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素质视域下普通高校体育改革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

2017-03-14 07:56王进国
运动 2017年13期
关键词:体育课改革体育

王进国

(沈阳城市学院体美教学部,辽宁 沈阳 110102)

健康素质视域下普通高校体育改革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

王进国

(沈阳城市学院体美教学部,辽宁 沈阳 110102)

大学体育教学方法单一,创新及现代化教学手段得不到推广仍是影响大学体育教学效率偏低、教学目标不能达成的因素,是影响大学生健康素质发展的障碍。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实证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高校体育在社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困境及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具体对策与措施。

大学体育教学;创新;对策

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如何进行大学体育教育创新和适应社会人才的新需求,已成为体育教育工作者讨论的热点。特别是近些年来,青少年体质的连续下滑突显了我国在教育领域中体育教育存在的短板。而传统体育课在注重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却或多或少忽略了学生心理和生理素质的培养。近年来,国家发布了一系列的增强青少年健康素质的文件,充分强调了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对落实加强学校体育的重点任务进行重新部署。而在高校领域,打造具有高校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为社会现代化建设服务,是进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任务,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进行多年,但健康第一的教育宗旨依旧没有实现,学生的体质状况连年下降,在当前课程改革的大环境下,从国家把增强青少年体质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来看,高校如何更加广泛地开展体育课程,如何发挥自身优势促进大学生健康素质,是需要认真研究的课题。

1 普通高校体育改革存在的问题

我国中小学教育,特别是在体育方面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体育教育基本被压制成了畸形。学生体育教学由于文化教育的过度占取致使入校的大学生身体素质日益下降,学生体育参与意识极低,所以导致高校在体育课程的开展中遇到各种的问题。导致体育课程的开展处于边缘化的境地,加上社会部分快乐体育改革者的号召,把所谓的真正体育教学演变成了所谓的快乐体育,这种思想导致目前高校学生身体素质日益下降,很多传统体育项目在高校的日益消失或自主选课的人越来越少。

1.1 体育课程理念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课程改革的目的在于传承与创新,传承在于把好的理念与方式留下,而创新在于把现代化的教学理念融入到教学改革中,受到传统教育模式与思维定势的影响,如今在许多高校中体育课程的设置和传统课程相比没有多大改变,具体表现来看有以下几个方面。

1.1.1 教学内容设置与中小学体育课程相比,基本是过去体育课程的延续 教师4段式上课方式依旧,内容也是换汤不换药,没有体现对学生个体的差异性。教师应使得体育课程适合于每名学生,让每名学生都能体验到运动带来的快乐,既要有普通学生的体育参与,也要照顾到所谓弱势学生群体的体育参与感受,考虑到精英学生的心理感受。

1.1.2 大学体育教育仍主要以课的形式出现 体育课每周2个学时,侧重讲授、示范,学生亲自实践的时间很少,很少安排体育竞赛,学生以获得成绩为目的,片面地强调学生的体能、技能,而忽视了体育的智能,即素质教育。

1.1.3 体育教学方式亟待改革 现代的高校体育教学与其他科目的教学方式没有体现出应有的区别。学生基本都是被动接受教师教授的内容,个人的参与程度不够,没有形成应有的互动。教师过度重视各种技巧性的教学,没有凸显出学生在课堂上应该具有的主导地位,这也就导致了教师每年教相同的内容,不同的学生学的也是前面学生学过的内容,教学内容缺乏创新,使得课堂缺乏吸引力,学生的上课热情不高。更为严重的是体育这种开放的课程处于一定的固定模式,禁锢了学生的思维与活动方面的创新,严重阻碍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与培养。另外体育教师只负责课堂内的教学,很少参与学生课外的竞赛指导与训练,更不用说参与早操的管理,因此教师与学生接触机会少,很难言传身教,体育的教育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

1.2 对学生考评方式过于单一化

在传统的体育考评中,依旧是按照某项运动项目,教师制订考试标准和考试内容。所有的学生都按照统一的方法进行考核,不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这种考试办法,对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虽然起到很大作用,但在随着多元化教育思想的日益深入,以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和技术为目的的体育教学,仅依靠期末的一次测试来判断学生体育成绩的标准,这种考评方式忽略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而体育教学中最重要的体育文化的人文内涵恰恰是简单的分数无法反映的。一定程度上还使一些体育能力较强的学生逐渐滋生了对体育课的学习惰性,同时扼杀了一些体育能力弱的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利于学生体育意识的养成和体育精神的培养。

1.3 学生课内外体育活动一体化机制尚未确立

所谓课内外活动一体化,就是把学生上课、训练、比赛、早操等纳入体育考核范围内,真正形成一个全方位的课程体系,高校体育课程不是仅靠一节体育课就能增强学生体质的,所以体育课要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深度与广度,就是在训练上做到见缝插针、持之以恒,体育活动丰富多彩,有声有色。因此,高校体育课程应从大课程的角度出发,重点加强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与管理,保证学生活动的频率与活动质量,并且在课外活动中要组织有技术等指导。让大多数人参与,而不是让这些普通学生成为看客,不能参与其中。因此,体育课应科学合理地建立起课内外一体化的活动机制。

2 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路径选择

2.1 以健康第一思想整合课程理念,打破传统体育课的模式,建立全新的体育课程模式

现代健康观是强调身、心、群协调发展的三维观,新《普通高等学校健康指导纲要》从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3个方面提出了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5个课程目标。因此,在体育课程模式上建立多种教学模式,如俱乐部制等,让体育课由课堂教学变成体育俱乐部活动,向1周7天全天候延伸。指导教师根据各自项目的特点,指导体育活动,体育课程以学生自主管理为中心,以组织比赛贯穿整个俱乐部活动内容为主。通过学生的自主管理(队名、队徽、队服、队员、训练、比赛、宣传等),提高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通过比赛,弥补以往体育教学对学生体育实践能力培养的不足;通过比赛使学生养成团队合作、团队配合的习惯;通过比赛培养学生竞争、拼搏、为荣誉而战的体育精神,这种体育精神对今后的工作、生活能起到积极地推动作用。通过训练使学生掌握技术、技能,懂得比赛规则,并达到终身受益的目的。

2.2 在体育教学内容与组织形式上进行改革

高校体育课程应在加强体育竞赛基础上,优化和更新体育活动内容,注重素质和能力训练,结合学生自身实际,按照体育管理体系和思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革。

2.2.1 精选基本内容、扩充比赛手段与方法 重新审视过去几年各单项体育俱乐部的活动内容、精选体育对学生身体素质促进明显、学生兴趣高的内容,淘汰已过时的内容、方法和手段,如按步骤教学,不管学生水平高低,按照统一教学内容进行教学等。同时增加了学生选择体育项目的自由性,在活动内容上更加丰富和实用,深受学生欢迎。

2.2.2 将体育理论知识融入体育竞赛和训练中 针对学生体育知识和基本理论掌握用少,将体育理论知识融入体育竞赛和训练中,另外还将体育理论以通识课的形式进行讲授,这样更有利于学生体育知识的掌握与吸收。

增加体育比赛次数,体现体育教学是完整的实践教学,充分体现体育实践这一重要环节,全员分层次参加比赛,通过各种形式的比赛增强学生的体育兴趣。

2.2.3 突出学生自我锻炼、自我组织能力

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是我校体育俱乐部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养成与掌握终身进行体育锻炼身体意识、习惯和能力的重要方面。所以我们采取以比赛为主线,充分发挥各个队长、组长在日常体育比赛中的作用。考核内容的改革,一是制订体育活动日常管理办法;二是制订体育技术与技能考核办法。

2.3 建立师资队伍培训机制,提高体育教师综合素质

教师是课程的具体实施者,各类学校要根据课程的需要加强对体育教师的培训工作。因为在普遍提高体育教师教学、科研能力的同时,要重点培养中青年体育教师,为他们创造条件鼓励他们去完成更高层次的学历教育。体育部门要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法,一方面在校内定期举办各种教学、科研学术活动,开展教学比赛,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另一方面,要不定期地聘请体育专业的专家、学者来学校为教师做前沿的学术报告,以此不断传递新的高校体育教育思想理念。总之,反思体育课程的重重困境,重要的是从更宽阔、更宏大的角度去审视今后体育改革的方法与途径,在改革过程中,应该把导致束缚体育改革不利的重重因素层层剥茧,追溯根源,应知道是什么束缚了高校体育的改革。

[ 1 ] 张振华.我国高校体育课程改革进展及误区[ J ].体育与科学,2003(3):73-75.

[ 2 ] 陆作生,刘昕.学校体育课程改革思考[ J ].中国体育科技,2002(9):58-61.

[ 3 ] 苟定邦,董林,等.我国普通高校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5):679-683.

[ 4 ] 刘振中,戴梦霞.身体素质教育论[ M ].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2.

[ 5 ] 李杰凯.我国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现实问题及改革的建议[ J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2(3):1-4.

G807.4

A

1674-151X(2017)12-082-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7.13.041

投稿日期:2017-04-21

王进国(1978—),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休闲体育。

猜你喜欢
体育课改革体育
可有可无体育课?不!必须有!
体育课上的“意外”
改革之路
体育课
改革备忘
我们的“体育梦”
改革创新(二)
瞧,那些改革推手
老师,我喜欢你,这是爱吗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