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双元制”的高职计算机全媒体资源建设方案

2017-03-12 19:07葛丽萍
辽宁高职学报 2017年8期
关键词:双元制教学资源职业院校

葛丽萍

(营口职业技术学院,辽宁 营口 115000)

基于“双元制”的高职计算机全媒体资源建设方案

葛丽萍

(营口职业技术学院,辽宁 营口 115000)

移动“互联网+”时代,手机成为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必备品,支持多终端的全媒体成为人们日常信息浏览和工作学习的主流趋势。双元制办学模式下,职业院校建立基于全媒体教学资源的移动教学平台,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职业技能教学效果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动性。建立计算机专业全媒体教学资源具有重要意义。在此给出职业院校计算机专业全媒体教学资源建设的切实可行方案。

双元制;全媒体;资源建设;建设方案

Abstract:In the Internet+era,mobile phones have become essentials for study,work and life.Omnimedia supporting multiple terminals is becoming the mainstream trend of daily information browsing and learning.Under the dual system education mode,the construction of mobile teaching platform based on omnimedia teaching recourses in vocational colleges can better promote vocational skills teaching effect and autonomous learning initiative.Building the computer omnimedia teaching recourse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The feasible plan for omnimedia teaching recourses construction is given in the paper.

Keywords:dual system;omnimedia;resources construction;construction plan

信息时代,知识爆炸,各种新知识、新技术应运而生。社会需要与时俱进、全面发展的全能型、技能型人才。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等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主要特征。跨界学习、定制学习等新的学习方式不断涌现。[1]随着高速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教育技术已经发生革命性的改变。平板、手机等移动智能终端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必备设备。利用功能强大的各种智能软件进行信息浏览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主流。高职院校如何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符合现代社会要求的职业技能人才,进行定制化、个性化、规模化的现代职业技术教育,是顺应时代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

一、双元制办学模式

近年来,德国的“双元制”教育模式广泛被我国职业院校和企业所借鉴。“双元制”充分借助学校和企业的条件,优势互补,互相配合,共同培养既具备理论知识,又具备职业技能的专业技能人才。[2]作为其中主要一元的职业院校,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成为其重要培养目标。

学院应根据自身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技能要求,量身定制符合自身要求的各专业化全媒体课程教学资源和技能学习课程,将课堂难以展现的实验实训教学内容和专业职业技能,通过丰富多彩、精短有趣的全媒体课程教学资源进行最充分的展现和讲解,能够满足双元制教学模式下职业技能人才培养的要求,则为最有效的解决方案。

二、全媒体教学资源概述

全媒体教学资源主要以课程教学内容为根本,对相关知识点和操作技能进行科学组织、合理加工、深度挖掘,以直观、精短、丰富的图文、动画、视频、音频等多种媒体形式,从多角度、多维度进行展现,实现课程教学内容的系统化、结构化整合,通过智能交互功能,利用电脑、手机等多种智能终端,满足学习者个性化的学习需求。[3]全媒体教学资源近几年得到蓬勃迅猛的发展,特别是微课、MOOC等有针对性的精短视频课程资源,以及VR、AR、虚拟现实等新媒体教学资源,因其满足时代要求,符合现代人的学习心理,广受现代人们的欢迎。

三、全媒体教学资源开发现状

网络时代,海量的教学资源,新旧不一,质量参差不齐,令人眼花缭乱。职业院校自建的教学资源,由于缺乏有组织的规划、统一的制作和评审标准,更缺乏足够的资金和技术支持,都是教师自发制作,媒体形式单一,质量普遍不高,真正优质、系列化、符合时代要求、能够满足个性化学习的资源并不多。

四、计算机专业全媒体教学资源建设的意义及优势

相对于其他学科,计算机技术更新快,求知需求旺盛。计算机专业课程适合网络教学,计算机专业教师具有制作网络平台和全媒体教学资源的技术优势,因此,计算机专业应引领学院教学资源建设,建立丰富的全媒体课程教学资源。

五、高职计算机专业课程全媒体教学资源建设方案

对于职业院校来说,建立丰富多彩的计算机专业全媒体教学资源是教育技术和职业发展的必然。然而,制作一个能够支持多终端的优质系列化的全媒体课程教学资源,是一项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甚至一节标准的微课视频,也不是一个简单的工作,从前期的课程设计,到最后的作品完成,需要一系列的精心策划、科学设计,需要大量的内容编辑和细节表现,更需要强大的硬件支持和媒体软件制作技术。[4]

1.做好顶层设计,各部门鼎力配合,在政策、资金和技术方面全力支持

要有计划、有组织、保质保量地完成职业院校系列化计算机专业课程全媒体教学资源的建设,学院需要做好顶层设计,领导高度重视,专人负责;设立专项资金,专用于教师制作技术培训、竞赛、相关软硬件设备投入、课程资源建设等;相关部门统一协调、协作配合;学院在政策、技术、设备、教学以及实训场地等应给予全方位的支持;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鼓励系部、教师制作出更多优秀的专业课程全媒体教学资源。

2.选派优秀教师参加专项技术学习,培养全媒体资源建设培训师资

教育技术随着信息技术发展正在发生巨大改变,网络高速云存储点播式教学已经成为教育技术的主流,而优质的教学资源不足已经成为当下网络教学的一个主要瓶颈。全国各种级别的教学资源数据库建设、教学设计、信息化教学、微课竞赛等层出不穷,数字媒体制作技术培训也在各地轮流举办。诸上所为,旨在推广教育技术新形式——课程教学资源的建设。职业院校应有计划地选派教学资源库建设负责人,各专业骨干教师、教育技术师资、计算机教师等积极参与新媒体、全媒体制作专项培训,学习动画、视频、音频等相关软件制作技术,为学院组织全校教师课程全媒体制作技术培训培养师资。

3.对教师进行有计划、有组织的优质课程设计、讲座与制作技术培训

计算机专业课程较多,类型相对复杂。每个授课老师的教学方法不同,其授课水平也各不相同;另外,由于教师所教课程和专业学习方向不同,很多教师只是了解全媒体设计与制作的部分软件,而其所需要的重要软件如Camtasia Studio、Prezi、Audition、Premiere、AE、Flash等软件都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专项学习和培训,以达到全媒体资源制作所需要的软件技术要求。而对于其他专业教师来说,软件操控技能更是不足,因此,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教师全媒体课程设计与制作技术培训更是高校的一项基本任务,是现代教育技术对青年教师的最基本要求。计算机专业教师应该走在学校教学资源建设的前列,并具有辅助高职院校做好教师技术培训的职责。

4.组织全媒体教学资源建设竞赛,从政策上和奖励制度上鼓励教师制作优质教学资源

开展各种形式的教学竞赛活动,给教师搭建教学经验交流和教学风采展示的平台,推动课堂教学改革,促进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进而推进学院全媒体课程、精品课程建设。参加竞赛的作品,包括全媒体网络课程、微课视频、教学设计、教学课件。学院应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竞赛,对于优秀获奖作品,学院应该给以优厚的奖励,并在教师评职、年终选优、评分达标等方面给予适当的政策优惠,鼓励教师积极参与业务和技术学习,提高全媒体资源制作水平。在学院资源建设方面尽最大力量,做出越来越好的优质课程资源,进而形成专业性系列化全媒体教学资源。

5.建设课程资源建设技术团队,为资源制作提供人才、设备、技术等多方支持

建设一支专业的全媒体资源建设团队,是建设系列化全媒体教学资源的技术保障。全媒体资源建设团队,主要成员结构应科学合理,涵盖课程策划、内容组织、教学设计、课件制作、动画制作、美工包装、主讲教师、视频摄录、后期编辑、平台制作、网页制作、网站管理各类硬件设备支持人员及关键技术支持人员。资源建设团队应涵盖教育技术中心、网络中心、教务处、计算机系等部门的主要领导和相关技术人员。

6.通过论坛、公众号、QQ群等多种途径建设全媒体制作技术学习与交流平台

学习全媒体制作技术,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做到的,需要长期坚持不断的学习,只有时刻跟随技术的进步,才能走在教育技术的前列。微信公众号是一种不错的先进技术推广与发布的平台,同时也可以展示优秀的教学竞赛获奖作品,让教师在不知不觉中开阔眼界,提高制作技术。在媒体制作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种技术问题,都可以拿到QQ群或微信群中,既可以及时获得帮助,又可以互相借鉴,取长补短,有助于教师媒体制作技术的提高,顺利解决媒体制作过程中所遇到的难题。通过以上方式,能够形成一种氛围,激励其他教师也能积极参与学习和制作教学资源。

7.建立教学资源库、多媒体素材库,为全媒体资源建设提供丰富的素材仓库

建设全媒体教学资源,需要整合大量文字、图片、动画、视频、音乐、音效等多媒体素材。这些素材不是普通教师能够做好的,而一些网络和行业的资源素材库,却可以提供丰富、全面而优质的素材,就像一个资料图书馆,用什么就能找到什么。有些网络免费素材库,需要指定专人收集下载和整理,有些大型类别和行业优质素材库,可以通过购买方式获得。总之,职业院校应该有目的、有计划地逐步建立起一套涵盖相关行业和职业的各种类型的素材库,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各种类型的图形、图像、视频、音频、动画等多媒体素材,为全媒体教学资源建设创建便利条件。

8.建立全媒体课程建设和评审标准,为高质量系列化资源建设提供依据

根据调查得知,各职业院校教师都在自发地各自制作课程资源,主要用来参与各级别的计算机技能大赛,如教育软件大赛、信息化教学大赛等。各调研单位对计算机专业课程资源建设没有形成系列,更没有统一的建设方案和策略。各课程资源制作标准,主要是参照软件教学大赛的基本要求。但是,由于每位教师对有关参数的理解不透彻,也不知如何操作和设置,导致课程作品质量不高,视频风格和形式杂乱不一。学院在资源库、标准化课程、优质课程建设中,基本上要求只建设一节示范型微课视频即可,然而却缺乏明确的建设标准,导致教师含糊不清,也没有审核把关。学院应该对该示范性课程的各种媒体资源有明确的建设和审核标准,为以后有规模、有组织、有针对性地进行规模化、系列化全媒体课程资源建设提供典范和依据。[5]

9.统一教学资源包装及界面格式,建设课程开发制作标准化流程

学院在进行系列化、规模化的全媒体课程资源建设中,不能每个系每位教师各自为政,各自开发设计自己的片头和页面格式,这将导致资源库中各媒体资源风格杂乱不一。而应该设计建设一套全媒体课程资源开发制作的标准化流程,有统一的页面风格,统一的微课视频片头片尾包装,统一的学校名头格式,统一风格的课程名称、课程标题、主讲教师介绍,统一的字幕格式,以及统一格式的视频输出要求等。风格统一是系列化全媒体课程资源建设的基本要求。

10.发挥教学资源众筹模式,进行优质教学资源的共建与共享

全媒体课程教学资源是职业院校教育和学生学习的核心内容。然而,学院自身的建设力量是有限的,优质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共享,则是现代网络时代的主要特征,因此,资源众筹模式应运而生。资源众筹是由课程项目需求方发布课程需求、课程资源建设标准和模式,进行课程资源的建设,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广泛应用,课程资源更加开放,形式逐渐多元化,课程内容更加立体,评价交互方式更加多元。[6]可以通过QQ群、微信、公众号、朋友圈、微博等多种方式进行互动交流,答疑解惑。高职院校应充分发挥资源众筹模式,进行优质教学资源的共建与共享。

11.多平台支持,多渠道网络发布,方便学生随时随地点播学习

全媒体课程资源制作的最终目的是用于教学。利用微信公众号、QQ群、百度云等网络资源,是简单方便的资源发布与共享选择,这种方式可以作为教师个人的网络发布方式。作为职业技术学院,陆续会有各专业大规模、系列化的教学资源,因此应建立专业化的大数据支撑的高速网络云教学平台,为广大校内外学习者提供丰富的优质全媒体学习资源。平台网站应页面简洁、使用方便、连接快捷、播放流畅、易于下载、并发访问、容错机制好,既能支持电脑端的WEB访问,也能支持移动智能设备的WAP访问。

总而言之,网络全媒体教学资源是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职业技术教育必须紧跟时代和技术发展的脚步。高职院校应有计划地逐步融入到一种开放而富有弹性的教学环境,建立简单易用的支持多终端高速访问的点播式教学平台,建立丰富多彩的系列化专业全媒体教学资源。教师、学生通过手机、电脑等智能终端,随时随地管理和访问高速云存储的全媒体课程教学资源,进行个性化的专业知识、职业技能的定制学习和深度学习,在各类课程教学中发生巨大效用。

[1]张韵.“互联网+”时代的新型学习方式[J].中国电化教育,2017(1):50-56.

[2]梁卿.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办学体制及其启示[J].职业技术教育,2016(4):47-50.

[3]张桐,杨孝堂,杜若.远程教育全媒体数字教材发展与创新[J].中国电化教,2017(3):138-142.

[4]葛丽萍.计算机专业课程微课资源建设研究[J].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1):15-20.

[5]张玉利.微课作品评审原则及方法改进的研究[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4(9):75-76.

[6]黄越岭,李鹏,朱德全.资源众筹:“互联网+”时代教师培训课程供给模式变革[J].中国电化教育,2017(1):58-63.

[责任编辑,营口职院:王天辉]

Omnimedia Recourses Construction Plan of Higher Vocational Computer Based on Dual System

GE Li-ping
(Yingko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Yingkou 115000,China)

G714

B

1009—7600(2017)08—0043—03

2017-07-03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第四届理事会科研规划项目2016—2017年度一般课题(201606Y05)

葛丽萍(1970—),女,辽宁营口人,副教授,硕士。

猜你喜欢
双元制教学资源职业院校
基于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数学建模实践活动探索
丰富历史教学资源 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高校冰上教学资源社会开放的意义及管理模式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德国高等教育的“双元制”理念及对高校转型发展的启示
德国工匠精神的文化基因分析
“双元制”模式在导游专业学生顶岗实习中的应用研究
浅谈我对德国篮球的理解
初中语文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