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内分泌代谢性疾病所致的低钾血症患者进行对症治疗的效果分析

2017-03-15 21:27陈文丽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4期
关键词:补钾低钾血症代谢性

陈文丽

(山西省长治市第二人民医院内分泌科 山西 长治 046000)

对内分泌代谢性疾病所致的低钾血症患者进行对症治疗的效果分析

陈文丽

(山西省长治市第二人民医院内分泌科 山西 长治 046000)

目的:探讨对内分泌代谢性疾病所致的低钾血症患者进行对症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某院收治的50例内分泌代谢性疾病所致的低钾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对这50例患者均进行对症治疗。然后,观察这些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在这50例患者中,有49例患者的治疗效果为好转,有1例晚期胃癌患者因救治无效而死亡,其治疗的有效率为98%。结论:对内分泌代谢性疾病所致的低钾血症患者进行进行对症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有效地消除其临床症状,改善其预后,提高其远期生存质量。

低钾血症;内分泌代谢疾病;对症治疗;效果

在内分泌疾病的作用下,患者极易出现体内激素代谢失衡的情况。激素代谢失衡可导致其体内的钾离子出现吸收及排泄异常的情况,从而引起低钾血症[1]。有研究表明,对因内分泌代谢性疾病所致的低钾血症患者进行对症治疗,可有效地消除其临床症状,改善其预后。为了进一步证实此疗法的有效性,某院对收治的50例内分泌代谢性疾病所致的低钾血症患者均进行对症治疗,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某院收治的50例内分泌代谢性疾病所致的低钾血症患者。在这50例患者中,有男性32例,女性18例。他们中年龄最小的21岁,年龄最大的79岁,平均年龄为(48.2±19.3)岁。在这50例患者中,既往有低钾血症病史的患者27例,初次被确诊患有低钾血症的患者有23例。这些患者血钾的平均水平为2.5±0.8mmol/L。其中,轻度低血钾症患者(其血钾的水平为3.0~3.5mmol/L)有20例,中度低血钾症患者(其血钾的水平为2.5~3.0mmol/L)有16例,重度低血钾症患者(其血钾的水平<2.5mmol/L)有14例。在这50例患者中,以肌腱反应迟钝、肌肉无力、四肢酸软为主要表现的患者有25例,以心音低钝、低血压为主要表现的患者有12例,以低热、腹泻、恶心为主要表现的患者有11例,临床表现不明显的患者有2例。对这50例患者进行心电图监测的结果显示,其均有U波缓缓提高,且与T波融合、T波变平倒置、Q-R或Q-T波间期呈显著延长的表现,其均有ST波明显下降、U波显著高于T波的表现,并可检出驼峰样U波。在这50例患者中,周期性麻痹患者有10例(占20%),Bartter综合征患者有2例(占4%),肾小管酸中毒患者有4例(占8%),醛固酮增多症患者有6例(占12%),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有16例(占32%),因吐泻丢失钾离子的患者有10例(占20%),因其它疾病而丢失钾离子的患者有2例(占4%)。

1.2 治疗方法 对这50例患者均进行对症治疗,具体的方法为:(1)让轻度低血钾患者食用含钾丰富的食物,同时让其口服浓度为10%的氯化钾口服液,10~20ml/次,3次/d。(2)对中度和重度低血钾患者,使用15~30ml浓度为10%的氯化钾注射液对其进行静脉注射。(3)对有酸中毒体征的患者,使用20ml浓度为31.5%的谷氨酸钾注射液进行静脉注射。(4)在对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需注意以下事项:①在用药期间,密切监测患者肾功能的状态。对每小时尿量测定结果<30ml的患者及肾功能不全的患者,需定时对其肾功能进行检测,以预防其发生高血钾。②对患者进行补钾的时间为:轻度低钾血症患者需补钾5d,中度低钾血症患者和重度低钾血症患者需补钾15d。在进行补钾时,需密切观察其病情变化的情况。③对中度低钾血症和重度低血钾患者,需采取预防低镁血症或碱中毒的相关措施,同时对其体内血清镁的水平、二氧化碳的含量及体液的酸碱度进行实时监测。一旦患者发生碱中毒,应立即为其补液,以纠正其体内酸碱失衡的情况。④对合并高氯血症的患者,应使用枸橼酸钾代替氯化钾注射液对其进行补钾治疗,并实时监测其心电图,定时为其测定血清钾的含量,以防止其出现高血钾的症状。

2 结果

经过治疗,在这50例患者中,有49例患者的治疗效果为好转,有1例晚期胃癌患者因救治无效死亡,其治疗的有效率为98%。

3 讨论

低钾血症是内分泌代谢性疾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内分泌代谢性疾病所致的低钾血症分为绝对缺钾和相对缺钾两种类型。周期性低钾麻痹和各类碱中毒是导致血清中相对缺钾的主要原因。由多种原因所致的钾离子摄入障碍是引起体内绝对缺钾的主要原因,如大面积口腔溃疡或长期抑郁所引起的进食过少均可引发低钾血症[2]。有研究表明,患者体内的钾离子会随其着腹泻物、尿液等排出体外。因此,在对低钾血症患者进行治疗时,应优先对其进行查漏治疗,以便保证其补钾的效果。在正常情况下,体重为70㎏的成人,其体内钾的总含量为3500mmol,其中细胞外钾的含量为60mmol,其它均为细胞内钾。因此,在对水肿患者和心衰患者进行补钾治疗时,通过在细胞外液滴入钾离子后,在48h左右即可与其细胞内的钾达到平衡状态。在对无水肿的患者和无心衰的患者进行治疗时,通过在细胞外液滴入钾离子后,在24h即可与其细胞内的钾达到平衡状态。碳酸氢钾、磷酸钾、氯化钾等均是临床上常用的补钾制剂。磷酸钾可有效地纠正体内磷酸缺乏所致的低钾血症。碳酸钾主要用于治疗因代谢性酸中毒所致的低钾血症。氯化钾的使用范围则较为广泛,常用可用于治疗多种原因所致的低钾血症[3]。对因内分泌代谢性疾病所致的低钾血症患者通过静脉滴注进行补钾的效果较为迅速,在短期内其血钾的水平就可达到7~8mmol/L。但是,此疗法导致低钾血症患者发生致死性心律失常的风险较高[4]。因此,对患者通过静脉滴注进行补钾的剂量应<20mmol/L。相关的研究表明,在对低钾血症患者进行补钾的同时,应预防其发生静脉炎和血管疼痛。所用钾液的钾浓度最高应为40mmol/L。王玉颖等人[5]的研究表明,通过外周静脉对患者进行补钾,很难将高浓度的氯化钾补入到患者的体内,故可通过深静脉置管为其补充浓度为60mmol/L的补钾液。对病情较为危急的患者,可通过静脉泵为其输入浓度为15%的氯化钾。对有持续心电监护条件的ICU的患者,可24h不间断地为其使用静脉泵输入高浓度的氯化钾,但需每隔2~4h为其测量1次血钾水平。另外,在为患者补钾的同时,需对其肾脏功能进行检测,若其每天的尿量>700ml,每小时的尿量>30ml,则表明对其进行补钾的操作安全[5]。钾在人体内主要通过肾脏排泄,对肾功能损害严重的患者,需谨慎为其补钾,在必须对其进行补钾治疗时,需定时检测其血清钾的水平,同时对其实施心电监护。在对患者的尿量进行观察时,需判断其尿量是否与其所用的药物有关,如其是否使用脱水药、利尿剂等。对同时出现低蛋白、低镁、低氯的低钾血症患者进行补钾治疗的同时,还需为其补充蛋白、镁和氯等物质。对合并低钙血症的低钾血症患者,应先为其补钾,待其血清钾的水平恢复正常后,再为其补充钙剂。

综上所述,对内分泌代谢性疾病所致的低钾血症患者进行对症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有效地消除其临床症状,改善其预后,提高其远期生存质量。

[1] 邢万佳,顾欣,曲卫,等.78例住院低钾血症患者病因及临床特点分析[J].山东医药.2015,59(6):71-72,73.

[2] 张如意,赵茜.低钾血症97例患者病因及临床特点分析[J].宁夏医学杂志.2011,33(9): 879-880.

[3] 黄妙玲,黄莹,邹佳霖.低钾血症相关内分泌代谢疾病的治疗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24):51-52.

[4] 郑桂玲.低钾血症中相关内分泌代谢疾病的临床分析[J].河北医药.2012,34(3):380-381.

[5] 王玉颖,张晓雪,吴晨光,等.分泌科住院患者低钾血症73例临床分析[J].江苏医药.2015,41(3):333-334.

R589

B

2095-7629-(2017)4-0072-02

猜你喜欢
补钾低钾血症代谢性
减肥和改善代谢性疾病或有新途径
抗代谢性疾病药物研究专栏简介
嗜黏蛋白阿克曼菌与肥胖相关代谢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补钾过多、过快,谨防高钾血症
含卷曲霉素方案治疗MDR-TB患者 引起低钾血症的临床分析
心电图(ECG)应用于院前诊断低钾血症的应用价值评价
血钾不高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后低钾血症的发生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静脉补钾300例的合理性分析
mTOR信号通路在衰老相关代谢性疾病发生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为何会发生低血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