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篮球选项课实施分层教学的强化及优化

2017-03-14 07:56邵安伟
运动 2017年13期
关键词:选项分层体育课

邵安伟

(中国矿业大学体育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

大学篮球选项课实施分层教学的强化及优化

邵安伟

(中国矿业大学体育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目前我国大学体育课教学模式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大学篮球分层教学的有效性进行研究,阐述大学篮球选项课实施分层教学的必要性。本文根据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与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提出大学篮球选项课分层教学的强化及优化举措。

大学篮球;分层教学;选项课;强化及优化

强化学校体育是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国家高度重视学校体育工作,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强化体育课重要部署,国务院对加强学校体育提出要完善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要求在教学中必须遵循教育和体育规律,为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习惯奠定基础,并强调高等学校要为学生开好体育课,科学安排课程内容,大力推动足球、篮球、排球等集体项目的发展。

1 当前我国高校体育课教学模式

吴晓阳和于海涛根据学校网络分布,随机抽取了全国36所高校大学体育课教学大纲发现,当前我国高校体育课教学模式呈多元化:体育选项课教学模式占41.67%,体育选项课分层教学模式占19.45%,体育教学俱乐部模式占13.89%,俱乐部课内外一体化模式占16.67%,选项课的课内外一体化模式占2.78%,基础体育课与选项课相结合模式占5.55%。由此可见,我国多数高校体育课采用的是体育选项课教学模式,其中体育选项课分层教学模式不足1/5。尽管20世纪80年代就有人提出分层教学,但我国大学体育课分层教学模式仍在小范围实施,大学篮球选项课采用分层教学模式所占比例也相对较少。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及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实施体育选项课分层教学的高校进行调查,发现分层教学普遍存在浮于表面、流于形式的现象,且很多高校并没有将分层教学列入大纲,没有具体的实施标准和规范要求。虽然近几年来关于分层教学的论述较多,但研究大多缺乏系统性与持久性。部分实施的高校由于在教学实践中存在分层方法不科学,无法实施,在教学改革进程中放弃了分层教学模式。

2 大学篮球选项课分层教学实证分析

本文以江苏某高校2014级参与篮球选项课的80名男性大学生作为试验对象,把其分成实验班与对照班,每班各40人。实验前对两班学生身体素质、篮球基础和非智力因素等进行差异性检验,结果为P〉0.05,这说明两班学生的差异不具显著性。实验班根据篮球教学要求,以学生的实际综合体育考核成绩为依据,分成A和B高低不同的2个层次,并制订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评价标准等,从2015年2月—2016年1月进行2个学期72学时的分层教学实验;而对照班则采用传统的班级授课制教学组织形式,所有学生按照统一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要求进行常规授课。根据学校公共体育篮球选项课教学计划安排,在2个学期的教学实验结束后采用教考分离的考试方法,对参加实验的80名学生进行同步考核。考试内容以篮球技术和身体素质为主,篮球专项技术测试包括全场8字变向换手运球行进间投篮(20分成绩、10分技评)和限制区外1min跳起投篮(20分成绩、10分技评),2项共计60分;身体素质测试包括50m跑(10分)、立定跳远(10分)、引体向上(10分)和1 000m跑(10分),参照国家健康体质测试评分标准,4项共计40分。考试结束后,将两个班的篮球专项和身体素质成绩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论,实验班总成绩达到优秀和良好等级的百分率明显高于对照班,良好以下等级的百分率明显低于对照班。进一步做了T检验后,发现两个班学生的篮球专项技术考核成绩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实验班均高于对照班;而身体素质成绩分布相对比较均匀,两组学生的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实验证明,采用分层教学有助于学生篮球专项技术水平的提高,教学效果较为明显。

3 大学篮球选项课分层教学的现实诉求

近20多年来,我国青少年学生体质的持续下降,已经引起了国家和社会的高度关注。早在2002年8月教育部就明确指出了体育教育对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性。2010年7月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要求,再次强调以人为本是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并提出了推进分层教学等教学管理制度改革。研究者通过对多年来本校篮球选项课教学总结后的切身体会:在班级授课制教学组织形式下,新授篮球课时,学生几乎都能积极地投入各种篮球信息的学习中;但是学习中随着技术难度的增加,战术要求的提高,篮球课上陆续出现少数学生跟不上,甚至基本动作走形等现象,影响正常的教学进程。随着进度的推移,学生的能力差距逐渐拉开,按照统一的篮球教学大纲进行教学难免有失偏颇,不同水平学生对课程教学内容也产生了分歧。而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要看目标的难易程度是否适当,是否能把握住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篮球运动技术动作的多样性及战术运用的复杂性,采用传统的班级授课制将不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而采用分层教学模式,正是针对篮球班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层分班,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篮球的积极性,实现教学过程的区别对待和因材施教,与以人为本的当代教育理念契合。

4 大学篮球选项课分层教学的优化举措

4.1 加强学校组织领导,提高体育教师思想认识

各地高校要把学校体育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结合当地实际,研究制订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具体实施方案。高校体育教学分管领导、教务主管部门、体育学院(部)及体育教师对公共体育课的重视程度是实施篮球分层教学的有力保障。深刻学习领会《教育规划纲要》中关于分层教学的指导思想。特别是篮球课教师既要坚定长期致力于体育教育事业的理想与信心,更要不畏篮球分层教学工作的劳苦与繁杂,在教学一线有力地促进大学篮球课教学改革向深度和广度发展,为体育课分层教学实践提供有益的经验及借鉴。

4.2 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程遵照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倡导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理念,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针对大学生的个体差异,努力构建大学篮球选项课分层教学的选择性目标体系和发展性评价方式。不但重视篮球教学内容的选择性及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和多样性,还要注重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从篮球课程设计到学习评价,始终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为中心。在充分发挥教师教学过程中主导作用的同时,十分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篮球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为学生的终身体育奠定良好基础。

4.3 注重条件差异,认真区别对待

根据新课标提出的课程理念、课程目标及内容标准,在保证大学体育课程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和关注全国各地区、各学校及全体大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因地制宜的教学原则,在实施分层教学中合理选择和设计篮球教学内容,有效运用教学方法和评价手段,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形成教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并且把握住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努力使每一位大学生在篮球分层教学中得到恰如其分的教育,保证每个学生受益。在篮球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各地区、各高校及学生的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分层教学,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个性特长的培养与完善,而且有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4.4 开拓知识创新,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为了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体育教师应具备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1)要求教师要熟悉学生、了解学生、主动适应学生,并且熟悉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及教学组织形式,有目的、有计划、有条理地实施篮球分层教学;(2)教师在备课时要事先预设分层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针对各层学生的水平和差异,灵活地安排分层策略,并善于从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中及时获得教学反馈信息,并能化解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实现教与学的动态平衡,不断提高教师的课堂组织调控与随机应变能力。篮球分层教学对篮球教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必然促使篮球教师努力钻研业务,深入了解体育学科的发展动向及最新研究成果,以大量创新性知识和人格魅力去征服并教育学生。

4.5 立足现状,大胆探索篮球分层教学新模式

目前,我国大学体育课程教学基本上采用的是选项课或俱乐部制。通过对高校体育教学分管领导及篮球专家访谈,篮球课分层教学与课外体育俱乐部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得到普遍认可。此模式既能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又能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既能满足不同水平大学生的篮球学习及锻炼需求,又能从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的实际出发,合理利用教学条件及教育资源,以缓解目前我国高校体育场地器材及体育师资短缺的问题,便于实现大学篮球课程的运动参与和社会适应目标,可操作性较强,提倡广泛推广运用。但是,任何教学模式都不是万能的,都需要在教学实践中结合自身学校的办学条件和特点,因地制宜地改进与完善,篮球课分层教学同样需要注意精心设计,灵活运用,避免出现千篇一律。

5 结 语

为实现我国2020年大学体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基本养成,运动技能和体质健康水平明显提升的工作目标,实施大学篮球选项课分层教学就是进一步推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注重以人为本,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的有力举措。大学篮球分层教学顺应了现代教学观的要求,符合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体现了教育功能的前瞻性,能够充分考虑大学生的个体差异及篮球需求,使每个学生在篮球技战术水平层次不齐的基础上得到因材施教,真正做到大学生优化发展的全面性及全体性。实施分层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让人是目的真正成为学校体育教育的基本标尺,使人化回归到大学体育教学实践。

[ 1 ] 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 Z ].国办发[ 2016 ].27号,2016-04-21.

[ 2 ] 吴晓阳,于海涛.大学体育课实施分层教学的理论与实践[ J ].体育学刊,2012(6):96-99.

[ 3 ] 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 Z ].教体艺〔2002〕13号,2002-08-06.

[ 4 ] 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EB/OL ].http:// www.moe.gov.cn/srcsite/A01/s7048/201007/ t20100729_171904.html.

[ 5 ] 李秉德.教学论[ 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63-67.

[ 6 ] 谢叶寿,陈 钧.普通高校篮球选项课分层教学实践探索[ J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2):232-234.

[ 7 ] 吴晓阳.普通高校体育课实施分层教学的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9):115-120.

G841

A

1674-151X(2017)13-058-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7.13.029

投稿日期:2017-03-28

邵安伟(1965—),讲师,本科。研究方向:体育教学、运动训练。

猜你喜欢
选项分层体育课
可有可无体育课?不!必须有!
高中分层走班教学模式探究
有趣的分层现象
体育课上的“意外”
体育课
跟踪导练(四)
阅读理解
跟踪导练(5)
单项填空精选练习100道
老师,我喜欢你,这是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