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公立医院改革实践中的几点思考

2017-03-13 20:47王斯琴
大医生 2017年8期
关键词:药价医患公立医院

王斯琴

(江苏省建湖县人民医院,江苏盐城 224700)

自2009年启动新一轮医改以来,通过全民医保体系、基本药物制度、医疗服务体系和公共卫生均等化的建立,给人民防病看病带来了不少实惠,但与群众实际就医需求仍有差距。当前医改已进入攻坚克难阶段--公立医院改革,我院被列为全国第二批试点县、江苏省三市三县“先改先试”重点县之一,如何策应改革形势,率先突破难点,建立现代医疗卫生体系是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医院的改革关键是解决好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调动医生的积极性,为群众看好病。现结合工作实际,剖析问题实质,借鉴国内医改先进做法,谈几点认识。

1 解决看病难问题

实际上看病难主要是去大医院看病较难。一方面城市三级大医院人满为患,病人排队几小时,医生看病几分钟。另一方面小医院门可罗雀,虽然医疗设施得到较大改善,但是人才瓶颈问题突破艰难。大医院人才济济,发药的都是硕士生、本科生;县域内小医院特别是乡镇基层卫生院,近十年来很难引进1名临床医学本科毕业生,县级医院亦招不到应需的优秀人才,究其原因,一是城市大医院及经济发达地区都在扩规模,人才供不应求;二是医学人才培养周期长、成长慢;三是县级医院收入少、平台低。

解决这些问题,一方面要促进优质资源人才技术的纵向流动。成立医疗联合体,以县级医院为枢纽,向上挂靠、向下支援,并通过信息化互通互连建立远程诊疗、远程会诊等,加快人才的引进与培养,提高基层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和医疗质量,做到“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实现90%病人在县域内得到有效治疗的目标;另一方面要采取医保报销的必要手段,推进分级诊疗制度改革。现在病人都涌到大医院看病,不愿留在县以下基层医院,造成就医秩序混乱。我县2016年外出住院7786人次,占全县住院人次15%,其中60%未办理转诊手续,自行到县外就医,县外就医获补偿总额5642万元,占全县医保资金26%,在基层可以诊治的常见病都去县外大医院,同一种疾病花费双倍以上费用,增加了医保资金支出,医保10%~15%结报差率难以起到引导作用。因此,需要改革医保付费和补偿政策,发挥医保的杠杆和利益导向作用,拉大不同级别医疗机构报销比例的差距,推行基层首诊、逐级转诊,逐步形成未经转诊不予报销制度。安徽省实行省市县级常见病定额结算与结报比差距双控措施,履行转诊定额内结报差20%、未经转诊定额内结报差40%,收效明显。同时,医保支付进一步向基层倾斜,制定各级医院诊疗目录、定额标准,引导建立合理就医流向。

2 解决看病贵问题

目前百姓反映看病贵的主要原因是药价贵。虽然医院实行零差率,但是药品流通环节多,销售渠道上层层加价,造成药价居高不下。在省级招标品种的价格还有较大利润空间,部分品种经医院二次议价有所压缩,最大让利达45%以上,如头孢西丁纳1.0 g,省招标价24.8元,医院采购价13.64元。单靠一所医院很难对一些合资品种压价,药价虚高利润流入到医药代表口袋,医院用药量居高不下,诊疗次均费用年年攀升,医院收入含金量下降,管理难度加大,都被回扣绑架,群众支付药品费用趋高,医保资金超支,医院医保资金结算困难,我院2016年仍有1300万元医保资金未能结付。因此,必须遏制药价虚高,挤压医药代表暴利,提高医院收入含金量,调整合理收入结构,将药占比控制在30%以下。要建立限价采购机制,实行量价挂钩,招采合一,招配送企业,压降药价,节约医保资金,为患者减负。要对抗菌素、辅助用药、高价药等重点药品建立监控预警机制,整治不合理用药,规范医疗行为。

3 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激发改革内生动力

过去国内医院“以药养医”现象普遍存在。2013年底本院取消了药品15%加成,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取消的药品利润从三个方面补偿:85%通过医疗服务价格调整;10%靠医院加强内部管理消化;5%靠政府投入。与此同时,我院进行了一系列内部运行机制改革,为增强服务能力、提高服务效率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但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方面进展不大。为了能留住人才和引进人才,尽力提高医务人员待遇,需采取对引进和培养的优秀人才发放购房补贴、提供廉租房等优惠政策,解除他们后顾之忧,让医生成为受社会尊敬的岗位。一要加快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推行以理事会为核心的法人治理结构模式,形成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分工、相互制衡的运行机制。二要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实行岗位管理、按事设岗、竞聘上岗、以岗定薪、合同管理的用人机制,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三要建立符合行业特点的薪酬制度,针对医疗卫生行业高技术、高风险特点,制定绩效考核分配办法,重点向关键岗位、贡献突出的人员倾斜,体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四要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医疗纠纷逐年增加,索赔金不断攀升,有的患者经常以非正常途径寻求解决纠纷,医闹现象时有发生,以“闹”和上访来要挟敲诈医院,扭曲了医患双方心态,需加强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制度和医疗责任追究,制定出台医患纠纷预防与处置法规,依法保护医患双方合法权益,严厉打击涉医违法犯罪行为,有力维护正常的医疗秩序。

公立医院改革是一项政府主导、部门参与、医院配合、社会监督的改革,需要一切从群众的利益出发,注重体制与机制的创新。改革的途径要针对突出的问题,在治本与治标上重点突破,加强整体布局,创新医疗、规范医药、健全医保,实行“三医联动”,其中医药是关键、医保是基础、医疗是根本。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医院,减轻群众医药负担,提升群众满意度,实现党和政府得民心、人民群众得实惠、医务人员受鼓舞、卫生事业得发展的多赢局面。

[1] 宋融蓉.公立医院改革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经营管理者,2017,8:446-447.

[2] 张福来.我国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的进展、挑战和对策[J].卫生经济研究,2017,2:27-30.

猜你喜欢
药价医患公立医院
集采药价“痩身” 护航患者“钱袋子”
药价谈判敲定第一单
公立医院改制有攻略
公立医院的管与放
药价机制:重建≠放开
一句“咱妈的病”让医患成为一家
解开医患千千结
公立医院“联”还是“不联”?
分级诊疗 医患各自怎么看?
医患矛盾再会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