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高小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方法

2017-03-23 11:32陈国辉
新课程·小学 2016年11期
关键词:运算能力数学思维兴趣

陈国辉

摘 要:《义务教育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理解万以内数的意义,初步认识分数和小数,理解常见的量,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能准确进行运算”。这一知识技能的强调,充分突破了小学生数学运算能力提高的重要性。计算成了很多学生学习上进步的拦路虎。因此,计算能力的提高迫在眉睫。

关键词:运算能力;兴趣;数学思维;习惯

所谓“运算能力”主要是指能够根据法则和运算律正确地进行运算的能力。培养运算能力有助于学生理解运算的算理,寻求合理简洁的运算途径解决问题。所以根据课程目标我提出以下几点:

一、通过巧立题目培养学生对计算的兴趣

数学教学应该以学生熟悉的生活、感兴趣的事物为背景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数学来源于生活。教师设计形式多样,灵活多变,既有针对性又有趣味性的練习,学生会分外兴奋。加快计算的反应速度,从而更乐于计算操作。比如:用串珠子的形式来训练计算,看看谁串的珠子长;采用夺小旗的竞赛方式,既准确又迅速地训练计算。借用多媒体、魔术贴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视算、听算、抢答,让学生由被动变主动,由主动变喜欢,既培养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又让学生产生了对计算的兴趣。

二、口算、估算的利用可以让学生在思维上具备解决问题的全面性

口算、估算也叫心算,是一种不借助计算工具,依靠记忆、思维和语言进行计算,直接得出结果的计算方法和方式。教师每节课都应该进行口算、听算练习,在练习的过程中让学生发挥他们的心算技能,掌握规律,牢记口诀,尤其低年级应该着重强化。例如,教师在听算低年级20以内加减法过程中,学生在心算时必定会用各种方法“凑十法”“算减想加法”等来计算,强化了学生的数学思维,开发了学生对数学的认知能力。估算的运用,很好地解决了学生对自己的计算结果的初步认识。

三、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总结出计算中的巧算和速算

数学中的整数加减,乘法的运算律、运算性质,学生在计算中综合考虑,会缩短计算的时间及准确度,有效提高计算的效率。比如46-28+54,可以运用加法交换律,先算46+54,再减28,巧妙化解进位、退位加减法。25×16-25×12,可以运用结合律25×(16-12)。这些方法的运用简单易懂,既提高了计算的准确度,又增强了学生的成就感。

四、养成认真做题的好习惯

1.打草稿,检验计算的准确性

高效利用草稿纸,使用要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草稿纸其实就是另一张计算题卷子,容易查看和检查。不能随意乱写乱画。打草稿时要像解题一样重新算一遍,计算是一步一步有理有据,要比试卷上思路更缜密,每一步都要有必要的记号。这样方便回头查看和对照。

2.检查、验算,全面地确定计算结果

做完计算题教师应该适当教学生一些检验的方法,“重做一遍法”“倒着算一遍法”等。学生在做计算题时,首先要认真审题,看清楚计算题的每一步,核对好算式后再计算。计算时每一步都应该及时回头再算一遍,每计算一步都要进行检查,避免出错。检验时应做到认真、仔细,发现错的地方及时改正。

五、总结分析计算错题原因,建立一个错题合集

通常,一张卷子错的计算题学生会有通病,这种问题普遍存在。

有些问题教师一次讲解就可解决,可有一些问题会反复出错,尤其是第一印象一旦建立,学生就好似被下了蛊咒。这种问题我平日总结时发现,只要收集这种问题,复习时多次训练,告诉学生计算时应该注意,预见性地进行防治就可有效避免。提议学生准备一个错题本,把错的计算题总结归类,出题巩固,就会有显著成效,从而检查出错的可能。纠错题型上的练习我通常这样对学生要求:判断出错题→找出错误的原因→分析并改正→自己出三道类似计算题金类型。

总而言之,计算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计算是数学的枢纽,是核心。可以说没有好的计算能力,学好数学将寸步难行。因此,计算能力是数学的基础,我们要重视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张志芳.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计算能力[J].学周刊,2012(9).

编辑 段丽君

猜你喜欢
运算能力数学思维兴趣
浅论高中数学运算能力的培养
高中生数学运算能力的问题及策略
高等数学的教学反思