于名著的阅读俩都非常小,在过去耳熟能详的文学作品,现在的高校学生大都没有大块的时间去解读,甚至有一些同学都没读过。这样的现象已经极其普遍,导致的状态就是真则会能够对文学感兴趣的人越来越少,而对于娱乐消费性的新闻和作品非常投入,这种状况就是文学教育的缺失,教育史上的失败案例。

2.2 教师自身对文学的热爱程度不够,教学过程中也无法传达正确的教学思想。现在无论什么专业的课程,都会进行适当的文学教育,许多学生在课堂中所接触到的文学作品根本无法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可能心生倦怠,导致这样情况的主要出发点就是教师,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没有选择正确的文学作品去品鉴,也没有用正确的教育方法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校教师的文学鉴赏,大都是对作者进行大概介绍,将作者的思想向学生转达,学生也只是死记硬背,无法体会作者创作过程中的心灵变化,更无法熏陶学生自身的情绪,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能过取得好的考试成绩。导致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授课教师对文学不够热爱,在授课的过程中才没有教学热情,不能够普及文学教育。

2.3 网络技术的图片化,让学生对文字失去兴趣。当下的互联网中,有许多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图片式阅读,这样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不用去思考,直接接受网络发出信号就可以。这样的情况使文学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人们被各种媒体包围,对于文学的思考时间和想象空间大幅度减少,时间久了,思维能力逐渐退化,这样的简单化阅读,会让学会是那个失去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3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文学教育的出路

针对上述所面临的集中困境,许多学者对于当下高校文学教育进行了探究,取得了一些进展,得出了主要的结论,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文学教育出路有以下几种。

3.1 充分认识高校文学教育的独特性和社会价值。明确教育目标是首要任务,高校为什么要开展文学教育就是最主要的问题,只有弄明白这一出发点,才能够选择正确的教育方法。文学教育对于学生文学素养的提升,这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达到的,是需要学生的日积月累,需要艰苦的学习才能实现。因此需要学生行动起来,用真实的教学成绩来证明文学教育的独特魅力。

3.2 推动教学体制的改革,加强文学教育的规范性。由于当今社会是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各类消息在全球范围内都进行大量的更新,因此各类的文学信息都在网上可以进行搜索。要想提高高校文学的知识储备,大量的资料阅读是必不可少的,提高学生和教师的重视都也是首要的内容,要想提高重视度,那么就需要从制度方面入手。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来约束高校学生进行定期的文学联系,也要建立教师的考核制度,让教师对于文学储备进行定期更新,只有二者同时要求,同时改进,才能够达到加强教育规范性的主要目的。

3.3 提高教师的文学素养,培养对文学的热爱。教师的授课热情永远是学生学习热情的引发点,只有教师具备足够的文学素养,还有对文学的不懈热爱,才能在日积月累中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要让教师明确自身的责任,也要通过适当的奖惩制度来对教师进行约束,通过多方面的努力,让教师成为对文学的真正爱好者,愿意为文学的发展贡献力量。

4 结语

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高校文学所面临的困境非常明显,针对不同的困境,制定不同的出路与教学计划是非常必要的。高校学生是社会未来的栋梁,要想推动社会的整体进步,那么就需要对高校文学的教育进行提升,争取让每一个人都能够对文学真正的热爱,让社会充满浪漫的艺术气息。

[1]黄娟.多元化文学教育的理性解读[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

[2]何其二.文学教育的困境与出路[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1

猜你喜欢
文学作品高校学生文学
当文学作品扎堆影视化
为什么文学作品里总会出现“雨”
我们需要文学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商业精神在唐代文学作品中的体现
小议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
关于高校学生工作的思考
我与文学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