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高效教学初探

2017-03-11 13:43于红兰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7年21期
关键词:再别康桥教与学高中语文

于红兰

(吉林省长春市德惠市第二实验中学,吉林长春 130300)

传统的高中语文教学课堂,教师受陈旧教育理论及教学手段等方面的影响,极容易使用宣灌式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这样既不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不利于提高课堂教与学的效率。本文我将通过教学案例与大家分享通过创设有效课堂导入,引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提升教与学的效率;通过践行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升教与学的效率。

1 创设有效导入激趣,构建语文高效教学

高中生正处于思维发展的黄金时期,也是最活跃的时期,那么,如何在语文课堂上驾驭他们,使他们学好语文,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在一线教学中,我把新课导入环节列为提升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性的一个关键点,因为一个有效的新课导入一方面可以引导高中学生把注意力放到听课上来,另一方面还可以引发他们参与语文课堂教学的动力,提升语文教与学的有效性。在一线教学中我大胆实践,运用有效提问、音乐、名言等方式进行课堂导入以激发高中学生参与语文课堂教学的兴趣。下面结合教学实践与大家分享我的探索过程。

1.1 运用难易适度的问题引发学生学习的愿望

文学作品的意义不确定性和意义空白为读者提供了无限遐想的空间,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够以此为切入点,引领高中学生走进语文课堂将不失为一个有效的课堂导入手段。如在《廉颇蔺相如列传》第二课时的课堂上我是这样导入的: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廉颇蔺相如列传》,在上节课结束时,我请大家课后阅读《刺客列传》中的《荆轲刺秦王》一文,我们知道荆轲失败了。那么我有一个问题,蔺相如和荆轲同是门客,同是面对暴虐的秦王,同是处理非常事件,为什么一个成功一个失败呢?你们从中能得到哪些启示呢?请结合自身经验谈谈你的想法。我在要求中让学生结合自身经验说一说是为了激活了他们的生活经验,从而调动他们主动参与教学的愿望。另外,教师让学生进行对比阅读,不仅拓展了他们的视野,活跃了他们的思维,还使他们对教材文本所表达的主旨理解得更加深刻。而且这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有争议性的问题,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回答,只要说的有道理就行,因此提出一个与班级学情相符的问题更容易激发全体学生参与教学的兴趣。学生们的回答有两种倾向,一种认为“一个用口舌以制人,一个却用蛮力,能够运用语言进行斡旋的人必定充满智慧,因此运用口舌之人容易成功,而用蛮力的当然容易失败”;一种认为“一个以玉器相要挟,另一个用性命相挟,目标分量轻重有别,因此成功率不可相比”。对于这两种答案教师不要轻易做出肯定或否定的判断,妥当的做法应该是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保护他们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从而使他们对语文课堂教学产生持久的兴趣。

1.2 利用音乐导入引发学生学习的愿望

“未成曲调先有情。”教师用艺术化的手段进行课堂导入,如音乐、名言等可以渲染教学气氛,使学生们在情绪上受到感染,促使他们“情动而辞发”,从而使课堂教学能够顺利展开,并使得课堂教学因为有了学生的积极参与而更加有效。因此,语文教师要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身的艺术素养,在备课阶段做好充足的准备,为学生们提供相应的音、视频教学资源。我们知道诗与音乐有着不解之缘,有人评价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兼具“音乐的美”、“绘画的美”、“建筑的美”,其艺术价值极高。因此在教学《再别康桥》一诗时我选择了一首适合做朗读的背景音乐,与诗中所表达的留恋之情、惜别之情和理想幻灭后的感伤之情相映成趣。当学生在配乐朗读时,就把诗人对往昔生活的憧憬、对眼前的无可奈何的离愁表达得淋漓尽致。总之,教师课前为新课选择合适的音乐伴奏是提高课堂效率的一条有效的途径之一。

由此可见,教师用艺术化的手段进行课堂导入可以拉近文本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使他们获得更深刻的情感体验,帮助他们更好地体味作品的表现力及感染力,从而有效提升高中语文教学有效性。

2 积极转变角色,构建语文高效教学

新课标准实施以来,在高中语文教学的课堂上,我积极践行新的教育理念,努力改变教与学的方式,让学生们通过讨论形成生成性的阅读课堂。高中生喜欢讨论、辩论,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讨论的形式,给他们各抒己见的机会,在不知不觉中,使他们习得语文知识,提高语文阅读能力。下面我结合教学案例与大家分享怎样转变角色,构建高中语文高效教学。

2.1 组织小组讨论,在合作探究中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如在教学《再别康桥》一课时,以往受陈旧的教育理念的影响,教师往往端起“师道尊严”的架子独霸诗歌课堂。为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主动性,另外根据文学作品内涵丰富,而高中学生由于社会阅历浅,对事物的认识难免会不全面,有必要通过与同学或者教师共同讨论探究来深刻理解作品所表达的中心思想,因此在阅读课堂上,我积极组织学生们进行小组合作,通过集体探究的形式领悟文本内涵。在《再别康桥》的课堂导入阶段我提出了这样的探究性问题:《再别康桥》一诗富有“音乐的美”、“绘画的美”、“建筑的美”,下面请同学们就音乐美方面做简要分析和讨论。学生们通过讨论,不仅解决了对教学难点——徐志摩诗歌风格:节奏整齐、押韵和谐;音节抑扬、结构反复;语言清新、流畅自然;比喻新鲜、准确生动——的准确理解和把握,还通过讨论的形式积极参与了课堂教学,配合教师提升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2 借助信息技术,促进教与学方式的转变

教师在运用合作探究法进行教学时,如果将新技术融入语文学科的教学,不仅可以提供有效的教学情境,还可以能提升教与学的效率。

如在教学《优美的汉字》时,我首先要求学生们借助信息技术在互联网搜集与教学相关的文字、音视频资料。实践证明,学生借助信息技术寻找学习资源的方式使他们节省了很多时间。另外,由于在预习阶段学生已经完成了知识的传递,因此在课堂教学阶段,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共性的问题进行合作探究性学习。在合作探究过程中,如果遇到意外情况导致探究活动不能继续进行,如当有的学生对某个象形古文字的资料不熟悉而导致无法顺利发言时,这时教师可以积极介入,从自己在网络上搜索到的教学资源中将这方面的资料提供给学生,促使合作探究活动顺利进行。

总之,信息技术的介入为合作探究活动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可靠保障,为教与学的方式的转变提供了有力保证,使高中语文高效教学得到了有效落实。

综上所述,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新的教育理论层出不穷,各级各类教师摒弃旧的、固有的教育思想,在一线教学过程中大胆探索,为新课标的实施做出了不懈的努力。教师肩负着培养未来接班人的重任,在教学过程中应想方设法提升自己,积极探索构建高中语文高效教学的途径和方法。

[1]欧阳波《新教学策略与传统教法并重——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J]《知识窗(教师版)》,2010-04-30

[2]韩丽娜《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中学语文》2011-02-20

[3]高峰《个性阅读 促进发展——浅谈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策略》;[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5-02-21

猜你喜欢
再别康桥教与学高中语文
楷书的教与学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浅析诗歌翻译中的移情——以《再别康桥》韩译本为例
教与学
让“预习单”成为撬动教与学的支点
基于UMU平台的语文互动教学探究——以《再别康桥》一课教学为例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谈高中语文阅读理解课程的建构
欢迎订阅《小学数学教与学》
论述《再别康桥》中意象的象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