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有效提升小学德育教学质量

2017-03-11 13:43王钦玲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7年21期
关键词:教学方式阶段德育

王钦玲

(通化市东昌区幼儿教育集团管理中心,吉林通化 134000)

引言

小学阶段是形成良好作风、习惯、思想品格的关键阶段之一,但此阶段的学生也容易被外界因素所影响,这对小学生日后的人生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因此,小学阶段教育虽然是人生教育的初级阶段,但是是教育的重点,所以教师要注意教育的方式和方法,避免不利因素的干扰,为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

1 开展小学德育教学的重要性

如果说人民是一个国家的根本所在,那么道德是人类得以发展的灵魂。人要在不断的学习中形成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处处彰显正能量,才能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所以德育教育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1.1 开展德育教育是传承中华美德的需要

中华美德凝聚着民族精神是中华五千年智慧的结晶及优秀文化精髓所在。传承中华美德还需从小抓起,在小学阶段积极开展相关德育教育活动,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因此教育工作者应加强对小学德育教育的重视力度。

1.2 对塑造学生品格非常重要

小学阶段属于启蒙阶段,小学生的德育观念还处于模糊阶段,对事物没有正确的认知。因此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对塑造小学生的品格及形成人生观念是极为重要的。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有积极的道德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个是小学教育阶段的重点,同时也决定了孩子一生的命运。

1.3 对提升小学生综合素质非常有利

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国家愈来重视具备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优异的成绩、良好的思想品德、正确的人生观等。尤其是现代社会的发展中,竞争日趋激烈,人才济济,这就要求学生有创新能力,不能再以成绩为标杆,来衡量一个人的能力,分高的也有坏学生,分低的也有能够成就大事的能力,所以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学生明白做人的道理。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是成为国家栋梁的不要条件之一,而良好的道德观和人生观也是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小学阶段开展德育教育有着不可替代的意义。

2 小学德育教学现状

2.1 目标空大

评价教学水平的硬性指标之一即为德育教学水平,诸多学校为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并未从自身实际出发,盲目设置德育教学指标,没有真实性不符合现阶段要求,教学侧重于表面形式,此教学模式没有真正达到教学目的,这样会导致教学有效性不高,学生丧失学习兴趣及积极性。

2.2 教学方法陈旧

鉴于目前大部分学校各级采用的仍然是传统的“一言堂”教学方式,其德育教育方法、教学内容以及教学形式基本一致,导致缺乏对教学内容和每个孩子的切实身感受的关注,教学侧重形式流于表面。教师在课堂上照本宣科,学生在讲台下显得较为被动,这种教育方没有很好的教学效果,老师也并没有足够理解德育教育的目的及意义。此外,大部分学校缺少专业的德育教师,大部分德育教师是由文化教师担任的,但文化教师仅仅只接受了较为局限性的教育培训,在水平与教学质量方面与专业德育教育老师有着本质的区别,这就导致衙门上课只能生搬硬套,这亦是德育教学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之一。

2.3 观念落后

德育教育有效性较差,德育活动只注重于表面的原因大致为以下几点:目前许多小学的德育教学观念还十分落后,德育教学的活动自身生硬套用,缺乏自主创新性,具有较大的局限性,而且缺乏专业的德育教师。

3 提高小学德育教学有效性的教学策略

3.1 尊重学生成长规律,设置合理的教学目标

鉴于中小学生具有片面的知识水平、尚未成型的德育观以及还处于还处于模糊阶段的事物认知,遂在对其进行德育教育的时候我们更注重基础培养,与此同时,教师应当全面了解学生在该阶段的身心发展规律,保持乐观积极的教学态度,并及时为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提供帮助和有效的指导。而做到上述所说的前提即为: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及学习习惯,促使学生养成符合自身发展的生活方式。经过多次实践表面:针对学生认知水平的教育方式必须顺应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而在因材施教的基础上也有利于学生养成较好的学习习惯,重点帮助学生树立更好的价值观念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加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3.2 多样化教学方法

德育教学效果取决于教学方法效率的高低,传统的教学方式以“听为主”,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甚至会滋生厌学心理。对此,笔者认为在对小学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教学效率。使学生参与课程上的互动,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教学内容最好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如以“秋天的收获”为例,可以使学生结合自己经历,与家长或朋友交流自己秋天的所获所感所得,拓展关于秋天的收获知识面,同时锻炼学生的交流能力。

这种教学方式谓后面的教学开展打下了厚实的基础,具有很好的互动效果,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3 转变教学观念

伴随着网络普及,信息量的聚变,我们生活的时代也是多变和多元的时代,以多媒体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集图像、影音、声讯、等为一体,打破传统以听为主的传统教学方式,加深学生对德育教育理念的理解感受,并引入全新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借此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便于学生在极短时间内调整至最佳学习状态,从而提高课程质量。总体而言,提高德育教学的有效性有利于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念,培养合理正确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综合素质。

因此,广大教育工作者应结合现在的实际情况,针对现阶段德育教育的不足之处进行分析总结,进而采取针对性的调整措施,逐步提升德育教育的科学有效性,使学生更好的树立正确人生三观,以此促进学生健康的成长。

[1]曹丰勋. 论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西部素质教育,2017,3(02):42.

[2]李海飞.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9(06):212.

[3]邹剑. 对话教学在小学德育教学中的尝试[J]. 科教文汇(下旬刊),2009,(01):107.

[4]浅析农村小学德育教学[J]. 王影. 才智. 2011(14)

[5]小学德育教学改革之我见[J]. 王春花. 教育评论.2004(02)

[6]小学多媒体德育教学的利与弊[J]. 崔延霞.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6(03)

[7]浅议小学德育教学中教师角色的转变[J]. 廖志萍.科技资讯. 2006(24)

[8]探析在德育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J]. 张良桂.求知导刊. 2016(03)

[9]教书育人,润物无声——小学语文德育教学分析[J]. 阿斯艳木·克然木. 赤子(上中旬). 2015(20)

猜你喜欢
教学方式阶段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在学前教育阶段,提前抢跑,只能跑得快一时,却跑不快一生。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高中数学高效教学方式与方法优选例谈
高中化学教学方式探析
探索不同教学方式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