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文化教育行政管理效率的策略研究

2017-03-11 13:43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7年21期
关键词:工作效率管理人员行政

邹 影

(长春财经学院,吉林长春 130122)

引言

高速发展的现今社会,人们对文化教育的重视不言而喻,尤其作为向社会输送人才的高等院校,其文化教育改革是全社会教育深入改革的重中之重。随着文化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高校各项工作效率也在普遍提高,但高校行政管理体制仍存在弊端,较社会发展需求相对缓慢,甚至难以适应。高校文化教育行政管理效率的提升对于提高高校发展、高校文化教育改革、教学质量具有深远的影响。高效率的行政管理可以提升组织机构的决策能力以及整体服务水平。基于此,本文通过分析现阶段高校文化教育行政管理存在的弊病,并提出有效解决措施。

1 高校文化教育行政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高校文化教育行政管理体制不完善,管理方法陈旧。首先,行政工作作为辅助高校工作运作的重要环节,并未引起足够重视,甚至发展滞后。高校没有针对自身行政管理工作存在的弊病进行分析,未曾明确日常行政管理的具体工作内容,行政管理方法过于陈旧,没有与时俱进。其次,高校没有明确行政管理工作的具体内容,导致各部门职责模糊不清、分工不明,甚至出现交替重复工作的现象,这就导致了“一岗多人,一人多岗”的现象频繁发生,加之各行政部门处于不同结构体系,很容易引起各自为政的小团体现象,上述情况无论哪一种发生都不利于发挥各部门的多样化职能作用,也无法有效推进各项工作的开展。再次,高校用人机制不灵活,激励机制不完善,行政管理人员工作任务琐碎繁重,高层领导没有根据各岗位工作人员的擅长领域以及优缺点进行岗位优化调整,长期机械作业很容易产生职业倦怠感,长此以导致往工作积极性以及工作效率降低。最后,高校行政管理方法过于陈旧、单一,致使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开展过于形式化,且混乱不堪,这无疑会增加高校管理成本,甚至拖缓相关工作的进程,严重降低高校的整体行政管理水平。

1.2 相关行政管理人员缺乏效率意识,综合素养欠缺。时代发展进步的同时,文化教育改革也在同步优化完善,高校教育事业进入全面发展的新阶段,高等教育由过去的面向小众发展为面向大众,高校建设规模扩大,这一切工作顺利且高效率的开展都离不开“高水准、高素质、高工作效率”的行政管理团队,只有行政管理团队工作步伐高效统一、相互协作才能有效推进高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就目前我国高校行政管理团队而言,其有着比较鲜明的行政色彩,行政管理人员大多拥有事业编制,因长期受到事业单位传统观念的影响,行政管理工作多流于形式化,而不注重增强行政管理人员的效率意识。拥有编制的工作人员,长期处于被动工作状态,工作效率意识薄弱,不注重规定时间内的工作效率,甚至出现规定时间内无法完成相应工作的现象,这会导致后续工作无法按时开展,甚至会延缓其他相关工作的开展。高校缺乏对行政管理人员的正确认识,对于工作人员在行政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缺乏了解,无法及时对其进行培训教育,与此同时行政管理人员缺乏提高自身综合素养的意识,不重视工作能力、管理知识以及业务水平的提高,导致服务、责任意识薄弱,遇到管理问题无法有效处理并解决。

1.3 高校对于行政管理工作缺乏正确认识,管理观念相对落后。竞争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新形势下,教育市场的竞争也极为激烈,各高校间的生源竞争尤显突出。因受各方面因素影响,很多高校生源呈下滑趋势。生源不足让高校在教育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想要扭转劣势高校必须进行深化改革,提高自身行政管理工作效率。而目前现状是,高校对于行政管理工作缺乏重视,也未曾意识到行政管理在高校各项工作开展中的重要性。错误认识加上管理方法的滞后性已经无法适应当前教育改革的发展,无法满足新时期行政管理的客观要求,致使高校各项工作进程缓慢,问题不断凸显。因此,加强对行政管理工作的重视,充分发挥其在高校各项工作中的协调作用,加强自身效率意识以及大局观,革新管理方法亟待解决。

2 提升高校文化教育行政管理的策略

2.1 强化高校文化行政管理团队建设,提升团队凝聚力以及工作效率。首先,强化高校文化行政行政管理队伍管理意识,避免队伍松散,明确各部门职责所在,避免分工不明确导致各部门协作混乱。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只有充分扮演好自己的角色,立足于自己的工作这则以及所属组织结构才能准确发挥自身才能,提升管理工作效率,反之则会浪费行政管理资源,增加管理成本。高校行政管理工作想要准确定位,需做到如下几点:其一,行政管理工作并非单一的管理,在日常工作中既要管理工作人员也要管理工作,并且要对工作进行整理,使管理工作具有条理性以及秩序性;其二,高校要对行政管理人员进行定期培训,革新管理方法,提升管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以及工作能力;其三,要进行角色保护,促使行政管理工作能为高校教学以及科研工作提供有效的组织保障,并为学校发展、教育改革以及其他工作的开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行政管理无法脱离固定组织独自发展,它属于科学类专业,也有属于自己的专业知识及框架,因此,行政管理人员想要提升专业技能,必须要强化自身理论知识的学习做到与时俱进,高校也要加强团队建设,提供专业知识技能培训,这样才能提升整个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整体水平。

2.2 构建监管制衡体系,制约部分行政管理人员利用职权谋取个人利益。部分编制下的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综合素养较低,学校再缺乏监管制衡体系,这会导致部分管理人员出现违法乱纪、滥用职权的行为。由于缺乏体制约束,部分行政管理人员滥用职权谋取私利,这会导致高校行政管理工作混乱,因此构建监管制衡体系可有效约束管理人员不正当使用行政权力。基于高校行政管理自身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相辅相成,部分学者将二者混淆,也会导致管理混乱、效率低下的问题。高校构建监管制衡体系有助于营造良好的学术发展氛围,利用行政权力辅助学校科研及教学工作,做到不过分干涉才能提升高校管理工作效率,保障行政管理工作的透明度。

2.3 完善高校行政管理制度,引进先进的管理方法。首先,高校行政管理工作开展的前提是有章可循,为了提升管理效率,高校应逐步完善行政管理制度,只有依据管理制度才能有效推进各项管理工作的开展;还要针对管理人员制定绩效考核制度、岗位责任制度以及轮班制度等,准确把握行政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工作能力以及擅长领域,适度优化调整岗位结构;强化绩效考核促使考核评价指标更加科学合理,并将绩效考核制度落实到个人,将个人绩效考核与制度相结合。高层管理人员应深入员工内部,积极听取员工建议以及意见,以此为依据完善管理制度,确保制度实施的可行性。

其次,高校行政管理工作中面临信息传递程序冗杂,高层管理向基层管理传递信息需要通过多个层级,而基层管理向高层管理传递信息同样如此,这就降低了信息的时效性以及工作效率。因此,高校行政管理机构应加以改善,根据时代发展及高校自身情况引进先进的、有助于学校发展的管理方法,构建相应监管机制,革新管理理念与时俱进,以期达到提升学校整体行政管理效率的目的。;优化本校行政管理组织结构,明确工作内容、岗位职责,完善考核、激励、奖惩制度,强化行政管理人员的效率意识,调动行政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定期进行专业技能培训,组织行政管理讲座,加强人员间的沟通,提升其综合素养以及工作能力,确保行政管理工作辅助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并达到一致性,才能降低高校行政管理成本,节约管理资源,避免“一岗多人,一人多岗”的浪费现象,提升高校教育行政管理效率。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文化教育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教育改革稳健推进的当下,高校想要立足于文化教育市场就必须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改变传统思想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全新的、科学的行政管理体系,客观分析学校自身行政管理存在的问题,结合当下的发展环境引进先进的管理方法,将其与自身情况相结合。以此,才能推动高校的可持续发展,为高校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强有力的后援支持,促进高校文化教育的深化改革,落实素质教育基础。

[1]曹松林. 当前高校行政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J]. 嘉应学院学报,2013,31(10):88-91.

[2]冯丹. 高校行政管理执行力的提升途径选择及探索[J]. 管理观察,2016,(22):130-131+134.

[3]唐琳,褚衍松. 论高校行政管理的科学化路径[J].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3(03):7-9.

猜你喜欢
工作效率管理人员行政
行政学人
流程优化在提高神经外科手术室工作效率中的应用
提高森林资源监测工作效率和实用性的探索
行政调解的实践与探索
提高工作效率必须改掉的7种习惯
行政为先 GMC SAVANA
10种方法助你提高工作效率
加快行政审批体制改革
高校教学管理人员专业化探讨
5年前的选择决定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