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16排螺旋CT头部CTA去骨成像技术的研究进展

2017-03-15 21:27宾淑华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4期
关键词:头部螺旋造影

宾淑华

(广西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放射科 广西 柳州 545006)

关于16排螺旋CT头部CTA去骨成像技术的研究进展

宾淑华

(广西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放射科 广西 柳州 545006)

随着我国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一系列先进的医疗设备应运而生,并被广泛地应用在临床检测和治疗工作中。头部CTA成像技术是一种新兴的头部检测技术,它能够对人体的头部进行快速、大面积的扫描,并且具有安全、可靠等优点。但是,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限制,CTA成像技术很容易受到颅骨的影响导致检测结果失真,进而对临床诊断工作的顺利进行造成一定的负性影响。通过对当前去骨成像工作的现状进行分析,我们发现头部CTA检测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颅骨的干扰和影响,导致检测结果出现一定程度的误差。有研究认为,用16排螺旋CT进行头部CTA去骨成像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本文主要就西门子公司生产的16排螺旋CT设备为例展开讨论,旨在提高检测工作的质量。

西门子16排螺旋CT;头部CTA去骨成像技术;数字减影成像技术;数字减影成像技术

临床检验的质量对于诊断结果的影响较大。当前,我国大多数医院主要是采用先进的医疗设备进行检测,这样可以有效地规避人工失误等现象的出现。CTA以快速、大面积扫描等优势被广泛地应用在临床检验中。但是,该检验方法很容易受到颅骨的影响,造成检测结果失真。医师和患者都期望出现更加先进的检验手段,可以减少患者的痛苦,提前进行预防性的治疗,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但是,随着检验要求的提高,相应的暴露出一系列的问题,如医疗设备老化、磨损等问题,这些因素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检验的质量。故此,为了帮助患者更加全面、客观地了解疾病的病理特征,就需要不断地优化和提高临床检验的质量,以为后续的诊断工作提供更加可靠的参考依据。因此,加强对16排螺旋CT头部CTA去骨成像技术的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

1 去骨成像技术概述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人均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相应的,人们对医疗服务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能够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确保临床诊断结果的准确性,加强去骨成像技术的创新和完善是十分重要的。

1.1 数字减影成像技术 数字减影血管成像技术是在传统X线成像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整合血管造影技术和电子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而形成的一种新型的检验技术,其充分集合了两种技术的优势和特点。此种成像技术的原理是在受检部位使用造影剂,然后根据造影剂部位的血管进行造影成像,并借助影像增强器对图像进行增益和扫描处理,将图像分割成多个小方块,最终在人机交互界面将之转变为视频图像。医者将图像分别存储起来,输入计算机进行处理,让图像数字信息相减,从而获得不同的信号差值,经对比增强与数/模转换变为普通的信号,进而形成一种单纯的能够被肉眼识别的[1]血管减影图像。此种方法可以得到较为清晰的血管图像,从而帮助医者准确地分析患者颅内动脉瘤的具体情况。但是,由于需要注入造影剂,因此检测的过程较为复杂,缺陷较为明显。

1.2 双能量减影CTA技术 双能量减影CTA技术自提出后就被应用于临床实践当中,并且检测效果较为显著。汤化民、林伟、唐昌会[2]在《头部CTA去骨成像技术研究进展》中提出,双能量减影CTA技术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能在同一个序列中进行平扫、增强扫描,以球管曝光间隔时间作为球管转数,以此来控制球管曝光的起始点。通过不同强度的电压扫描,可以有效降低设备辐射对患者的危害。此种方法在实际应用中效果更为突出,可以更加快速、大面积地扫描病变位置,且具有成像精准度较高、数据信息更加可靠等优点。

2 16排螺旋CT头部CTA去骨成像技术

朱兆兴、王丽、段飞雪[3]在《16排螺旋CT血管成像的临床价值》中提出,16排螺旋CT头部CTA去骨成像技术在临床检验工作中具有十分突出的优势,如检验速度快、操作简单、成本低、扫描质量高等特点。16排螺旋CT的影像处理方式有很多种,主要包括多平面重建、表面遮蔽显示和容积再现等[4]。较之传统的单层螺旋CT技术而言,16排螺旋CT技术的优势更为突出,可以利用较小的放射量获得较高的成像质量,并能准确地判断脑血管发生病变的部位,了解到病变位置和周边组织的相关情况,然后为后续临床诊断提供更加全面、准确、可靠的参考依据。

大量的研究表明,16排螺旋CT技术能判断出患者脑动脉瘤的特异性。因此,该技术以其突出的优势成为当前临床检测诊断脑动脉瘤的主要参考依据。此种技术不仅能够取得更高质量的成像图,还具有检查费用低、时间短、对患者造成的损伤较小等优点,并且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脑动脉瘤的病变情况,为后续的诊断及治疗工作奠定了基础。但是,16排螺旋CT技术同样存在着一些缺陷,主要表现为无法显示患者细小脑血管病变的情况,因此该技术还有待进一步完善[5-10]。

3 数字减影成像技术

半自动数字减影技术主要是三维带骨CTA除去平扫的三维图像,在扫描过程中可以有效规避颅骨对造影成像造成负性的影响,为后续临床诊断提供坚实的保障。此项技术由于自身特性,适用范围较广,对于CT工作站的要求也不高,几乎所有的工作站都具备完成此项技术所需要的功能,因此当前很多医院都在使用该项技术。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此种方法会导致血管中Ct值升高,这会使三维模型阙值降低,很容易造成去骨不彻底的现象。反之,如果阙值过高,则可能会导致血管增强后被去掉,进而影响到后续临床诊断的效果[11-15]。

4 应用计算机后处理软件中的自动去骨

利用计算机软件去骨处理方法并不属于CTA减影的范畴,但是经过计算机去骨处理后可以有效降低辐射量,适用范围更广,同时对患者运动带来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但是,计算机自动去骨软件中仍然存在一系列的缺陷和不足,如去骨效果可能会受到造影剂浓度和扫描部位等因素的影响,从而造成成像质量不符合实际要求[16-20]等情况。此外,由于计算机软件处理所耗费的时间较长,因此这种方法在CTA去骨造影中应用较少。

5 16排螺旋CT头部CTA去骨成像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进步和发展,CTA作为一项血管造影术经过了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并取得了较为可观的成效。尤其是在一些较为发达的地区,此种技术已成功取代传统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相比磁共振血管造影技术而言,CTA技术的扫描速度更快、成像质量更高、图像更为清晰,可为后续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更加可靠的依据。与此同时,由于16排螺旋CT的成本较为适中,并不像其他设备成本那么高,因此适合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

6 结论

综上所述,随着现代化技术的发展和进步,CTA去骨成像技术逐渐成熟和完善。如何应用更为先进的技术,提高CTA造影成像的质量是今后学者们亟待研究的主要问题。

[1] 王贤坤.16排螺旋 CT 头部 CTA 去骨成像技术研究进展[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5,12(11):47-47,48.

[2] 汤化民,林伟,唐昌会,等.头部CTA去骨成像技术研究进展[J].现代临床医学,2013,39(3):172-173.

[3] 朱兆兴,王丽,段飞雪,等.16排螺旋CT血管成像的临床价值[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7):1520-1521.

[4] 翟争峯,蒲立新,曲建明,等.CTA三维重建的研究与展望[J].中国数字医学,2014,9(5):64-67.

[5] 黄展坤,吴梦楠,刘松青,等.多层螺旋CT减影去骨血管成像技术在头颈部动脉血管狭窄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CT和MRI杂志,2014,22(7):31-32.

[6] 郝永,宋云龙,弥龙,等.下肢双能CTA的临床应用[J].医疗卫生装备,2012,33(1):61-64.

[7] 林伟,汤化民,张波莉等.SSD-CTA与VCTDSA对脑动静脉畸形诊断价值的对照研究[J].重庆医学,2016,45(11):1508-1510,1514.

[8] 张海宇,焦华杰,吕赛群,等.数字X线成像与多排螺旋CT对小儿呼吸道透X线异物检出效果的比较[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2,27(4):260-261,306.

[9] 段志永.16排螺旋CT在肺动脉栓塞中的诊断价值[J].中国医药导刊,2013,22(10):1591-1592.

[10] 陈焕伟,潘爱珍,陈涛,等.16排螺旋CT胆道及血管造影在肝门部胆管癌可切除性术前评估中的应用[J].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12,16(5):341-346.

[11] 贾云生,高明洋,王焕君,等.16排螺旋CT与320排容积CT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的比较研究[J].中国CT和MRI杂志,2016,14(7):21-23.

[12] 杨培红,王健.16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泌尿系的应用[J].中国CT和MRI杂志,2012,8(5):69-71.

[13] 汪素涵,刘昌盛,查云飞,等.低剂量与常规剂量16排螺旋CT扫描泌尿系结石的对比研究[J].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11,31(4):497-500.

[14] 李雪南,修霞,李高峰,等.16排螺旋CT在食管癌术后放疗中的应用[J].中国医疗设备,2013,10(9):159-161.

[15] 浦智韬,郭应林,王友良,等.16排螺旋CT肺血管造影及重建技术在老年人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1,30(2):121-124.

[16] 倪建,姚世文.16排螺旋CT重建技术在骨关节创伤中的临床应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7):871.

[17] 王勇,靳光华,付汉东,等.16排螺旋 CT 诊断胃癌淋巴结转移的可行性[J].现代肿瘤医学,2015,22(24):3661-3664.

[18] 陆志华,曹文洪,钱伟新,等.16排螺旋CT胃癌术前T分期的诊断价值[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1,30(5):669-672.

[19] 徐红文,王秀兰.16排螺旋CT对原发性小肝癌射频消融术后的随访价值[J].肝胆胰外科杂志,2015,27(3):200-203.

[20] 杨益学,刘伟.GE LightSpeed 16排螺旋CT故障维修五例[J].中国医疗设备,2014,11(7):140-141.

R816.1

B

2095-7629-(2017)4-0015-03

猜你喜欢
头部螺旋造影
超声造影在周围型肺肿块穿刺活检中作用
输卵管造影疼不疼
火箭的头部为什么是圆钝形?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旋风“螺旋丸”
输卵管造影疼不疼
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算法在头部低剂量CT扫描中的应用
奇妙的螺旋
超声造影在妇科疾病中的应用
256层螺旋CT在肺撕裂伤诊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