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英语教学中教学法的学习与研究

2017-03-11 13:43吕翠玲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7年21期
关键词:母语英语教学高职

吕翠玲

(辽宁建筑职业学院,辽宁辽阳 111000)

目前,在我国已经把英语的学习当作了人才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对于英语考试而言,则被国家和社会当作是对人才培养的一种检测方式,例如,晋升职称、考研等各类考试。对于这种英语“学习热”的现象,可谓是一件好事,但是从客观角度去分析,我们可以发现,目前我国的整体外语水平还是较低的,其最主要是表现在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方面。仔细分析,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因素可分为两方面:一是从学习者的角度来说,大多数人学习英语都是为了应对考试,我们可以把这种教学称为是“应试教学”;还有一方边是来源于教师的因素,主要是因为教师的教学效果不好、效率偏低,也可以说是教学法的问题。本文就以英语老师的教学方法为主线进行分析与研究。在以往的高职英语教学中,英语教学的模式相对比较单一,采用的一般都是讲课、作业、测试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中,老师与学生间的互动越来越少,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表现的也越来越差,整体的英语教学效果不好、教学质量不高。通过大量教学实践可以知道,英语教学法与心理学、教育学、语言学等都息息相关。西方国家对于外语教学,一般都是以提高日常口语交流能力主为,因此国外的教学方法大多数会因国外实际情况而受到限制。而对于英语而言,培养口语及听、说能力要比培养其阅读能力相对更加容易一些,本文对高职英语教学中教学法进行了分析与研究,认为有效地教学法应遵循以下几点:

1 正规教学与自然教学两种方法相结合

正规教学更容易使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学习结果得到控制,进行语言巩固学习的形式一般都是采用考题测试的方式进行。而自然教学是教学者向学习者提供使用外语的活动或情境,使学习者在运用语言时自然地培养出外语语感,提高外语应用能力,相比较正规教学而言,自然教学对于教学者的外语水平及课堂设计及掌控能力要求更高一些。两者各有优势的同时,也各有不足,只有将两种教学科学相结合,才是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改革顺利进行的最佳途径。由此看来,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加强英语的教学环节,一般可以从三方面入手:一是为学生创造贴合实际的语言交际情境,开展符合未来职业就业的课堂交际活动;二是为学生增加以内容为核心的课堂交流活动,例如小组讨论、情景角色扮演等;三是有计划、有引导、和指导的为学生推荐课外阅读,增加学生的词汇及语言积累。

2 听、说、读、写四种能力相互协调发展

在英语教学中,听、说、读、写这几种能力之间是互相联系并互相制约的。这四种能力的培养和锻炼需要通过课堂具体环节以及作业、测试、相关活动等来实现。目前,在高职英语教学中仍然存在不足现象,一是英语口语互动不足,使大多数学生学的都是“哑巴”英语,只会卷面应用,而口语交流表达能力较差;二是对英语的理解能力不足。因此,在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中有几方面是需要注意和改进的:一是学习的书面练习大于口语交际练习;二是英口语的练习仍停留在教材范文对话以及日常基本套话这两方面;三是高职学生在进入大学后,英语听力能力有所提高,但是口语表达能力却呈现减退现象;四是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环节中,忽视了对英文写作能力的培养和日常练习的指导。

3 将限制母语和利用母语两者相结合

汉语作为我们国家的母语,它对于英语的学习有着一定方面的影响。在英语教学过程中使用母语有一定的好处,但是也存在一定的弊端。但在进行教学过程中,如果完全不使用母语,只用外语教学也会为其英语教学带来不便,对此,从客观角度分析提出以下几点看法:一是从释义方面来看,英语教学中一般经常使用的是外语释义、母语释义以及非语言释义,建议在初学阶段采用非语言释义,在英语水平有所提升之后,要渐渐使用外语释义,而母语释义最好只是作为一种补充形式;二是在英语教学时限制母语使用率,多增加一些英语的视、听、说方面的训练。因此英语教师在课堂设计方面要更加重视语言的输入与输出、在英语表达上一定要正确而且规范。

4 以学生为主体

传统的高职英语教学一般都是以教师为主体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主要是发挥的是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忽视了学生才应该是教学主体这一原则。所以,在传统高职英语教学中,学生一直是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对于英语学习的热情度、积极性以及自主学习能力都相对偏低,所以课堂上呈现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也不是很高。因此,要符合国家对教育教学新改革的要求,就需要高职院校在英语教学中,将学生作为主体,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改革,一般可以表现以下几方面:

4.1 精讲多练

老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和教材的知识重点,在课堂上组织一些语言类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口语交际、语言锻炼的机会,并在活动结束后,及时地将活动中存在的教学重点、语言难点进行讲解与指导,真正的做到精讲多练,把教与学两者有机相结合,以保证高职英语教学可以高质量的顺利完成。

4.2 因班制宜

高职院校学生的英语水平相对不是太高,因此老师在英语教学时应该先对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有一定的了解,再结合学生专业性特点与具体的教学内容对课堂的学习任务和目标进行合理设计,可以利用有效资源将课堂的教学任务分解,让学生分阶段的带着任务进行学习,从中可以锻炼自主学习能力,更好的吸收和掌握新知识。

4.3 英语教学应是双边活动

英语是门语言类学科,其知识性与实践性很强。在英语课堂上,应该重视教与学间的双边活动。在学习英语时,学生的学习动机,心理状态以及学习态度对整个学习都是很重要的。因此,教师在授课时应该与学生间的关系相处的更为融洽,并多采用肯定与鼓励的方式给予学生评价,只有调动了学生自身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才能够真正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4.4 增强教学的信息量

要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必须使学生对所学语言有一个足够的输入,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可以借助于微课、慕课、或多媒体信息资源,让学生的学习材料更为丰富,从而增加学生英语词汇量、语法的积累以及视、听、说、释能力的提升。

5 结语

为顺应国家对教育体制改革的需要,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改革也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在提高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还应该注重学生英语交际应用能力的提升,本文针对高职英语教学中教学法进行了相关的分析并提出了在教学时应该注意的几点原则,希望可以对日后高职英语教学改革有所帮助。

[1]张燕;“情感”促进高职英语教学[A];2011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12年

[2]隋红涛;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A];中国化学会第三届关注中国西部地区中学化学教学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唐丽萍;论高职英语教学的EGP与ESP的融合教学——以法律英语教学实证研究为例[A];云南省高职高专教育分会第七次全体理事会暨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朱兰;任务型教学模式在高职实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A];2011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12年

[5]黎明;付杨;王坚;电工电子学课程的实验教学研究[A];北京高教学会实验室工作研究会2010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6]张哲;何文茜;管红红;基于Moodle平台的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以《数字媒体技术导论》课程为例[A];全国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王爱东;谷珍;杨燕平;白鹤;多媒体多模态教学在民办高校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适用性及效果研究[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十四辑)[C];2014年

[8]耿杨;好,更好,最好——初中英语教学课堂活动浅析(英文)[A];2012年4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猜你喜欢
母语英语教学高职
母语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母语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论《远大前程》的语言特色及其母语迁移翻译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中EGP+ESP模式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