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瘫足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理论研究

2017-03-14 07:56刘冯铂杨木春
运动 2017年13期
关键词:脑瘫残疾体能训练

李 欣,刘冯铂,杨木春

(郑州大学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中心,河南 郑州 450001)

脑瘫足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理论研究

李 欣,刘冯铂,杨木春

(郑州大学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中心,河南 郑州 450001)

以脑瘫足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的特殊性为切入点,即在完成技术动作时的身体工作能力层面下,对该项目运动员上下肢能力、供能系统、下肢爆发力以及运动功能的协调能力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脑瘫足球运动员体能训练以及体能训练后的恢复方面应注意的问题,旨在为该项目专项体能训练提供行之有效的体能训练计划理论。经过针对该项目运动群体训练实践探索与总结,继承、丰富并发展了脑瘫足球运动专项体能训练方法。

脑瘫足球;体能;特殊性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残疾人运动首次出现于英国,其出现及早期发展可以追溯至1944年。英国政府要求犹太神经外科医生Ludwig Guttmann开放当时在英格兰艾尔斯伯里维尔医院内的国家脊髓损伤中心,在二战中受伤的士兵及战俘开始在此进行大量的运动及体能锻炼,并将其作为恢复自身身体和精神上创伤的重要方法之一 。自此,残疾人运动开始稳固发展。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等方面的发展以及对于弱势群体的重视,当代残疾人已经拥有属于其自身的正式运动项目。

小儿脑性瘫痪又称小儿大脑性瘫痪,俗称脑瘫。病变部位在脑,累及四肢,常伴有智力缺陷、行为异常、癫痫、精神障碍及视、听觉、语言障碍等症状。脑瘫足球(七人制足球)(football 7-a-side),也被称为CP SOCCER,参赛队员多是CP5-CP8级别的残疾运动员,1984年被列为残奥会正式比赛项目。随着脑瘫足球项目的不断发展,不少欧美国家相继开展并推广了该项运动。而在中国,脑瘫足球运动的发展仅有6年的时间,由于该项目在我国开展时间较短,水平相对较低 。

为提高我国脑瘫足球项目竞技水平,促进残疾人体育整体可持续发展,本文从方法学层面分析脑瘫足球专项体能的训练问题,以探讨脑瘫足球运动员的专项体能训练理论为切入点,论述了脑瘫足球专项体能训练的特异性,总结了脑瘫足球体能训练规律,并为今后开展该项目提供参考依据和建议。

1 脑瘫足球运动员身体工作能力的特殊性

运动中的体能,泛指人体的形态、机能、素质和健康 。身体为满足足球专项需要而具备的身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能力或工作能力,称之为足球运动员的专项体能,主要取决于先天的基因遗传和后天的体能训练。其是比赛中可以保持充沛体智力、表现高水平运动技能的基础,也是运动员能够有效运用策略战术并在比赛中拥有良好心理素质的保障 。基于此,脑瘫足球运动员专项体能训练共包含4层含义:(1)因材施教,即专项体能训练要适合运动员个别化生理及心理特点;(2)对症下药,即符合该运动项目的技、战术特点,才能事半功倍;(3)专项体能训练要为参加该项目比赛提供支持;(4)专项体能训练要以运动员康复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相较于健康运动员,残疾运动员在心理健康方面水平较低,在对脑瘫足球运动员进行体能训练时,必须要考虑到其在生理以及心理方面的特殊性。

脑瘫足球比赛规则虽然是简单化的正式足球比赛规则,但其并没有下降对运动员机体工作能力的要求。又考虑到运动员不同的残疾程度以及个体之间的差异性,实质上反而提高了对运动员日常体能训练的要求。脑瘫足球专项体能训练,既应该包含足球运动在移动速度、团队合作和瞬时应变等方面的基本能力要求,也应该充分分析该项目运动员特点,针对不同运动员的体能,着重考虑发展运动员专项力量、身体平衡性及耐力等方面的能力。

脑瘫足球运动员残疾等级越高,残疾程度越轻。而从以往经验来看,脑瘫运动员“越运动级别越高”,也就是说,无论训练前是何残疾等级,参加体能训练的时间越长,脑瘫等级越高,康复程度也就越高。相比于肢体、视力或听力等其他类型的残疾,运动对于脑瘫的康复起到了更为显著的作用。

2 脑瘫足球运动员身体工作能力训练理论分析

2.1 上下肢能力分析

脑瘫足球运动员的上下肢协调能力显著区别于健康人。其特殊性重要表现在3个方面:(1)奔跑与带球动作因个体差异,速度与方式不尽相同。其中,下肢瘫运动员只能进行最简单的带球以及传球,并且常伴有异常的身体姿势以及缓慢的反应;(2)完成射门动作时力量欠缺。其中,下肢瘫运动员自身能力的欠缺以及上肢瘫运动员射门前手臂不能充分进行预摆和随摆都会对射门力量产生影响;(3)完成变向动作时,动作速率会受残疾程度的影响。

2.2 供能系统特殊性分析

与健康人足球比赛相同,脑瘫足球也是以多种强度、多种维度、多种间歇构成的复杂运动模式,持续时间较长。但由于运动员自身功能的受限,没有大量疾速冲刺,大部分移动都以平稳且缓慢的节奏完成,所需能量以有氧氧化供能为主,以部分乳酸能以及少量无氧能供能为辅。

2.3 下肢爆发力训练的分析

脑瘫足球在比赛中需要各种奔跑、加速跑以及射门动作,大部分动作都由下肢完成,想要完成得分,下肢爆发力显得格外重要。其训练中的特殊方面还有以下2种:(1)存在仅一条腿受损的情况,要根据运动员自身的特点,采用个别化训练方法;(2)守门员移动中多运用身体的侧倒、前扑、后倒等动作。在脑瘫足球比赛中,守门员的反应无法跟上球速,且移动难以到位,球快入网时,倒地或飞扑是弥补移动较慢的最好方式,因此应着重训练运动员腿部的爆发力与瞬间蹬地力量。

3 脑瘫足球运动员身体工作能力训练应注意的问题

目前我国脑瘫足球运动员选材存在较为明显的问题, 如年龄存在较大的差异,大部分运动员没有或缺少专业的系统培训,仅在大赛前统一集训,因此在训练中一般不宜采用统一的体能训练方法。以因材施教为准则,根据不同的个体类型、身体机能、残疾部位和残疾程度,从方法的选择、负荷的大小、重点训练部位的确定上区别对待,制订不同的训练方法并针对不同对象在训练中通过反复实践来检验该方法是否适用,绝不能盲目效仿。

3.1 下肢瘫运动员专项体能训练

当运动员仅下肢受损,针对上肢的训练与健康运动员无区别。在下肢力量训练时,表现为借助外力完成训练。由于该类运动员肌肉萎缩程度不同及残疾程度不同,个体差异明显,绝对力量也不尽相同。肌肉萎缩少的,训练时负荷应相对加大;肌肉萎缩多的,负荷应相对减小。随着训练周期的不断累加,对于肌肉萎缩状况有所好转的运动员可以适当提高训练强度。

3.2 上肢瘫运动员专项体能训练

在上肢训练中,要根据肢体的残障程度,使用个别化训练方法。技术动作的平衡性对于上肢瘫运动员存在较大的障碍,因此训练中要加强平衡性的训练。上肢瘫的足球运动员因手臂不能进行预摆和随摆动作而导致平衡性差,在体能训练时要减轻上肢符合,尽量保持在上下肢协调状态下完成体能训练。

3.3 保证体能训练适宜的强度

力量因素是影响协调性的重要原因之一,通过外力对肌肉施加刺激,提高肌肉工作水平,能最直接的将作用力反馈到大脑深层,提高脑部相应区域的工作能力。而通过肢体训练恢复这部分机能,激发其姿势反射和前庭器官的稳定性,改善平衡功能,不仅对提高运动成绩,而且对运动员的康复也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但是在突破身体极限的同时,一定要注意运动负荷的合理化与最大化之间的平衡,才能顺利地加强每位运动员的体能。

4 脑瘫足球运动员体能训练后的恢复

脑瘫足球比赛对运动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既快速又充分地使运动员恢复体能,是保证比赛取得好成绩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现代训练与比赛过程中,体能的消耗与恢复是一个统一的过程,运动员在承受大负荷课程或比赛后,机体恢复速度的快慢直接影响到后续训练和比赛的成效。体能训练中必不可少的是训练后的拉伸和放松。拉伸的作用是解决肌肉僵硬问题;放松的作用是加速机体的恢复,同时可采用训练学、营养学、心理学和医学生物学等恢复手段的综合运用进行体能的恢复 。

4.1 抑制疲劳的产生

帮助残疾运动员进行体能训练时,应尽量避免其疲劳的产生或尽量减轻疲劳的程度。应科学地制订训练计划,时刻关注运动员的身体状况,及时调整体能训练内容和强度;运用先进科学的训练手段和方法,合理安排运动量和运动强度;在不影响体能训练的原则下,增加训练的趣味性和活泼性等等。

4.2 恢复性训练

恢复性训练以使球员在体能和心理上得到迅速恢复为原则,以便其能够尽快投入到下一阶段的训练和比赛中。恢复性训练课还可以给队员提供沟通和交流的机会,营造较轻松愉悦的氛围,有助于运动员心理疲劳的恢复。如果球员能够长时间保持良好的体能状态,则训练时长与强度更大,达到训练目标的可能性就更高,反过来又提高了球员体能的持久性。这样循环的过程导致训练负荷较大,则应越重视适时的休息与体能的恢复。

4.3 营养供给

脑瘫足球运动既需要无氧代谢供能又要求有氧代谢水平,能量以有氧氧化供能为主,并伴随部分乳酸能以及极少量无氧能供能。以往研究表明,补充低聚糖能显著降低运动员赛后血乳酸水平,同时能加强运动员磷酸能储备,提高糖酵解供能能力从而提高运动员赛场上的竞技能力。因此,及时补糖是非常重要的。另外,因为运动员只有在大赛前才会参加集训,在脱离运动队后的日常生活的饮食方面需要格外注意,避免接触过多酒精和油脂,否则不仅会使比赛时能量供给不足,还会导致之前的体能储备消耗殆尽。

4.4 心理康复

众所周知,残疾运动员在心理健康方面水平较低,由于自身原因使其过多地注意自己,因而对教练的态度和评论都特别地敏感多疑,过分自我保护,如果教练员言语和行为有损于他们自尊心,他们往往难以忍受,甚至会立即产生愤怒情绪。心理恢复法能缓解负面情绪,提高运动员整体的心理素质,对消除和延迟疲劳也能产生良好的效果。例如,在训练或比赛后,适时地找运动员谈心和总结训练经验等都是有效的办法。心理疗法包括心理调整、自我调整和放松训练等手段。

运用先进的体能训练方法和科学的康复训练方法是促进我国脑瘫足球运动发展的重要因素,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较好地实现技术与战术的完美结合。

[ 1 ] 高凡. 2008年中国脑瘫足球队备战残奥会的研究[ D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9.

[ 2 ] 杜广金,杨烨. 浅析排球运动专项体能训练[ 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26):202.

[ 3 ] 任建生,曾丹,凌波,等. 足球运动员专项体能评定方法的研究[ J ].体育科学,2004(5):49-52.

[ 4 ] 李至. 对我国备战2008残奥会田径短跑运动员训练安排的研究[ D ].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9.

[ 5 ] 田麦久.运动训练学[ 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G843

A

1674-151X(2017)13-036-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7.13.018

投稿日期:2017-05-01

李欣(1982—),讲师,博士。研究方向:康复心理学、运动心理与行为学。

刘冯铂(1992—),硕士。研究方向:运动心理学。

猜你喜欢
脑瘫残疾体能训练
消防员体能训练与应用
引导式教育在小儿脑瘫康复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青少年运动员体能训练的方法
我国冰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综合述评
对体能训练认识的理性回归
脑瘫姐妹为爸爸征婚
29年前为脑瘫垂泪,如今却为拳王欢笑
心理干预对轻中度脑瘫儿童综合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残疾预防 不容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