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普通高校网球运动开展现状论校网球代表队的训练

2017-03-14 07:56智颖新
运动 2017年13期
关键词:发球普通高校网球

智颖新

(北京建筑大学体育部,北京 102616)

从普通高校网球运动开展现状论校网球代表队的训练

智颖新

(北京建筑大学体育部,北京 102616)

近年来,普通高校网球运动蓬勃开展,各级别网球比赛层出不穷。如何高效率的训练,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是每一位高校网球教练员所面临的问题。本文分析了高校网球校内外开展的现状,目前网球运动相较于田径及篮、排、足3大球等体育项目,在普通高校中开展时间较短、基础较薄弱、竞技水平低,属于小众项目。因此,在网球训练中提出以下思路与建议:发球技术为先导、底线正反手技术为保障、强化特长技术、打造过硬的心理素质、灌输战术思想、培养较强的阅读比赛能力。

网球运动;高校;网球技战术

近年来,伴随着教育理念的转变,素质教育逐步深入人心,大量休闲、清新类体育项目被引入了高校。网球运动以其高雅、时尚、彰显个性的独特魅力受到广大学生的喜爱。以李娜为代表的中国女子网球运动在世界网坛的崛起,为高校网球运动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越来越多的学生拿起球拍,走入网球场。高校已纷纷开设网球教学课,有条件的学校还组建了网球队,参加省、市级,乃至全国规模的高校网球比赛。网球代表队是学校网球水平的最高体现,它在各级别比赛中所取得的成绩,对学校网球运动的开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比赛是训练的一面镜子,有什么样的训练,就会有什么样的成绩,因此,网球代表队的训练工作,对成绩的取得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由于训练主体的不同,普通高校网球训练不同于专业队和与青少年的训练。要想使训练卓有成效,必须首先了解训练主体——大学生的状况及其所处的网球环境,才能有的放矢地开展训练,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 普通高校网球运动开展现状

1.1 普通高校校内网球运动开展现状

虽然近年来网球运动在高校中开展得如火如荼,但透过表面的繁荣,不难发现网球运动在高校发展中也存在着隐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虽然参与网球运动的人数逐渐增多,但大学生普遍基础较差。他们在中小学期间普遍没有接受过网球培训,大多是凭借热情来玩网球的。(2)对网球的兴趣具有短暂性,网球人口流失率高。由于网球运动具有较高的技术技巧性,加上学生基础差,短时间内无法掌握技术,无法体会到网球运动所带来的快乐,对网球的兴趣很快就会丧失,造成网球人口的流失。(3)场地等硬件条件无法满足使用。许多高校的网球场地较少,难以满足广大学生的使用,加之网球、球拍、服装等用品的高消耗与高消费,也限制了网球运动的开展。以我校为例,每年网球协会都会招收二三百名新会员,但经过一个学期的训练之后,最终能够坚持参加活动的不超过10个人。这些不利的因素,给高校网球代表队的训练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与挑战。首先,从队员的选拔上,很难有可挑选的余地,学生能够坚持参加训练就已实属不易,若要从中再挑选身体素质好、适合网球运动的,只能是凤毛麟角。其次,队员基础差,给教练员的训练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教练员必须手把手地教、一个球一个球地“喂”,经过1~2年的训练,队员才能掌握基本的网球技术,具备参加正式比赛的能力。再次,影响学生训练的因素较多。学生课业压力大,训练时间无法保障,每周最多保证3次训练。通过3年的训练,大四时网球水平有了一些提高,具备了比赛的能力,却又要找工作、实习、考研等,使他们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到训练与比赛中。

1.2 普通高校网球比赛开展现状

在普通高校中开展网球比赛,无论是校内的,还是某个地区的高校网球联赛,都呈现出比赛供不应求的矛盾,即比赛的数量有限,参赛人员数量较多。网球比赛参加的人数众多,但高校网球场地的数量却是十分有限,所以使得网球比赛的组织者无法开展较多、规模较大的竞赛活动。这一矛盾从客观上造成了比赛的难度加大,参赛队员要想取得好成绩非常不容易。比赛成绩一旦不理想,会严重挫伤大学生参与网球的热情。

2 普通高校网球代表队训练的探讨

如何有针对性、高效率地训练大学生网球运动员,是摆在每一位教练员面前的课题。

2.1 训练的总体思路

在高校网球开展不够普及的整体环境下,面对基本功薄弱,还想在2~3年内的竞技比赛中取得成绩,网球训练就不能够采用传统的、按部就班地系统训练。普通高校网球队的训练应具有自身鲜明的特点,其整体的训练思路是发球技术为先导、底线正反手技术为保障、强化特长技术、打造过硬的心理素质、灌输战术思想、培养较强的阅读比赛能力。

2.2 发球技术为先导

众所周知,发球技术对任何层次的网球比赛都是至关重要的。发球在所有技术中是最难掌握的,而大学生不仅要掌握,还要能够熟练地运用。因为大学生比赛中接发球能力普遍十分有限,所以一旦对发球技术驾轻就熟,不仅可以大大提升自我的信心,还将成为比赛制胜的法宝。对大学生网球队员来说,虽然都知道发球技术的重要性,但相较于底线对攻练习的酣畅淋漓,发球练习略显枯燥,且发球技术动作复杂,掌握起来难度大,不会立竿见影见到成效。学生往往在训练中不愿意花时间去练习。因此,教练员在训练时,可以将发球练习放在训练首项内容,在训练方法上尽量丰富,可以设置目标区域或目标物,也可以进行队员间的发球比赛等,以达到激发队员练习发球的兴趣。

2.3 底线正反手技术为保障

单从技术层面分析比赛制胜因素,底线正反手技术无疑是最为重要的。在大学生的比赛中,尤其是单打中,运用最多的就是底线正反手技术。在比赛中,并不见得要通过正反手技术打出多少制胜分,只要能够做到稳定的回击球,就会取得比赛的主动,赢得获胜的优势。这里说的稳定的回击球,是指无论对手打来球的旋转如何强烈、力量如何大、角度如何开,都能够回击出具有一定速度与深度的球。所以,在日常的底线训练中不能仅停留在两名队员之间漫无目的的对打上,而要在线路、角度、深度、回合数上提出具体的要求。同时,教练员的多球训练也是必不可少的,在多球训练中,不同密度的喂球、不同位置的配送球、不同性质的旋转球、不同高度的球、不同力量的球、不同组数的球可以穿插交替组合使用,对学生底线技术的稳定性的提升会起到很好的训练效果。

2.4 强化特长技术

网球运动中包含了许多的技术,且技术掌握的难易度上高于羽毛球和乒乓球等常见的球类项目。作为网球基本功薄弱的普通大学生球员,本应在训练中花大量的时间对每项技术进行精雕细琢。但有限的训练时间阻碍了这种模式。俗话说,一招鲜,吃遍天。与其面面俱到地精心打磨每一项技术,不如在基本掌握主要技术后,突出发展自己擅长的某一两项技术,把它练精、练细,练成杀手锏。虽然在其他技术上可能存在着某些短板,但如果我们把特长技术训练得足够强大,在普通大学生级别的比赛中完全可以扬长避短”,战而胜之。

2.5 打造过硬的心理素质

普通高校网球训练队学生一般比赛经验少,技术不够娴熟,这时学生的心理素质就成了关键。在比赛中,队员经常出现过分紧张、急躁、信心不足、注意力不集中、应变能力差等。针对这些问题在训练中必须加入相应的心理训练,以提高运动员应变能力、抗压能力、抗焦虑能力和自控能力,使运动员学会将自己的状态向积极状态方面调整,并且能够迅速地使自己能够进入到最佳竞技状态,为取得优异成绩奠定基础。

2.5.1 心理训练融入到日常的技战术、身体训练中 这种心理训练在形式上是隐性,但它既能保证技战术、身体训练的完成,又能在技战术、身体训练中得到心理锻炼。例如,逐步提高技术与身体训练的强度、难度;在大风、骄阳、闷热等恶劣环境下进行训练;在运动员身体不适或情绪低落情况下进行训练,但注意控制运动量;对进步快的队员引导其向更高目标奋斗,树立强烈的自信心和不断进取的精神,对成绩差的学生引导其克服气馁心理,在训练中多鼓励,以增强自信心等;讲述国内外优秀选手的成功经验,引导与激发学生训练和比赛时的良好动机。

2.5.2 心理训练与比赛相结合 经常组织队内的排名赛、举行校内联赛与学校之间的邀请赛。利用业余时间带领他们去参加或观摩各级别网球比赛,体验比赛心理状态及心理素质对比赛结果的影响,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2.5.3 专门的心理训练 在训练中或比赛前进行表象演练、自我暗示与放松练习等。心理训练是一个控制系统,教师与学生应互相信任、及时沟通,学生只有具备了很好的心理素质,才能战胜自我,赢得比赛。

2.6 灌输战术思想、培养较强的阅读比赛能力

由于基础薄弱,大学生在网球比赛中往往是打哪儿指哪儿,而做不到指哪儿打哪儿。他们更多地把关注的焦点放在当下这1分球的较量上,而忽略了从整场比赛的通盘考虑,即通常所说的战术素养低、战术意识薄弱。若带着明确的战术意图去比赛,最大的好处是能够以己之长克敌之短,收到最佳的效果。哪怕你的技术稍逊于对手,也会有赢得比赛的机会。此外,在网球比赛中场上局势复杂多变,需要大学生队员具有较强的阅读比赛能力。例如,能否在比赛开始时迅速发现对手某些弱点或特点,能否在比赛进行中敏锐洞察对手打法的改变、心理的变化或体力不支等。只有准确捕捉到这些信息,并做出相应的调整,才能始终掌握场上的主动权。灌输战术思想、培养阅读比赛能力需要教练员在日常的训练和教学比赛中有意识、主动地引导学生学会这种比赛思维模式。例如,在多球训练队员底线正反手技术中,不是一味地送球,而是要预先设定比赛的情境,要求学生若来球深打斜线,若来球浅变直线,让他们养成深球打斜线、浅球变直线的思维模式。例如,发球练习时,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发外角球,然后马上衔接的。

3 结 语

在普通高校网球运动如火如荼开展的背后,也存在着诸如网球爱好者基础差、网球人口流失率大、场地等硬件条件供不应求等隐忧。网球运动在普通高校中开展时间较短、基础较薄弱、竞技水平低,属于小众项目。面对现状,普通高校网球队的训练应该具有鲜明的特点,其整体的训练思路是发球技术为先导、底线正反手技术为保障、强化特长技术、打造过硬的心理素质、灌输战术思想、培养较强的阅读比赛能力。

[ 1 ] 陈昱.我国普通高校网球运动开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J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5(6).

[ 2 ] 陈勇.对高校开展网球运动的思考[ J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5(4).

G845

A

1674-151X(2017)13-097-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7.13.049

投稿日期:2017-03-18

智颖新(1973—),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高校体育训练。

猜你喜欢
发球普通高校网球
2018年—2020年部分普通高校(本科)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不含2C)
对当今世界高水平男排比赛发球体系的研究
我省近两年普通高校专升本选拔考试第二批招生院校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对比
2019年山西省普通高校专升本考生体格检查表
普通高校冬季冰上课安全因素分析
网球运动员肩袖损伤的生物力学分析
新学期大学生网球装备精选
童话里的网球公主
发球上网的步伐
对发球的理解和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