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句话,3个台阶,逐步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2017-03-20 09:08范正良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7年6期
关键词:体验台阶思维

范正良

摘 要 一些学生怕数学,表达不清楚,只是死记硬背一些概念或者结论,究其原因有些是缺乏对数学活动的充分体验,要想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我们教师放慢脚步,精心创设活动引导学生充分体验,进而逐步提升数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 体验 台阶 数学 思维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06-0042-01

近日我在绍兴市柯桥区中国轻纺城小学新校区听了著名特级教师俞正强老师与四年级学生的一节五年级上册的数学课《用字母表示数》,非常有感触。

在课后与我们一线数学教师的交流中,俞老师与我们分享了他在自己带班教数学上这节课和用方程解题时学生遇到的困惑。老师问学生今年几岁,学生回答自己今年11岁,老师说我比你大37岁,于是就用a表示学生的年龄,用a+37表示老师的年龄。学习用方程解决问题时,却要求学生把未知数设成x,学生由于之前的学习经验使然还是把已知数设成x,老师批改作业时认定学生的这种做法是错的,我们的学生就彻底蒙了,到底怎么样才能设未知数呢?

一、看见的就是知道的,是一个已知的数,看不见的是我们不知道的,是一个未知数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俞老师意识到要让学生充分体验什么是未知数,什么是已知数,而体验是快不起来的。上课时俞老师唯一用到的教具就是一个信封,当着学生的面把1支粉笔、3支粉笔放入信封中,学生“看见”整个过程,所以会肯定地说出信封中的数量;而当俞老师蹲下身子在讲台桌下边把若干粉笔放入信封中后,学生由于“看不见”这个放粉笔的过程,学生对这次信封中的粉笔数量就不确定了,纷纷根据自己的经验猜测数量。俞老师顺势引导学生,“我们看见的就是我们知道的,所以是一个已知的数,我们看不见的也就是我们不知道的,所以是一个未知数。”

二、不同的对象用不同的字母来表示

为了使学生较好地理解并掌握这句话的真谛,俞老师通过自己的头发数量与学生的头发数量进行对比这一活动来有效开展。老师问一个学生你有几根头发,学生回答说有a根,老师问学生老师有几根头发,学生说有a根;老师再问另一个学生他有几根头发,学生回答说有b根,老师问学生老师有几根头发,学生说有c根。面对两位学生不同的回答,俞老師没有立刻否定前一位学生的回答,而是再次问这两位同学同样的问题,这时前一位学生自己意识到两个a表示不同的对象(老师和学生)感觉不太好,于是就自然地把其中一个改成了b。此时,俞老师请其他同学来回答问题追问道“你觉得哪个答案比较好?”进一步引导学生在体验中得出不同的2个对象就用不同的2个字母来表示比较恰当。

三、没有关系时,用字母表示;有关系时,用字母式表示

在顺利引出用不同的字母表示不同的对象后,俞老师问学生“今天会场中一共有几个人?”学生回答a人,老师问为什么是a人,学生回答因为这个数未知,所以用字母a表示,老师点头表示赞许。俞老师又问“今天会场中一共有几个小朋友?”学生回答43,这时一位同学补充道今天又一个同学请假没有来,所以应该是42,其他同学都拍手表示赞同,于是俞老师在黑板上板书:(人a 小孩 42)。接着俞老师继续提问:“会场上来了多少大人?”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回答b,老师问这样答的原因,学生说不同的对象要用不同的字母表示。老师在肯定学生的回答之后提问a与b谁大?一个学生回答a>b,老师问其他同学同意他的观点吗,学生们纷纷表示赞同。老师继续追问a比b大多少?一个学生回答大c人,一个学生回答大42人。老师肯定了两位学生的回答,并引导学生体会到大42人更准确。然后俞老师又提了一个问题“大人的数量不准用b、c之类的字母表示,要换成其他的表示,你知道用什么表示比较好?”最终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想到了用(a-42)人表示。俞老师引导学生看黑板,之前我们用b表示大人的数量,现在用a-42表示,a-42这是一个算式,我们给它起个名字叫做字母式,含有字母的算式叫做字母式。

参考文献:

[1]俞正强.种子课——一个数学特级教师的思与行[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Z].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责任编辑 刘 馨)

猜你喜欢
体验台阶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走在除法的台阶上
体验视角下文化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研究
立足生活,挖掘习作的丰富素材
77级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