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活动课程化需关注的四个要素

2017-03-20 08:22梁幸秋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7年1期
关键词:课程化德育活动关注

梁幸秋

摘要:德育活动课程化需要关注的四个要素:一是关注德育活动课程化中的“人”;二是关注德育活动课程化中的“时间”;三是关注德育活动课程化中的“地点”;四是关注德育活动课程化中的“事情”。

关键词:德育活动;课程化;关注;四要素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1-0037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如何“育德”,如何有效地进行“德育”,如何平衡“德育”与其他“四育”的关系,德育工作如何做到管理到位、文化健全、方法多元,是我们一直在思考和探索的命题。

“我说你听”的说教式德育、“上级要评比”的应付式德育,非但使德育的主旨没有直达学生的心灵,反而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非但没有使教师体会到和孩子共同成长的快乐,反而使教师疲于应付,充满挫败感。

要想真正落实德育工作,必须建立序列化的、有机和谐的德育课程,把德育课程和学校所有的活动有机结合,用实践式、渗透式的教育代替说教式德育、应付式德育,让学生在实践中、在活动中自然生长。为此,我们要特别关注德育活动课程化中的四个要素:

一、关注德育活动课程化中的“人”

叶澜教授指出:“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的质量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事业”。人总是以未完成的状态生活在世界上,有着无限的可能性。

1. 把“小人”放大,让每一个学生得到适当发展

陶行知的《小孩不小歌》:人人都说小孩小,谁知人小心不小。你若小看小孩子,便比小孩还要小!虽然只有简单的28个字,却显露了陶行知作为教育家对儿童心理学及教育规律的深刻认知!

(1)充分了解学生。通过查阅学籍档案和《学生情况追踪表》、家访、班科任教师座谈等途径,充分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交友、性格、曾参与的活动等要素,知晓学生的需要发展点。

(2)制定计划。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制定每个学生和全班学生在本学年的德育课程的大致的导向性的计划。即: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预期全体和个别学生在课程活动中收到的效果,并就此预期目标进行部署。

(3)行动实施。在德育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充分观察每个学生的表现,力求让学生达到全面发展,达到最佳发展点。曾经有这样的案例:在每年举行的“六·一”达人秀的海选里,我们要求每个学生都要表演一分钟,形式不限,一年级有一位男生比较怕表达自己,第一次参加这个活动,不肯上台表演,甚至在台下哭了起来,班主任教师对他说,那你就表演怎样有风度地在台上走过就行。好,第一年,他表演的是“走过”;第二年,他和一个同学朗读了一首二十个字的古诗;第三年,他独唱了一分钟。我们不求每个学生都成为“明星”,我们培养的是健全的人格、勇于表达的素养。我们要的不是轰轰烈烈的尖子节目表演,而是关注到每一个孩子心灵的需要。

2. 使同仁同心,让每一位教师成为课程主力

笔者所在学校开展的德育课程内容丰富,而学校规模又比较小,人力资源匮乏,这就需要教师充分明确开展德育课程意义的认识充分,同时也考验教师兼顾文化课和德育课程的能力。

(1)让教师认识德育活动课程化对于学生成长的意义。我们教师绝大多数对于工作是充满热诚的,只不过有时候繁琐的工作磨灭了他们的热情。学校通过专题讲座、教育名著共读和分享、名校经验学习、家长意见收集等方法,让教师觉得德育课程化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增加了教师的负担,但是对于学生的成长却有决定的意义。

(2)让教师感觉到德育课程化的工作可以行得通,背得起。德育课程化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教师最担心对于学科教学质量有影响,往往会有抵触情绪。针对这点,学校先从教育规律方面的认知和名校经验进行动员,使教师明白,课程改革不但不会影响到学生的文化课成绩,而且有助于提高。这一点,语文教师的认同感来得最快、最直接。举个例子:学校开展了系列的德育课程,特别是开设社会实践课程,学生外出参观、采访、实践的机会多了之后,学生的作文课再也不会“启而不发”,相反,学生写到“收不住笔”了。

因为课程的实施难免会增加教师的工作量,“站在讲台后面的那个人往往决定课堂的质量”。我们首先认真分析每位教师的优势和劣势,合理安排岗位和任务,同时注意教师之间的搭配,让教师努力一下可以完成工作。

3. 聚众人众力,使德育课程融入社区家庭

学校的教育,主要是面对在校学生,但是,如果能够同时让课程向家庭和社区借力,反过来,课程又服务于社区和家庭,那么我们的教育将更大限度地发挥社会功能。

(1)以家长委员会——“爱林集”为核心,发挥家长群体的作用。在德育课程中,普通家长参与了观看演出、听讲座、阅读教育书籍等角色,家委会的成员参与来了活动的后勤服务、纪律维持,甚至是教学辅导等工作,同时也是课程宣传沟通的有效媒介。

(2)以镇教育局、区镇政府机关有关部门、村委会妇女儿童委员会等为纽带,发挥社区各部门的作用。在德育课程开展的活动中,以上有关部门均能给予大力协助,使活动得以顺利开展。例如:到污水处理厂参观、到花卉世界社会实践、到绀村垃圾中转站实践、到计生服务所学习、到申菱科达等公司参观……都是镇内有关部门的支持,顺德区内的实践活动也是如此,得到区内镇外单位的协助。

(3)以校友回校日为契机,发挥校友的作用。“母校,您是我们心中的一座灯塔,您是同学间友谊的桥梁!”学生的心中对母校总是充满了感情,笔者所在学校有一个传统,每到期末散学典礼,都会有校友回校,给学弟学妹教师们带来花生、水果等食物,回來校园走走,看看自己读高年级时带过的学弟学妹,和教师聊聊近况。学校会请校友们到各个班上去给学生讲讲话,旧班主任会和校友谈天,看有否可以让校友帮忙或者校友有没有可以帮忙的地方。这样非官方非正式的沟通,通过校友让社区更明白学校的发展和教育理念,同时,对于我们的小小校友来说,也是一个社会实践的机会。

二、关注德育活动课程化中的“时间”

学生每学年在校的时间不超过200天,德育课程需要完成学业的基础上较好地完成,必须要有计划、系统地规划。

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日常生活、季节变化、实践活动、传统节日等,围绕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小学生守则要求,确定“每月一事”的主题。例如,2016年“每月一事”的活动内容为:1月份:节约——践行环保;2月份:安全——保卫生命;3月份:礼仪——享受文明;4月份:踏青——走出校园;5月份:劳动——体验快乐;6月份:自信——陶冶身心;7月份:运动——强身健体;8月份:微笑——关心他人;9月份:感恩——尊师爱家;10月份:爱国——祖国至上;11月份:健康——爱护自己;12月份:阅读——丰富人生。

1. 课内时间和课余时间相结合

学生的校外课余时间怎样有健康情趣地度过,需要我们在课内时间进行引导。笔者所在学校的“闲暇课程活动”让学生在校内时间学到在闲暇中如何健康地、有趣味地生活。“人和人的区别在八小时以外”,有的孩子为什么一到节假日只懂得吃吃喝喝、看电视、打游戏呢?就是因为没有掌握“玩的本领”,为了不让5+2=0,我们开设这门德育课程,让每个孩子找到一种以上适合自己兴趣、爱好的技能,能成为自身娱乐和休息的一部分。

2. 文化课程和德育课程时间的相结合

课堂是教育的主阵地,强调德育在学科教学中的渗透是十分重要的。备课是文化课程进行德育渗透的一个关键时间点,教师要从学生现状、教材、教法等方面来思考,找出和学校德育课程中的内容最佳切合点,去融入文化课的内容中,并要关注在文化课程实施中,渗透德育的过程,并重视观察学生的表现,让知行统一。学校要求各科教师在实施后对徳育渗透效果进行反思,形成材料,作为档案,供其他教师教学渗透时参考。任何课程都不是独立单一地发挥作用的,把德育课程有机融入到文化学科课程中,是促进学科教学非常有效的途径。

三、关注德育活动课程化中的“地点”

以前“课堂就是学生的世界”,现在我们要让“世界成为学生的课堂”。我们想让学生有正确的世界观,但是如果学生连世界都没观过,何来正确的世界观呢?基于“顺德区社会实践基地”安排,结合学校周边环境实际和学生的认知水平的因素,每月安排学生外出参观和实践,做好安全措施和踩点工作,出发进行礼貌教育,回校及时分享,教师及时反思。最后一个月还要进行全校的实践展览。

社会实践地点有:陈村花卉世界、到桔子地帮花农摘桔花、碧江金楼、西海抗日革命烈士陵园、南国丝都丝绸博物馆、顺德区图书馆、展览馆、顺德气象台、顺德博物馆新馆、顺德戒毒所、顺德看守所、陈村敬老院、陈村自来水厂、松柏企业、垃圾中转站、南方医科大学、工业设计城、广东省储备粮管理总公司顺德直属库……不同的地点,不同的课堂,增长学生的见识,丰富学生的心灵。

四、关注德育活动课程化中的“事情”

1. 注重细节,安全第一

在德育课程中的每个项目都“安全第一”。例如社会实践课程,因为课程的地点都是在校外,而且是教师和学生都陌生的校外环境,所以每个实践点学校的德育行政都会亲自踩点,因地制宜地制定安全预案,对教师和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外出所租用搭学生的车辆都是环运部门审核备案的车辆;教育部有一个“学意险”,每年100元,学生家长自愿购买,学校动员家长全部购买,不买的要提供其他意外保险的险单。

2. 顾及全面,系统安排

德育课程必须是以学生的全面发展,全员发展为大前提的。我们开设的德育课程,核心目标是让学生有一颗强大的心,这颗强大的心积极、热情、仁爱、自信、触角敏锐。德育课程是系统的:一是礼仪课程:人人参与,每个年级的重点不同;二是常识课课程:通读小学常科课本,把学生需要掌握而又缺乏(或者需要强调的常识)的常识在一、二年级用绘本课的形式学习;三是“六·一”达人秀才艺展示课程,人人参与;四是闲暇课程:跨班上课,小班制授课,自由选科,每个学期学一门闲暇时间的技能;五是国旗下表演课程:结合语文教材,自主排练;六是志愿服务课程:三至六年级学生参与,人人为大家学习、生活服务;七是安全健康课程:每季度一次消防安全演练,六年级的学生要学会心肺复苏术,每学期两次的视力检查、眼球操比赛、早操比赛、每学期一次运动会,每学期一次班际足球赛;八是家长学校课程:针对特定群体开展活动,每学期至少到校参加两次集体活动,个别活动不定……

3. 提前预告,众人皆知

一开学,学校就会以表格形式通知家长、学生、教师本学期的活动安排,提前两周就会出具体方案。很多活动都是有延续性的,中高年级的学生甚至已经心中有数。比如,五、六年级的学生每逢初冬会进行一次野炊活动,有的学生甚至在四年级时就已经组队,酝酿菜式,想在活动中大展身手。

4. 及时反思,修正改进

在项目众多的德育课程中,出错是在所难免的,犯错的过程有时候也是成熟的过程。每次活动之后,德育行政、少先队干部都会和负责教师一起进行当面交流、书面总结。对于学生的表现我们会积极关注,及时进行心理辅导。

德育活动课程化,使德育工作有效而有趣,关注“人”“时间”“地点”“事情”,大家一起动手、操作、尝试、创造。在天地中,在教师、家长、社会各界的帮助下,让孩子们写一本“新书”,写一本“体验成长过程的立体的书”!

参考文献:

[1] 田 宏.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德育工作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0(7).

[2] 吳慧珠.新中国小学德育课程的演变[J].课程·教材·教法,2006(2).

[3] 鲁 洁,高德胜.中国小学德育课程的创新[J].中国教师,2004(1).

(作者单位: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陈村镇梁钊林纪念小学 528000)

猜你喜欢
课程化德育活动关注
对“家庭教育课程化”的认识、探索与建议
少先队德育活动的开展与有效性提升思考
浅谈班级主题课程与环境区域的有效运用
中学德育中的人文关怀思考
爱国从小事做起
奥朗德“关注”锦江增持雅高
校园文化“课程化”构建的实践与思考
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课程化探索
美国宗教自由报告“关注”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